舒肝解郁胶囊全面改善情绪、失眠、疲乏症状、提高治疗依从性,有效改善抑郁状态、轻度抑郁

京东互联网医院·慢病小病不排队,名医专家在身边。
学术小助手
学术小助手

一、抑郁的临床概念-关注抑郁状态的定义

临床上常使用的抑郁概念包括“抑郁情绪”“抑郁状态”和“抑郁障碍”【1】

“抑郁情绪”可以是一种正常的生理过程,持续时间短,不需要医学处理;“抑郁状态”是一组以显著的抑郁心境为主要特征的综合征,往往表现为病理性情绪、行为和躯体化症状,持续时间较生理性抑郁情绪略长,需要医学处理;“抑郁障碍”即精神医学中所指的“抑郁症”,是指由各种原因引起、以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要特征的一类心境障碍,持续时间超过2周,对患者社会功能有显著影响,达到临床诊断标准,需给予积极治疗

二、抑郁症不同程度的比例——轻中度抑郁占比较高,需要重视并且治疗

一项针对12个月抑郁症患者的流行病学研究发现,重度,中度和轻度抑郁症的比例分别是20.0%,53.4%和26.6%【2】

三、抑郁症的症状-抑郁症患者除情绪症状外还存在躯体症状,且占比较高需要积极治疗

轻度抑郁症的症状【3】

典型症状:心境低落、兴趣和愉快感丧失、易疲劳(至少两条)

附加症状:集中注意和注意的能力降低、自我评价和自信降低、自罪观念和无价值感、认为前途暗淡悲观、自伤或自杀的观念或行为、睡眠障碍、食欲下降(至少两条)

抑郁症患者存在躯体症状比例:

超过70%的抑郁症患者有中度或重度躯体症状【4】。数据显示,95%的抑郁症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疲乏症状【5】,62.3%的抑郁症患者有失眠症状【6】

四、抑郁症的诊疗现状-治疗不足,治疗现状不容乐观

研究显示,近12个月内存在抑郁障碍的受访者中,只有9.5%在这一时段内接受了某种治疗,并且,只有0.5%的患者被认为接受了充分的治疗;即便在精神心理专科,接受到充分治疗的抑郁症患者比例也仅有9.2%【7】

五、轻中度抑郁症需要积极治疗-药物或联合药物治疗的方式最有效

收集2000年1月至2019年6月间国内外数据库有关轻中度抑郁症患者治疗方法的随机对照研究(RCT),分析药物治疗、心理治疗、物理治疗与其他治疗(单一治疗组)与其联合治疗(联合治疗组)的疗效,共筛选文献31篇,其中单一治疗组共纳入27项研究,总例数为4294例,联合治疗组共纳入4篇研究,总例数为339例。研究结果显示,对于轻中度抑郁症患者而言,在单一治疗组中,药物治疗的疗效最好;在联合治疗组中,药物加其他治疗的疗效最好。【8】

六、药物治疗的痛点-药物不良反应使得患者接受度不高、依从性不好

研究结果显示仅两种药物的可接受度显著由于安慰剂【9】

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方贻儒等完成的全国抑郁症状学调查(NSSD)涉及15个省22个城市32个中心,纳入882例依从性不佳(停药)的MDD患者(G2),并纳入857例依从性好患者作对照(G1)。研究结果显示多项因素导致患者治疗依从性不高,包括:不良反应、对疗效认知不足、病耻感等因素【10】

七、共识推荐抑郁状态及轻度抑郁可使用中药治疗

《抑郁症中西医结合诊疗专家共识.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推荐早期、可能抑郁及轻度抑郁:核心症状并未完全展现,社会功能无缺损或轻度缺损,或未完全符合抑郁症诊断标准(阈下抑郁),或患者、家属不愿意使用抗抑郁药,或为孕妇等特殊人群,可采用中药治疗为主,联合心理疏导、针灸治疗等,旨在逆转疾病发展,将抑郁症状控制在萌芽状态之中【11】

《抑郁障碍中西医整合专家共识》指出在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基础上,阈下抑郁及轻中度抑郁可能更适合应用中医药或中西医结合进行干预;针对阈下抑郁人群,可以进行中药、针灸、中医心理治疗;轻度抑郁可单用中药或针灸治疗。(阈下抑郁:指以抑郁心境为主,有着轻微或缺少生物学症状的一种抑郁水平,但尚未达到重性抑郁障碍的诊断标准,是早期防治抑郁的重要时期)【12】

