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胡鑫宇三个事件解读孩子心理变化

新京报关于胡鑫宇文里摘录列举了三个小事件,简单的就孩子心理的变化,在这里我来做一个通俗简易的小解读,类似下面这些微小的事件,其实都是孩子内心郁闷而释放出来的信号,只是大部分家长,发现不到,而偏执的认为,孩子懂啥……
 
1.一次他吃完饭,把自己用过的碗筷洗好,放在餐桌旁的台子上,说那是他的专属碗筷。“他以前不会这样。”外婆说,她当时觉得奇怪,又担心说多了孩子会不高兴,便没有追问。
解读:孩子可能已经出现了过度防御下的强迫的行为

2.他曾在笔记本里写道:“这个拖拉的毛病还是没改,作业每次都是最后一段时间写的,导致草席最后一天才来处理……也导致了父亲交代我喂鸡的事忘记了……可外婆一个电话打来,说让我 2 点钟到学校……结果匆匆忙忙就忘了。唉,这拖拉的毛病一定要改,绝对要改,一定要改。”
 

解读:表面上这个事件是孩子自律的一个成长,其实是一个自责,自责是诱发负面情绪的一个典型行为

 

 

 
 
3.2022年9月27日,胡鑫宇曾与母亲李连英三次通话,共43分54秒。在电话里,他向母亲哭诉不想读书、想回家。
 

解读:孩子内心负面情绪积累了很多,但体验到的确实没有办法的无可奈何

 

 

在现在整个社会都在拼命的卷,而且又是唯成绩论来单一评判孩子的教育大环境下,父母一定需要关注孩子内心的情绪,多从人生的角度去思考,到底怎样才是对孩子好的?怎样才是真正的对孩子的爱?
 
我们生活在一个不安宁的时代,物质是富裕的,精神却得不到自由的成长,衣食是丰足的,欲望是复杂的,被期待的却是单一的……人间需要清醒
本文由作者上传,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相关事宜可联系jdh-hezuo@jd.com
反馈
地区推荐专家
患友问诊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广告图片 关闭icon
0
0
0
药品使用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