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症状

中医养生之道·介绍中医养生知识、中医治疗和草药知识
中医养生之道
介绍中医养生知识、中医治疗和草药知识

再生障碍性贫血再障)是一种造血干细胞功能障碍性疾病,老年人发病率较高。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老年人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症状、治疗以及日常保养等方面的知识。

一、老年人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症状

1. 贫血:再障患者常表现为面色苍白、乏力、头晕、心悸和气短等症状。贫血程度与病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

2. 感染:由于免疫功能下降,再障患者容易发生感染,常见部位包括呼吸道、泌尿道和皮肤等。感染可表现为发热、咳嗽、尿频等症状。

3. 出血:再障患者常出现皮肤黏膜出血,如瘀点、瘀斑、牙龈出血等。严重者可发生内脏出血,如消化道出血、尿血等。

二、老年人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治疗

1. 药物治疗:针对再障的治疗主要包括免疫抑制剂、促造血药物等。

2. 骨髓移植:对于年轻、病情较重的再障患者,骨髓移植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3. 支持治疗:对于症状较轻的患者,可采取支持治疗,如输血、抗感染、止血等。

三、老年人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日常保养

1. 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过度劳累。

2. 保持良好的心态:保持乐观的心态,有助于病情恢复。

3. 饮食调养: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多吃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

4. 避免感染:保持个人卫生,预防感冒和其他感染。

四、老年人再生障碍性贫血的预防

1. 避免接触有害物质:如苯、放射性物质等。

2. 注意个人防护:避免接触感染源,如感冒病毒等。

3. 定期体检:及早发现并治疗可能引发再障的疾病。

推荐医生列表
葛玲·undefined
葛玲不可处方
安徽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血液科
好评100%|接诊量43|响应时长12分钟
擅长:各种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白血病,淋巴瘤等等血液科常见病,暂时没开通电子处方权
¥15.0
问医生
陈苗·undefined
陈苗三甲可处方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血液科
好评99%|接诊量219|响应时长163分钟
擅长: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溶血性贫血、血色病、卟啉病及各种贫血、血细胞减少性疾病,白血病、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
¥399.0
问医生
张鑫·undefined
张鑫可处方
攀枝花市第二人民医院血液科
好评100%|接诊量29|响应时长2分钟
擅长:各种血液病,如贫血、血小板减少或增多、白细胞减少或增多、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各种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等
¥10.0
问医生
本文由作者上传,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相关事宜可联系jdh-hezuo@jd.com
疾病科普
查看更多
人体外周血红细胞容量减少,法运输足够的氧常见的全身症状为乏力、头痛、眩晕、皮肤苍白目前治疗强调“对症”和“对因”简介贫血是一种因血红蛋白破坏过多或者血红蛋白生成足,而导致人体外周血红细胞容量减少,低于正常范围下限,而能运输足够的氧至组织产生的综合征,最常见的全身症状为乏力。贫血的治疗应该强调“对症”及“对因”,但其预后取决于能否根治原发疾病。随着贫血程度的进展,可出现多系统损害,包含神经系统(表现为头痛、眩晕、精神萎靡、记忆力减退、注意力集中等)、皮肤黏膜(表现为皮肤、黏膜苍白)、呼吸系统(表现为呼吸加深加快)、循环系统(表现为心率加快、心悸等)、消化系统(表现为腹胀、食欲下降、大便规律和形状改变等)、泌尿系统(表现为少尿、急性肾衰竭)等,循环系统受损严重可出现贫血性心脏病,出现严重心功能全,危及生命安全。症状表现:贫血的典型症状是乏力、头痛、眩晕、萎靡、晕厥、失眠、多梦、耳鸣、眼花、记忆力减退、注意力集中。诊断依据:在海平面地区,成年男性血红蛋白量低于120g/L,成年女性低于110g/L,妊娠妇女低于100g/L,即可诊断为贫血。贫血有哪些类型?基于同的临床特点,贫血可分为同的分类。1.按照红细胞形态可分为:大细胞性贫血、正常细胞性贫血、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2.按照血红蛋白(Hb)浓度可分为:轻度贫血(血红蛋白浓度>90克/升)、中度贫血(血红蛋白浓度为60~90克/升)、重度贫血(血红蛋白浓度为30~59克/升)、极重度贫血(血红蛋白浓度为<30克/升)。3.按照骨髓红系增生情况可分为:增生良性贫血:如再生障碍性贫血;增生性贫血:指除再生障碍性贫血以外的贫血。4.按照发病机制或(和)病因可分为:红细胞生成减少性贫血、红细胞破坏过多性贫血、失血性贫血。是否具有传染性?是否常见?本病常见。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公布数据显示,全球贫血的患病率约为24.8%,我国孕妇缺乏性贫血的患病率约为19.1%[1]。是否可以治愈?可治愈。贫血属于临床综合征,大多数因营养良导致的贫血患者,治疗后血红蛋白可以恢复正常,预后良好。是否遗传?会。少部分先天性红细胞异常所致贫血、血友病及地中海贫血可以遗传。是否医保范围?是
中医养生之道·介绍中医养生知识、中医治疗和草药知识郑永江副主任医师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