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产妇、婴幼儿感染新冠怎么办?防护措施怎么做?

京东互联网医院·慢病小病不排队,名医专家在身边。
副主任医师王玉楣
王玉楣,副主任医师,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计划生育科
 
 
孕产妇 防护措施怎么做 ?来听专家意见→孕产妇、婴幼儿健康管理怎么做?
近期,我们身边阳性的病例多了起来,孕产妇、宝爸宝妈们也开始陷入紧张和焦虑的情绪当中,不仅担心自己的身体会受病毒的威胁,更多的是担心感染新冠后会影响宝宝的安全。
 
孕产妇、婴幼儿作为特殊群体,应该如何做好防护?感染后应该怎么办?经多位专家支援,整理了一份针对孕产妇、婴儿、儿童的防护指南,收藏起来!
 
01
孕产妇篇
问 
 
孕产妇如何做好防护措施?
普通孕产妇
公共场所时戴口罩,医疗机构就诊时佩戴N95口罩。
掌握正确洗手方法(参考“七步洗手法”),或者使用含75%酒精的免洗洗手液。
居家或在办公室时经常通风,保持空气流通,但注意温度不要着凉。
少到人员聚集和空间密闭场所,尽量不乘坐人员密集的公共交通工具。
尽可能保持2米以上社交距离。
通过网上预约挂号、预约检查等,尽量减少在医院的停留时间。
对于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病的孕产妇,还是要加强自我保护。
感染孕产妇
做好自我健康监测,包括感染症状、心率、血压、胎动等。
一般感染症状包括发烧、咳嗽、咽干、咽痛、流涕、肌肉痛等,通常自然或服药后消退。
心情放松和充分休息也是一种治疗。
尽量单独房间居住,生活垃圾单独处理并消毒。
与家人接触时双方佩戴N95口罩,保持1米以上社交距离。
及时联系助产机构说明情况,遵医嘱就医。
出现发热服药未见好转,或有胸痛、胸闷、头痛、头晕、心慌、憋气、气短、喘憋等严重不适,或者出现腹痛、阴道出血、阴道流液、胎动异常等症状,要及时前往医院诊治。
 
问 
 
感染的孕产妇如何用药?
 
 
没有不适症状的孕产妇不需要药物治疗。
发病早期根据出现症状可以有针对性的用药,比如发热使用退热药,咳嗽咳痰使用止咳化痰药。
不需要自行使用其他药物,如抗病毒药物。
用药选择上,尽量选择单方制剂,比如退热药选用对乙酰氨基酚。
不要使用含有其他镇咳、祛痰、抗过敏等作用成分的复方制剂。
对于感染新冠且有基础病的孕妈妈,比如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在选择治疗新冠的用药时,一定要先咨询医生或药师,告知之前长期服用的药物,避免出现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或对基础疾病有影响。
 
 
 
 
孕期可操作的常用家庭非处方药(OTC)用药清单
 
 
备注:布洛芬在哺乳期使用相对安全,分级为L1级。尽管布洛芬可经乳汁分泌,但乳汁中最高药物浓度仅相当于婴儿所需日剂量的0.6%~0.9%。一般认为小于10%都是可以接受的。基于以上数据,世卫组织WHO在2002版基本药物目录中认为布洛芬可以在哺乳期使用。但国内部分说明书较为谨慎,建议哺乳期禁用。综合以上信息,布洛芬可以在病情需要的情况,权衡利弊谨慎使用。
 
问 
 
孕妇感染后会影响胎儿吗?
从目前的证据看,从孕妈妈通过胎盘直接传播到胎儿的可能性极低,所以宝妈妈们不用担心。
 
但需要强调的是,如果出现持续高烧不退,引起肺炎、缺氧的表现,出现胎儿心率持续增快,可能会对胎儿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提示宝妈妈们,发现任何异常情况,一定要及时就医,寻求医生的意见。
 
问 
 
哪些产检项目可以暂时不做?
孕36周前
绝大多数检查都是在一个相对比较宽松的时间段内完成就可以了。比如说胎儿超声畸形筛查在孕20周到24周之间,而糖耐量检查在孕24周到孕28周之间,如果无法在医生指定时间外出检查,通常是可以适当延期1-2周的,不用过分担心。
孕36周后
常规产检需要每周复查胎心监护及尿常规。但是如果无法到场,只需要居家监测血压,数好胎动,等到可以外出时再及时就诊。
如果出现急诊情况(如规律宫缩、见红、阴道流液或胎动异常等)那么必须紧急就医。
 
