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度近视眼底病变如何治疗

跨界医疗探索者·探索医疗与其他领域的交叉融合,展示医疗领域的多样性和包容性
跨界医疗探索者
探索医疗与其他领域的交叉融合,展示医疗领域的多样性和包容性

高度近视眼底病变是一种常见的眼科疾病,它严重威胁着患者的视力健康。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高度近视眼底病变的治疗方法,包括手术、药物和日常保养等方面,帮助您更好地了解这一疾病。

一、高度近视眼底病变的成因

高度近视眼底病变是由高度近视引起的视网膜眼底疾病。一般来说,600度以上的近视被称为高度近视。随着眼睛深度的加深,发生眼部病变的概率也越高。大多数高度近视患者的眼轴延长。正常人的眼轴为24毫米。许多高度近视患者的眼轴超过24毫米,甚至更高的眼轴可能超过30毫米。因为眼球本身是正常的,随着眼球眼轴的生长,视网膜会拉伸,视网膜是固定的,因为拉伸后会导致视网膜变性,视网膜拉伸形成孔,最终可能导致视网膜脱离。因此,高度近视最重要的并发症之一是视网膜脱离。

二、高度近视眼底病变的治疗方法

1. 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是治疗高度近视眼底病变的有效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 视网膜激光光凝封闭裂孔:当发现视网膜裂孔时,应及时进行视网膜激光光凝封闭裂孔,以防止视网膜脱落
  • 视网膜复位术:当已经发生视网膜脱落时,应及时进行视网膜复位术,可以选择内路玻璃体切除及视网膜复位,也可以根据情况行外路视网膜复位手术。
  • 玻璃体腔内注射抗新生血管药物:当发生黄斑区新生血管时,可进行玻璃体腔内注射抗新生血管药物的治疗。
  • 巩膜加固术:可以选择巩膜加固术来治疗病理性近视与控制高度近视视网膜病变

2. 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主要包括抗新生血管药物和抗炎药物等,用于控制眼底病变的发展。

3. 日常保养

1)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用眼。

2)定期进行眼科检查,及时发现并治疗眼底病变。

3)合理饮食,多吃富含维生素A、维生素C和维生素E的食物,如菠菜、油菜、胡萝卜、蓝莓、猕猴桃、苹果等。

三、高度近视眼底病变的预防

1)控制近视度数,避免过度用眼。

2)定期进行眼科检查,早期发现并治疗眼底病变。

3)合理饮食,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推荐医生列表
孙守彬·undefined
孙守彬三甲可处方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视光中心
好评100%|接诊量52831|响应时长1分钟
擅长:近视飞秒激光手术,斜视手术,各种类型斜视、弱视的诊断和治疗,角膜塑形镜验配,儿童青少年近视眼的预防、控制及治疗。
¥30.0
问医生
罗丽娟·undefined
罗丽娟不可处方
浙江萧山医院视光中心
好评100%|接诊量1|响应时长1440分钟
擅长:擅长各种斜视手术,弱视的诊疗,近视,老视及远视眼镜验配,RGP,OK镜的验配。泪囊鼻腔吻合术,上睑下垂矫正术,眼睑畸形整形,眼球摘除及眼内容物剜出术,熟练的掌握了眼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及治疗。
¥30.0
问医生
本文由作者上传,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相关事宜可联系jdh-hezuo@jd.com
疾病科普
查看更多
表现为看远处物体模糊,视近物正常通过佩戴框架眼镜、角膜接触镜或手术治疗矫正定期检查视力,关注眼底,防止视力进一步退化简介近视是屈光正的一种类型。当眼睛处于放松状态时,平行光线进入眼内,光线有聚焦到视网膜上,而是聚焦在视网膜之前,导致视远处物体模糊清。这通常是由于眼球前后径过长,或角膜过度弯曲、晶状体屈光力增加造成的[1]。症状表现:典型临床表现为看远处物体模糊,视近物正常。诊断依据:根据近视典型症状,并结合专业的视力检查、自动电脑验光等方法,可进行诊断。国际近视研究协会将近视的诊断阈值设定为≤-0.50D[1]。*注:视力检查结果提示“-0.50D”,即为生活中通常所称的近视50度。近视有哪些类型?近视常见的分类方式有三种:1.按屈光成分分类,近视可分为:屈光性近视(由晶状体等屈光因素改变引起的)、轴性近视(最为常见);2.按病程进展和病理变化分类,近视可分为:单纯性近视(近视度数一般在600度以内)、病理性近视(一般近视度数略高,伴有眼底并发症等,如夜间视力差、闪光感);3.按近视度数分类,近视可分为:轻度近视(近视50度~300度)、中度近视(近视300度~600度);高度近视(近视度数≥600度)。是否具有传染性?是否常见?近视在生活中非常常见。近年来,全球近视人数呈快速增长趋势,其中青少年近视呈发病早、进展快、高度近视比例增加的趋势。世界卫生组织2019年发表的《世界视力报告》显示,全球近视人数约为26亿,其中19岁以下近视者约有3.12亿,并特别指出:中国城市青少年近视发病率较高,达67%[2][3]。是否可以治愈?近视一旦产生,法治愈,需要终身进行视力矫正。视力的矫正一般对正常生活有特别影响。是否遗传?是。是否医保范围?否。
跨界医疗探索者·探索医疗与其他领域的交叉融合,展示医疗领域的多样性和包容性赵阳副主任医师北京美尔目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