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列腺炎
经积极治疗及生活方式调整,多数患者可治愈。
典型症状
急性前列腺炎
排尿异常
前列腺底部与膀胱相贴,一旦发生前列腺炎,炎性物质会刺激膀胱和尿道,使排尿受到影响,从而出现尿路刺激症状。
患者表现为尿频(排尿次数明显增加)、尿急(排尿十分迫切)、尿痛(排尿时疼痛)等,还伴有排尿不畅、尿流变细、尿线间断及血尿等改变。
发热、寒战
病原体感染后会释放炎症介质,刺激机体反应,调高体温调定点,引起发热。
患者表现为体温突然升高,有的可能超过39℃,同时伴有寒战、乏力、虚弱、厌食、恶心、呕吐、便秘等症状。
会阴局部疼痛
由于前列腺解剖位置隐蔽,附近神经分布很多,炎症刺激导致神经反射,造成会阴局部疼痛。
患者常表现为会阴部附近区域酸胀痛或有重压感,可放射至外生殖器、小腹、大腿及臀部,使患者坐立不安。
慢性前列腺炎
骨盆区疼痛
反复的炎症刺激,会使前列腺及膀胱区域出现组织水肿等炎症反应,刺激神经反射导致慢性疼痛。
患者常表现为骨盆区域酸胀痛及隐痛,位置广泛、定位不明确,涉及会阴部、下腹、腰骶部、耻骨上、腹股沟区、外生殖器区、肛周等部位。
排尿异常
反复的炎症刺激会刺激膀胱和尿道,使排尿受到影响,从而出现排尿异常。
患者除了尿频、尿急、尿痛、排尿不畅、尿流变细、尿线间断等表现外,在排尿或排便后,常有白色分泌物自尿道口流出,俗称尿道口滴白。
性功能障碍
前列腺炎发展和扩散,会改变龟头、包皮和阴茎的敏感性,从而导致性功能障碍。
患者可表现为勃起功能障碍、早泄、遗精或射精痛等。
精神神经症状
前列腺炎迁延不愈、病程漫长,会影响患者的精神神经状态。
患者会出现头晕、头胀、乏力、疲惫、失眠、情绪低落、疑虑焦急等。
并发症
前列腺脓肿:常继发于前列腺炎,患者可有发热,直肠指检可发现有前列腺触痛和波动。如果诊治不及时,可能会危及生命。
急性膀胱炎:如果前列腺炎没有及时治疗,炎症有可能蔓延到附近的膀胱,从而诱发急性膀胱炎。
急性尿潴留:急性前列腺炎会引起局部充血肿胀,压迫尿道后会导致排尿困难,严重者会发生急性尿潴留。
附睾炎、精囊炎或输精管炎:引起前列腺炎的病原体可经淋巴扩散至精囊、输精管及附睾处,引起相应部位的炎症。
不育:前列腺炎可能导致性功能障碍、精液质量下降,带来精神心理改变,可能影响到受孕过程。
变态反应:病原体长期潜伏于体内,成为致敏原,会引起各种类型的变态反应性疾病,如关节炎、肌炎、虹膜炎、神经炎等。
诊断依据
通过问诊、采集病史,并结合直肠指检等体格检查,前列腺液检查、尿常规、血常规、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等实验室检查,B超、磁共振成像(MRI)等影像学检查,来诊断前列腺炎。
相关检查
体格检查
直肠指检:常规检查,用于初步诊断和筛查前列腺炎。注意,急性期禁忌做前列腺按摩。
一般,前列腺炎患者的前列腺饱满、增大、质软、有轻度压痛、局部温度升高。病程较长的患者,前列腺缩小、变硬、不均匀,有小硬结。通常,在直肠指检后,可按摩前列腺获取前列腺液送检(急性前列腺炎患者不宜作前列腺按摩)。
实验室检查
前列腺液检查:常规检查,用于判断前列腺是否有炎症表现。如果前列腺液中白细胞>10个/高倍视野,卵磷脂小体减少,可诊断为前列腺炎。需要注意的是,前列腺炎的严重程度与前列腺液中白细胞的多少无相关性。
“四杯法”分段尿及前列腺液培养检查:常规检查,用于判断下尿路病原体感染的具体位置。取初尿10毫升(VB1)、中段尿10毫升(VB2)、前列腺液收集完后排尿10毫升(VB3),分别作细菌培养及菌落计数。如果VB3菌落计数>VB1和VB2的10倍,可诊断为细菌性前列腺炎。如果VB1和VB2细菌培养阴性,VB3和前列腺液细菌培养阳性,可确诊前列腺炎。
尿常规:常规检查,用于了解患者是否有尿路感染发生。一般可见尿液中白细胞增多,尿培养常有细菌生长。
血常规:不作为常规检查,用于辅助诊断前列腺炎。大多数前列腺炎患者,血常规无异常。只有急性细菌性前列腺炎或有前列腺脓肿形成时,血常规显示白细胞增多。
PSA:不作为常规检查,适用于年龄大于50岁的男性患者,用于排除前列腺癌的可能。如果患者PSA水平高于10ng/ml,应进一步检查排除前列腺癌。
影像学检查
B超:常规检查,有助于前列腺炎的诊断与鉴别诊断,还能测定残余尿。如果B超显示前列腺组织结构界限不清、混乱,可提示前列腺炎。
MRI:不作为常规检查,主要作为合并前列腺结节或PSA升高患者的补充检查。前列腺炎时,前列腺体积可增大也可无增大, T1加权像(T1WI)表现为片状等或稍低信号, T2加权像(T2WI)表现为外周带多发低信号影,增强扫描病灶强化程度高于正常外周带,病灶边界不清。
鉴别诊断
前列腺增生
相似症状
两者均有尿频等排尿异常。
鉴别依据
前列腺增生多发生在50岁以上的男性,以进行性排尿困难为典型表现,尿频是最常见的早期症状。直肠指检时,前列腺增生患者的前列腺是明显增大的。前列腺增生患者一般不会急性起病,一般不会出现发热、尿痛、滴白等症状。需要注意的是,有时候前列腺增生可以与前列腺炎同时发生。应结合病史、病程详细分析。
前列腺癌
相似症状