问 
 
如感染期间正好要分娩怎么办?
对于这个问题,绝大部分的产检医院都做好了预案,会安排专门的人员在特定的场所接诊,并配备了待产及分娩中所需的各种仪器和设备,包括待产室和手术室,所有的诊疗活动都在隔离场所内完成,在保证病情不扩散的同时,保障孕产妇和围产儿的安全。孕妈妈需要提前跟自己的产检医院咨询清楚是否可以提供以上就诊条件。
 
因为产检医院分为专科性医院和综合性医院,所以孕妈妈们要注意区分呼吸道症状和临产症状。
 
如果自己有明显的病情加重,比如呼吸困难气短,包括基础病加重,请优先选择有产科的综合性医院就诊。
如果你更多的是胎动异常、腹痛、阴道出血等,请到产检医院就诊。
 
问 
 
感染后的产妇如何照顾新生儿?
 
产妇与新生儿的早期接触,对母儿身心健康均有益处。宝妈妈感染新冠后,有通过呼吸道和接触传播感染新生儿的风险。但研究显示,在防护得当的情况下,母婴同室后新生儿的感染风险没有显著增加,综合考虑建议如下:
 
感染新冠的宝妈,优先推荐与新生儿相互隔离。
如果条件不允许,或者您选择同室照料,建议注意个人防护,如佩戴N95口罩,接触新生儿前做好手卫生。
对新生儿的餐具、玩具、衣物等用品及时消毒。
减少非同住人员的来往。
避免用嘴接触新生儿的食物或餐具,例如用嘴吹凉食物或用嘴喂食。
不与新生儿共用餐具。
新生儿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的早期症状包括发热,嗜睡,流鼻涕,咳嗽,呕吐,腹泻,进食不良,呼吸做功增加或呼吸变浅。家长要做好新生儿健康观察,如果新生儿疑似感染应当及时就医。
 
问 
 
感染后的产妇还能给宝宝母乳喂养吗?
母乳喂养对母婴都有较多益处,应予以鼓励支持。目前没有证据表明新冠病毒可以通过母乳传播。同时,研究显示,孕产妇感染新冠病毒或接种新冠疫苗后较长一段时间,母乳中新冠病毒特异性抗体高水平,提示母乳喂养对新生儿有保护作用。但是,还是需要警惕飞沫传播、手和乳房接触传播风险。
 
优先推荐挤出母乳后由健康家人间接哺乳,直至母亲康复。挤母乳前需佩戴N95口罩,严格洗手,做好乳房卫生,乳汁无需消毒,吸奶器和奶具应规范消毒。
如果决定直接哺乳,接触婴儿前要佩戴好N95口罩,且做好手及乳房卫生。
 
问 
 
如何选择哺乳期用药?
应首选哺乳期安全的药物,也就是我们常说的L1级(数据充分-适用)和L2级(有限数据-可能适用,遵医嘱)药物。
对于L3级药物(缺乏数据-可能适用),需要医生评估后遵医嘱使用。
L4级和L5级药物(指妈妈服药后对婴儿有危害的),服药期间要临时暂停哺乳。
妈妈可以咨询医生或阅读药物说明来了解哺乳期药物的安全级别。
对于复方制剂和中药,由于其药物成分复杂,通常缺乏哺乳期用药的临床数据,因此哺乳期不推荐使用。
 
以下是推荐的哺乳期用药的安全级别和婴儿监测注意事项,供借鉴。
 
主要症状 常用药物 安全级别 婴儿监测内容
发热 对乙酰氨基酚(首选) L1 腹泻,胃部不适
布洛芬 L1 呕吐、腹泻
流涕 氯雷他定 L1 镇静,口干
干咳 右美沙芬 L3 镇静作用
咳痰 乙酰半胱氨酸 L3 恶心,呕吐
 
