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矮小症的误区

京东互联网医院·慢病小病不排队,名医专家在身边。
主任医师张军
张军,主任医师,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小儿外科

爸爸妈妈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快快长高,孩子到底能够长多高?其实,很多家长在孩子的生长发育问题上存在许多误区。

误区一:父母迟长高,孩子也一样。

小徐已经 15 岁了,身高只有 1.6 米,但孩子爸爸却说自己是上了高中才飙高的,不用担心。妈妈带孩子去看医生,发现孩子的骨骺基本闭合,大约只能再长 1 厘米。也就是说,孩子的终极身高只有 1.61 米左右。分析原因在于:生长发育是有个体差异的,父母迟长,未必孩子也迟长。虽然遗传有一定的影响作用,但如果孩子在生长黄金期健康问题较多,会阻碍生长发育的进程。

误区二:低体重儿,2 岁后还可“追赶身高”。

足月低体重儿是指出生时体重小于 2.5 公斤,身高小于 47 厘米的孩子,70%以上出生后会有追赶性生长,2 岁前追赶到正常年龄水平身高。但如果出生时矮小,到 2 岁时仍未能追赶上同龄小朋友,那以后能达到正常身高的机会就很微小。所以,家长们要走出误区,如果孩子出生时是低体重儿,一定要注意其生长发育的曲线。

误区三:女孩月经来潮后还能长几年。

很多妈妈觉得女儿才刚来月经,肯定还能长几年。其实家长对孩子的青春期生长发育的判断存在错误,这时候想要追赶同龄人的身高已经没有多大余地。因此,家长要特别留意,一旦孩子在八九岁就有早熟迹象,应及早带其就医,以免贻误最佳诊治时间。

本文由作者上传,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相关事宜可联系jdh-hezuo@jd.com
反馈
广告图片 关闭icon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