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节对血压的影响,您了解吗?

京东互联网医院·慢病小病不排队,名医专家在身边。
主治医师高星
高星,主治医师,鹤壁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

1、您了解温度对血管的影响吗?

人体血压会受血管的热胀冷缩的影响而出现波动,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季节变异性更大。夏季随着出汗的增多,人体中水分和盐分丢失增多及血管扩张,血压自然会下降了。而冬季天气寒冷,为了御寒,机体减少散热,增加产热的组织功能,毛孔收闭以减少散温。肾上腺分泌活性物质增加,心跳加快,排血量增加,血管阻力增加,引起动脉血压增高。与此同时,寒冷也直接作用于血管本身,使其分泌的舒血管物质如一氧化氮等减少,而缩血管物质如内皮素及其受体等增多,也促进血压升高。

2、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季节性变化有什么特点呢?

首先我们先要了解高血压病的发病是由遗传因素及环境因素综合造成的,所以血压受季节性变化也是非常明显的,当气温上升到峰值(最大值)时血压下降幅度最大,当气温达到峰值后急速下降时血压也会随之增高。

研究观察发现:个别患者夏季的收缩压下降幅度较冬季可达 20-30mmHg,一般 6 月份起开始下降,8 月份前后最低,10 月份前后,血压会再次升高。深入的分析显示,低温时的血压升高尤其是收缩压升高,是导致不良后果的主要原因。 寒冷增加卒中、心梗的发病风险。

3、什么情况下需要调整药物呢?

当高血压患者夏季血压降低至目标值以下或伴有头晕、乏力等低血压症状时,应在专科医生的指导下酌情减药。

而进入冬季后部分患者感觉到之前服用的降压药已不能很好地控制血压,这时绝不可擅自调整用药。尤其在冬季,冬季高血压患者每天都应该监测自己早中晚的血压变化,尤其是头痛、头晕、眼胀、夜尿增多等不舒服的时候,并做好血压监测记录。 如果患者对自己具体的血压状况不了解,可以到医院做一个 24 小时动态监测,这样对于治疗和调整药物要更合理些。

4、高血压患者应该怎样调整药物呢?

千万不能自行调整药物,自己随意减药、停药或加药有可能会造成血压剧烈波动,从而造成对身体的危害如中风等危险情况的发生。特别指出若需要减药时需要注意:一天需要吃两次的降压药,千万不要自己减为一天一次服用,更不能隔天服药,因为需要该类降压药一般不能 24 小时起效,服用一次只能维持几个小时的疗效,减少服用次数会造成血压的波动。增药需要在专科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调整药物后,要注意监测血压,如有血压的波动,及时到医院咨询专科医生,避免产生严重的并发症。

本文由作者上传,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相关事宜可联系jdh-hezuo@jd.com
反馈
广告图片 关闭icon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