妈妈用药期间,要仔细查看药物说明书,注意药物达峰时间(T max)和半衰期时间(T1/2)。
尽可能选择达峰时间短和半衰期短的药物。
不要在药物达到峰值浓度时哺乳。
同时要观察婴儿的反应,比如妈妈服用退烧药对乙酰氨基酚时,虽然药物很少进入乳汁,对婴儿是安全的,但仍需要关注婴儿的体温变化和胃肠道反应。
如果妈妈由于服用药物需要暂停母乳喂养,可以用吸奶器排出乳汁,最好每日6-8次,以维持乳房泌乳。等停药后,经过5个药物半衰期的时间之后,药物就基本代谢掉了,可以继续母乳喂养。
 
 
02
 
 
婴儿篇(1周岁以下)
问 
 
如何预防感染?
家有小婴儿,负责照顾孩子的家庭成员尽量减少去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
如果必须外出,可以提高防护级别,如戴N95口罩。
回到家中,仔细洗手、洗脸,换外套。
如果家人阳性,确需与婴儿接触,请戴N95口罩,勤洗手。
 
问 
 
如果婴儿感染了,该如何用药?
小婴儿感染新冠病毒后,绝大部分症状还是比较轻的,表现为发热、流涕、少咳嗽,有部分孩子有腹泻等消化道症状。
如果有发热,体温超过38.5度,可以用对乙酰氨基酚之类的退热药。
流涕、少咳可以观察,保持室内湿度适宜,不干燥。
如果发热、咳嗽频繁,需要到医院发热门诊就诊。
轻度腹泻的宝宝,可以正常喂养。
腹泻频繁,需要补充水分或口服补液盐溶液。
 
婴幼儿用药指南
变量 对乙酰氨基酚 布洛芬
使用年龄 2月龄及以上 6月龄及以上
体温下降时间 1~2小时 1~2小时
起效时间 <1小时
(一般在30~60分钟内) <1小时
(一般在30~60分钟内)
作用持续时间 4~6小时 6~8小时
给药途径 口服、栓剂 口服、栓剂、静脉
每次最大剂量 600mg或15mg/(kg·次)(以两者中较低剂量为准) 400mg或10mg/(kg·次)(以两者中最低剂量为准)
每日使用最大剂量 2.0g或2岁以下60mg/(kg·天),2~12岁75mg/(kg·天)(以两者中较低剂量为准) 2.4g或40mg/(kg·天)(以两者中较低剂量为准)
 
问 
 
什么情况需要去医院?
小婴儿在家用过退热药后,仍有持续发热,或者有频繁咳嗽,安静入睡后呼吸急促,需要前往医院发热门诊。
小婴儿吃退热药后,体温恢复正常的期间,精神好、愿意玩耍、没有频繁咳嗽,说明病毒感染仅仅影响上呼吸道,没有大问题,可以在家休息观察。
3个月以内的小婴儿,如果发热,还是需要先到医院就诊,待排查其他问题,再回家观察。
 
 
03
 
儿童篇(1周岁以上)
 
问 
 
儿童如何居家隔离?
居家环境
建议儿童(婴幼儿或者生活不能自理的小朋友需由陪护者看护)居住在通风较好的单人带独立卫生间的房间。
减少与同住人的近距离密切接触。
房间要保持整洁,每日房间通风2~3次,每次开窗通风30分钟左右。
如房间内使用空调系统通风时,应选择分体空调,避免使用中央空调。
如使用中央空调,保证空调运行正常,加大新风量,全空气系统关闭回风。
居家消毒
每天应至少开展1次消毒,消毒期间注意房间通风。
家居用品、地面等表面消毒可用有效氯500mg/L的含氯消毒剂进行喷洒、擦拭消毒。
常用小件物品和不耐腐蚀的物体表面可用75%酒精消毒湿巾进行擦拭。
 
对氯气或酒精过敏的患儿,可以用清水或紫外线消毒,紫外线消毒时患儿和家人要回避,消毒后注意通风。
衣物要单独放置,用含有效氯500mg/L的含氯消毒剂浸泡30分钟后按常规洗涤程序清洗。
不能用水洗的衣物可在阳光下充分通风晾晒,静置15天以上后再使用。
餐具首选煮沸消毒15-30分钟或流通蒸汽消毒30分钟(时间应从煮沸和蒸汽注入开始算起)。
家庭共用卫生间,孩子每次用完厕所应当消毒1次。
使用单独卫生间,厕所可每天消毒1次。
便池及周边可用含有效氯2000mg/L的含氯消毒液擦拭或喷洒消毒,作用30分钟后用清水擦净。
感染者的生活垃圾用1000mg/L的含氯消毒液喷洒湿润后装入垃圾袋,垃圾袋扎口后喷洒1000 mg/L的含氯消毒液,按医疗废物进行处置。
居家日常
居家期间应分餐饮食,饮食上需要均衡营养,注意多饮水。
学龄儿童与家人接触需佩戴口罩,婴幼儿很难配合戴口罩,以看护家长佩戴口罩为主。
可适当安排锻炼或活动。
应按时休息,确保睡眠充足,不可长时间看电视或玩电子产品。
 
