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易激综合征科普

肠易激综合征是一种功能性疾病,通常会出现腹痛、腹胀、排便改变等。可能是肠道功能紊乱、精神心理因素、肠道微生态失衡等原因引起的, 肠易激综合征是一组持续或间歇发作,以腹痛、腹胀、排便习惯和(或)大便性状改变为临床表现,而缺乏胃肠道结构和生化异常的肠道功能紊乱性疾病。根据主要症状分为:腹泻型、便秘型、混合型和不定型。精神、饮食、寒冷等因素可诱使症状复发或加重。患者以中青年人为主,发病年龄多见于二十到五十岁,通常女性较男性多见。该病发病率高,在消化科门诊中约占 30%。虽然病情迁延反复,治疗困难,其本质是一种功能性病变,也就是说结构是正常的,只是运行出了问题。

发病率:肠易激综合征在全世界都有很高的发病率,欧洲和北美发病率为 10%~15%,大洋洲为 11%~17%,非洲国家为 10%左右,亚洲国家患病率大多在 5%左右。美国为 15%~20%,英国为 16%~22%,根据北京协和医院一项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该病在我国城市的患病率约为 10.5%,是继感冒之后的第二大常见病。

症状:肠易激综合征的最主要症状是腹痛,且腹痛多在进食后出现,在排便后缓解。另一种症状就是腹胀,通常在饭后会感觉强烈,夜间入睡时会逐渐减轻。腹泻、大便含黏液、便秘,尤其是进食后明显,大便后仍感觉没有排干净、便急等,也是肠道易激综合征的主要症状。旅行、改变日常生活规律、饮食不当及女性来例假时这些症状都可能会加重。另外,部分病人尚有不同程度的心理精神异常表现,如焦虑、抑郁、紧张等。

病因:肠易激综合征的病因及发病机制目前还不完全明确。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

  • 饮食因素:有可能是吃了胃肠不耐受的食物,如生冷、辛辣食物、水果、豆类、乳制品、饮酒等。
  • 精神因素:如焦虑、抑郁、易激动、失眠等都可能会诱发肠易激综合征的症状。
  • 药物刺激:如滥用抗生素、止泻药造成肠道菌群失调等。
  • 肠道感染:部分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在发病前有肠道感染史。据统计,由各种病原(包括细菌,病毒,寄生虫)感染引起的胃肠炎患者中有部分发生肠功能紊乱,有 10%可发展为感染后肠易激综合征。

治疗:肠易激综合征发病常与心理因素、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有关,所以治疗以改善症状、提髙生活质量、消除顾虑为主。

生活和饮食调节:避免诱发因素,饮食选用易消化、少脂肪,禁食刺激性、敏感性食品。对可疑不耐受的食物,如虾、蟹、牛奶、花生等尽量不食,辛辣、冰冻、油腻生冷食物及烟酒要禁忌。适当参加文体活动,积极锻炼身体,增强体质,预防疾病。

精神心理调理:精神心理因素与胃肠功能关系密切,心情好胃肠功能就好,所以要解除思想顾虑,建立和和恢复战胜疾病的信心,症状迁延不愈者可应用镇静、抗抑郁药物。

药物辅助治疗:虽可减轻症状,但不能预防复发,故应合理用药,并避免滥用药,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肠易激综合征只是一种肠道功能性的疾病,不会引起癌变,也不会对人体造成太大的伤害。虽然病情通常起病隐匿,症状会反复发作或者慢性迁延,病程能够达到数年至数十年之久,但全身健康状况却不受影响,所以并不会影响到患者寿命的,一定要正确的认识这个疾病,并且要解除顾虑情绪,妥善处理和正确对待生活、工作等环境中的不利因素,积极消除精神和心理上的障碍,提高对治疗的信心,调整好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针对一些症状,采取一些对症处理的措施,大多数患者是能够得到明显改善的,而且是不会影响到正常生活的,因此一定要有信心。

总而言之,肠易激综合征是一种功能性疾病,一般不会引起器质性病变,和癌症没有关系,不会变癌。要学会放松自己,一旦认识到是你自己在掌握了你的生活,生活质量就会明显提高。

本文由作者上传,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相关事宜可联系jdh-hezuo@jd.com
反馈
地区推荐专家
患友问诊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广告图片 关闭icon
0
0
0
药品使用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