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乳糖不耐受(一)

乳糖(1actose)是人类和哺乳动物乳汁中特有的碳水化合物。是由葡萄糖和半乳糖组成的双糖。在婴幼儿生长发育过程中,乳糖不仅可以提供能量,还参与大脑的发育进程。人们摄入乳糖后需要乳糖酶(1actase)将其分解成单糖后才可以被吸收。如果因各种原因导致摄入的乳糖不能或不能完全被分解吸收而产生的消化道症状称之为乳糖不耐受(1actose intolerance,LI)。其关键是乳糖酶的相对或绝对缺乏。IL在中国婴幼儿中发病率较高,发病率可达46.9%一70.0%,临床常见的症状为腹泻、腹胀、呕吐、腹痛等不适,如若不引起重视可导致婴幼儿慢性腹泻、营养不良、贫血、佝偻病等疾病。
 
乳糖的消化吸收:乳糖是以单体分子形式存在于乳中的唯一双糖,由葡萄糖和半乳糖通过l,4-糖苷键连接而成,经乳腺内乳糖合成酶作用产生。以人乳中含量最为丰富,约为7.2 g/100ml,牛乳中的含量为4.7g/100ml。乳糖主要在空回肠消化吸收,通过小肠上皮细胞刷状缘分泌的乳糖酶将其水解为葡萄糖和半乳糖,后通过细胞的主动转运而吸收。葡萄糖主要为机体提供能量,而半乳糖以糖苷键结合于神经酰胺上,形成半乳糖脑苷脂,从而参与大脑的发育。婴儿期是神经发育的关键期,因此,乳糖对婴儿期的神经系统的发育至关重要。 
 
乳糖酶与其他双糖酶相比,成熟最晚、含量最低、最易受损、修复最慢。乳糖摄入后,在乳糖消化吸收的任一环节出现问题,均可导致肠腔内乳糖浓度的异常升高。过高的乳糖浓度使肠腔内渗透压升高,从而导致渗透性腹泻。同时,未消化的乳糖进入结肠段,肠道内菌群会将乳糖分解为乳酸等有机酸,进一步提高肠腔渗透压,并释放氢气、甲烷等气体,刺激肠道蠕动,加重腹泻,并且出现腹胀、腹痛等临床症状。而释放的氢气一部分弥散进入血循环,通过呼吸运动由肺排出,这也成为乳糖氢呼气实验的临床基础。 
 
乳糖酶缺乏时并不一定都出现临床症状。乳糖酶的活性与多种因素有关,一般不会完全消失,有的患儿由于乳糖摄入量少等原因没有出现临床症状,称为乳糖吸收不良(Lactose malabsorption)。而LI主要指因乳糖酶缺乏导致乳糖吸收障碍而出现腹泻、腹胀、呕吐、腹痛等临床症状。
 
婴儿LI的临床表现以腹泻为主,呈黄或青绿色、蛋花汤样或稀糊状含气样便,有酸臭味,腹泻次数多少不等,多者可达数十次,重症者甚至出现粘液血便及小肠坏死。而另一方面,急性或慢性腹泻导致肠黏膜受损后亦可引起乳糖酶生成减少,可继发LI,进一步加重症状。另外,因为乳糖在肠道内经过发酵生成的乳酸可协助人体对铁、钙、锌等微量元素的吸收,长期患儿会演变成迁延性或慢性腹泻,因而可以限制正常的生长发育,造成营养不良、贫血、骨质疏松等后果。 
 

母乳中乳糖含量明显高于牛乳,故母乳喂养儿常常会发生腹泻,之前被诊断为生理性腹泻。临床上发现这些婴儿在换用去乳糖奶粉后腹泻会明显好转。
本文由作者上传,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相关事宜可联系jdh-hezuo@jd.com
反馈
乳糖耐受不良 患友问诊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广告图片 关闭icon
0
0
0
药品使用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