 

八、《舒肝解郁胶囊治疗轻中度抑郁障碍临床应用专家共识》:推荐舒肝解郁胶囊可减轻轻中度抑郁障碍情绪症状和躯体症状,依据病情可单药治疗轻中度抑

《舒肝解郁胶囊治疗轻中度抑郁障碍临床应用专家共识》由中华中医药学会心身医学分会、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等全国36家单位共同协作完成

形成了舒肝解郁胶囊单用和联合化药治疗轻中度抑郁障碍、其他疾病伴发轻中度抑郁障碍、特殊人群轻中度抑郁障碍的17项推荐意见和9项共识建议。治疗轻中度抑郁障碍:舒肝解郁胶囊可减轻轻中度抑郁障碍情绪症状(专家建议),舒肝解郁胶囊可减轻轻中度抑郁障碍躯体化症状(专家建议),舒肝解郁胶囊可用于治疗伴有睡眠障碍的轻中度抑郁障碍(证据级别:D;推荐强度:强推荐)。舒肝解郁胶囊依据病情可单用治疗轻中度抑郁障碍(证据级别:D;推荐强度:强推荐)。安全性:舒肝解郁胶囊治疗轻中度抑郁障碍临床未见严重不良反应(专家建议)。依从性:患者使用舒肝解郁胶囊在依从性上较抗抑郁化药有一定优势(专家建议)。疗程:舒肝解郁胶囊治疗轻中度抑郁障碍单疗程可为6-12周,依据中医症型及安全性评估可遵医嘱继续使用(专家建议)。【13】

九、舒肝解郁胶囊获中西医指南及共识推荐

1.李凌江,马辛主编. 中国抑郁障碍防治指南(第二版). 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出版社. 2015.

2.抑郁障碍中西医整合专家共识.中国医药导报.2021;18(6):4-12.

3.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精神障碍诊疗规范(2020年版).

4.抑郁症基层诊疗指南.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021.20(12):1249-1260.

九、舒肝组方及作用机制

舒肝解郁胶囊由贯叶金丝桃、刺五加两种天然植物配伍而成,方小药精。现代科学研究证实:贯叶金丝桃作用于TRP离子通道,抑制突触前膜递质转运体再摄取神经递质,使突触间隙5-HT,NE,DA等多种神经递质浓度升高,起到“节流”的作用;刺五加作用于NSF附着蛋白及其受体,促进囊泡转运、停泊、融合和释放,增加突出间隙神经递质的水平,起到“开源”的作用。两种成分,两条途径(节流和开源),协同作用,从而达到抗抑郁的功效。【14】【15】

十、询证证据-有效性与化药相当、安全性优于化药、依从性优于化药,有效改善躯体症状

1)采用随机、双盲双模拟、活性药对照、多中心临床研究方法,纳入轻中度抑郁症患者480例,试验组(n=360)口服舒肝解郁胶囊2粒bid,对照组(n=120)口服氟西汀20mg/d,疗程6周。以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作为主要疗效评价指标;以不良事件、实验室检查和心电图检查等评价安全性。上市前研究显示舒肝解郁胶囊治疗轻中度抑郁症有效率为67.5%,治愈率为38.7%,疗效与氟西汀相当。【16】

2)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Database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NKI 数字图书馆、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收集从建库至2012年3月符合条件的文献资料,并手工检索《临床精神医学杂志》《中华神经精神杂志》等相关杂志,检索截止时间为2012年3月,共纳入13项RCT共计990例患者,其中舒肝解郁胶囊组497例,其他药物治疗组493例

13项RCT荟萃分析结果显示,舒肝解郁胶囊在治疗轻中度抑郁发作方面疗效和米氮平、文拉法辛、氟哌噻吨美利曲辛、舍曲林、帕罗西汀、氟西汀和西酞普兰等相当,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D=0.38, 95% CI(-0.22,0.97),P=0.63],舒肝解郁胶囊治疗轻中度抑郁疗效与各类抗抑郁化药相当。【17】

3)选取2016年2月至2018年2月石家庄市第八医院收治的抑郁症合并睡眠障碍患者98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9例。 对照组应用帕罗西汀治疗, 观察组应用舒肝解郁胶囊治疗。应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A)对治疗前后2组患者抑郁情况进行评价, 应用匹兹堡睡眠质量评价指数(PSQI)对患者睡眠质量进行评价,统计患者治疗期间头晕、 心慌、腹泻、口干等不良反应,计算不良反应总发生率。研究结果显示:舒肝解郁胶囊治疗后PSQI评分显著低于帕罗西汀组(P<0.05,有效改善睡眠。【18】