问 
 
如果儿童感染了,该如何用药?
儿童感染新冠后,主要采取对症治疗的措施。
 
发热
儿童腋温≥38.2℃(或肛温≥38.5℃),伴有明显不适时,可使用退热剂,推荐使用布洛芬或对乙酰氨基酚。
对发热儿童进行恰当的护理可改善患儿的舒适度,如温水外敷儿童额头、温水浴、减少穿着的衣物、退热贴、退热毯、降低室内温度等。
不建议乙醇擦身、冰水灌肠等方法。
咳嗽咳痰
仅在儿童出现呼吸道分泌物增多且黏稠时积极进行祛痰治疗,即为化痰治疗。
当儿童的咳嗽程度严重影响正常生活时,可以进行止咳治疗。
当咳嗽呼吸道分泌物不多、咳嗽程度不严重时,可以暂缓使用止咳化痰治疗。
是否需要抗生素
抗菌药物仅对细菌感染有效,对新冠病毒感染无效,仅当新冠病毒感染合并或继发细菌感染时使用抗菌药物。
 
问 
 
什么情况需要去医院?
虽然儿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后多表现为无症状及轻症,但仍需要警惕重症感染的发生。如出现以下表现,建议服用退热药并及时至医院发热门诊就诊,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检查和治疗。
 
重症的表现
持续高热3~5天不退、病程>1周且症状、体征无改善或进行性加重者。
出现呼吸困难,呼吸急促。
静息状态下,指氧饱和度≤95%。
出现精神反应差、惊厥发作、持续拒食、喂养困难、嗜睡等。
严重的消化道症状:呕吐、腹泻和腹痛等。
影像学:两侧或多叶广泛浸润、胸腔积液等短期内进展迅速。
 
问 
 
常见问答Q&A
新冠感染一般多久好转?
儿童属于新冠病毒的易感人群,且儿童感染新冠后潜伏期较短,可在一两天内迅速起病。大多数患儿属于无症状感染者,一部分患儿可出现轻型症状(包括发热、鼻塞、咽痛、咳嗽、肠胃炎等),以上症状通常会在1-2周内康复。
 
新冠的常见症状有哪些?
儿童新冠感染者的呼吸道感染症状以发热、干咳、乏力为主要表现,少数伴有鼻塞、流涕、咽痛、头痛等。此外部分患儿可表现为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偶伴有嗅觉、味觉下降,极少数患儿可能会出现睡眠异常、认知功能障碍,焦虑抑郁情绪,易激惹及冲动攻击行为等。
 
儿童新冠感染是否有特效药?
虽然目前有小分子抗病毒药物已经被批准用于治疗新冠,但是适用于在发病5天内的轻型和普通型且伴有进展为重型高风险因素的,年龄适用于12-17岁青少年(体重>40kg)和成人。考虑到药物的毒副作用和潜在的健康风险,以及儿童的临床用药数据缺乏, 目前并没有明确在儿童中推荐使用针对新冠病毒特异性抗病毒药物。一般儿童都是以轻症和普通型为主,有一定自限性,主要是对症治疗,同时观察病情变化。
 
哪些患儿容易发生重症新冠感染?
儿童感染新冠病毒的临床表现多样,部分感染者可无临床症状,以轻症或无症状为主。有基础疾病(如先天性心肺气道疾病、慢性心肾疾病、营养不良、遗传代谢性疾病、免疫缺陷病、血液肿瘤疾病等)以及近期使用大剂量免疫抑制剂或接受移植者患儿易发生重症。
 
本期支持: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上海市儿童医院
 
本文由作者上传,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相关事宜可联系jdh-hezuo@jd.com
反馈
广告图片 关闭icon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