两者均有尿频、尿急等排尿异常。
鉴别依据
前列腺癌多见于老年男性,多起病隐匿,通常不会有排尿不畅的症状,也不会急性起病。直肠指检可见前列腺表面凹凸不平、有坚硬的结节,实验室检查可见PSA持续性升高,MRI显示外周带有肿瘤结节。
间质性膀胱炎
相似症状
两者均有局部疼痛、尿急、尿频等症状。
鉴别依据
间质性膀胱炎是自体免疫性疾病,而不是细菌感染。直肠指检可见膀胱体积变小,实验室检查时不会发现病原体。
治疗原则
对于急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根据检查结果选择合适的抗菌药物进行治疗。
对于病因复杂的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可通过药物治疗、生活方式调整、心理治疗、局部理疗等综合性方法,来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促进相关功能恢复。
急性期治疗
对伴发急性尿潴留或形成前列腺脓肿的患者,医生会及时引流尿液与脓肿,缓解症状,避免疾病进一步进展。
对伴发急性尿潴留的患者,可经尿道导尿引流,或耻骨上膀胱穿刺造瘘引流尿液。
对伴发前列腺脓肿的患者,可采取经直肠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引流、经尿道切开前列腺脓肿引流或经会阴穿刺引流。
药物治疗
抗菌药
急性细菌性前列腺炎
抗菌治疗必要而紧迫,一旦得到临床诊断或血、尿培养结果后,需立即应用抗菌药。
开始时可静脉输注抗菌药,如广谱青霉素、第三代头孢菌素、氨基糖苷类或喹诺酮类等。
待患者的发热等症状改善后,改用口服药物(如喹诺酮),疗程至少4周。症状较轻的患者也应口服抗菌药2~4周。
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
常用的抗菌药物是喹诺酮类,如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和洛美沙星等。
因前列腺包膜会对药物渗透产生干扰,治疗至少维持4~6周。
用药期间应进行阶段性疗效评价,建议用药2周后进行评估,若疗效满意,建议继续用药至足疗程。疗效不满意者,可改用其他敏感抗菌药物。
慢性前列腺炎/慢性骨盆疼痛综合征
先口服喹诺酮等抗菌药物2~4周,然后根据疗效反馈,决定是否继续抗菌药物治疗。
部分患者可能存在沙眼衣原体、解脲支原体或人型支原体等细胞内病原体感染,可以口服大环内酯类等抗菌药物治疗。
推荐用药总疗程为4~6周。
无症状性前列腺炎
无临床症状,一般不需要治疗。
α受体阻断剂
能够松弛前列腺和膀胱等部位的平滑肌,有助于改善疼痛和下尿路症状。
常用药物包括坦索罗辛、多沙唑嗪等。
该类药物可能导致眩晕、直立性低血压等不良反应。
α受体阻断剂的疗程至少应在12周以上。
非甾体抗炎药
有助于缓解疼痛和炎症。
常用药物包括双氯芬酸钠、塞来昔布、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
该药有胃肠道刺激等多方面的副作用,需要定期进行相关检查。
植物制剂
植物制剂主要指花粉类制剂与植物提取物,其药理作用较为广泛,有非特异性抗炎、抗水肿、促进膀胱逼尿肌收缩与尿道平滑肌松弛等作用。
常用的植物制剂有沙芭特、沙巴棕及其浸膏等,不良反应较小。
M受体阻断剂
适用于伴有膀胱过度活动症表现,如尿急、尿频和夜尿,但无尿路梗阻的前列腺炎患者。
常用药物有索利那新、托特罗定等。
抗抑郁药及抗焦虑药
可以明显改善患者情绪障碍症状,还可明显改善身体的不适与疼痛。
常用药物有三环类抗抑郁剂、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和苯二氮䓬类药物等。
手术治疗
切开引流术
可对并发脓肿且保守治疗无效的前列腺炎患者及时切开脓肿引流,适用于伴发前列腺后叶周围脓肿的患者。
前列腺穿刺排脓术
可经直肠或会阴穿刺前列腺来吸取脓液,适用于脓肿局限于前列腺内的患者。
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
可通过手术切除阻断尿流的部分前列腺组织,主要用于伴有良性前列腺增生的患者。
其他治疗
前列腺按摩
研究显示,适当地进行前列腺按摩可促进前列腺腺管排空,并增加局部的药物浓度,进而缓解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的症状。1个疗程为4~6周,每周2~3次。需要注意的是,急性细菌性前列腺炎患者,禁用前列腺按摩。
物理热疗
利用多种物理手段所产生的热力作用,增加前列腺组织血液循环,加速新陈代谢,有利于抗炎和消除组织水肿、缓解盆底肌肉痉挛等。短期应用有一定的缓解症状作用,不推荐未婚及未生育者使用该治疗方法。
生物反馈治疗
生物反馈治疗可使盆底肌疲劳性松弛,并使之趋于协调,同时松弛外括约肌,从而缓解慢性前列腺炎的会阴部不适及排尿症状。该疗法无创伤性,是可选择的治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