4)在原抗癫痫药物的基础上将癫痫共病焦虑抑郁患者分为 A 组(枸橼酸坦度螺酮组)与 B 组(舒肝解郁胶囊组)予以添加治疗。随访12w,观察治疗前后癫痫发作频率、抑郁评分(C-NDDIE)、焦虑评分(GAD-7)、癫痫患者生活质量评分(QOLIE-31)评分和用药后不良反应

舒肝解郁胶囊治疗12周后,患者精力/疲乏得分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1),舒肝解郁胶囊在改善精力/疲乏方面优于枸橼酸坦度螺酮(P=0.036),舒肝解郁胶囊有效改善疲乏。【19】

5)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Database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NKI 数字图书馆、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收集从建库至2012年3月符合条件的文献资料,并手工检索《临床精神医学杂志》《中华神经精神杂志》等相关杂志,检索截止时间为2012年3月,共纳入13项RCT共计990例患者,其中舒肝解郁胶囊组497例,其他药物治疗组493例

13项荟萃分析结果显示,舒肝解郁胶囊组药物不良反应显著低于其他药物组(米氮平、文拉法辛、氟哌噻吨美利曲辛、舍曲林、帕罗西汀、氟西汀和西酞普兰等)[OR=0.25, 95%CI(0.17, 0.37),P < 0.00001],舒肝解郁胶囊治疗轻中度抑郁症安全性显著优于各类化药.【20】

6)研究纳入118例轻中度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舒肝解郁胶囊组(治疗组,n=59)和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组(对照组,n=59),治疗6周,评估患者的疗效、安全性和依从性。以按医嘱服药的时间来评定依从性:按日按量服药(按医嘱服药时间达75%-100%)为完全依从,不定期服药或间断服药(时间达25%-74%)为部分依从,中途停药(时间低于25%)为不依从。服药依从率=(完全依从+部分依从)/总例数。研究结果显示:治疗4周及6周后,舒肝解郁胶囊组依从性显著高于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组(P<0.05)1,舒肝解郁胶囊治疗依从性优于抗抑郁化药。【21】

 

 

参考文献
【1】.中国成人失眠伴抑郁焦虑诊治专家共识.中华神经科杂志.2020;53(8):564-574.
【2】.Ishikawa H,et al.Epidemiol Psychiatr Sci.2016 Jun;25(3):217-29. 
【3】.李凌江,马辛主编. 中国抑郁障碍防治指南(第二版). 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出版社. 2015.
【4】.Novick D,et al. Asia Pac Psychiatry.2015 Dec;7(4):427-35.
【5】.Ghanean H,et al.CNS Drugs.2018 Jan;32(1):65-74. 
【6】.Zhao D,et al. Compr Psychiatry.2018 Nov;87:32-37.
【7】.Lu J,et al.Lancet Psychiatry.2021 Nov;8(11):981-990. 
【8】温宇娇,等.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20,30(5):328-332.
【9】.Cipriani A,et al.Lancet.2018 Apr 7;391(10128):1357-1366.
【10】.Zhou Q,et al.CNS Neurosci Ther.2019 Feb;25(2):215-222
【11】抑郁症中西医结合诊疗专家共识.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20;40(2):141-148.
【12】抑郁障碍中西医整合专家共识.中国医药导报.2021;18(6):4-12.
【13】舒肝解郁胶囊治疗轻中度抑郁障碍临床应用专家共识.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21;44(11):969-977.
【14】. 钟国才等.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2007;33(2):82-87.     
【15】.Leuner K,et al.FASEB J.2007 Dec;21(14)4101-11.
【16】 杜波.等.中国新药杂志.2007;16(9):719-723.
【17】宋万智,等.世界临床药物.2015;36(10):696-701.
【18】王艳,等.世界睡眠医学杂志.2018;5(8):900-903.
【19】张琛启,等.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20;17(3):12-15.
【20】宋万智,等.世界临床药物.2015;36(10):696-701.
【21】舒民,等.河北医药.2012;34(12):1883-1884.
本文由作者上传,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相关事宜可联系jdh-hezuo@jd.com
反馈
广告图片 关闭icon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