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中国中重度特应性皮炎诊疗临床路径专家共识(2023版)》
解读《中国中重度特应性皮炎诊疗临床路径专家共识( 2023 版)》
为促进我国中重度特应性皮炎诊断及治疗的规范化和标准化,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中国医师协会皮肤科医师分会组织国内皮肤科特应性皮炎专家通过联合应用文献分析、专题讨论和专家咨询,组织撰写中国中重度特应性皮炎诊疗临床路径。 本文章主要 介绍特应性皮炎的检查项目和治疗原则、方案和药物 使用 。
一、 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 AD ( ICD-10 : L20.900 )的病例。
二、 诊断依据
可根据Hanifin & Rajka标准、Williams标准、美国皮肤病学会共识标准、张建中或姚志荣提出的AD诊断标准建立诊断。
三、评估、筛查及检查项目
(一)可选择下列一个或多个指标进行AD严重度及影响评估,至少应包括基于医生和患者的评估项目各1项
1. 基于医生的评估项目: ① 湿疹面积和严重程度指数( EASI ); ②AD 评分指数( SCORAD ); ③ 医生整体评估( IGA ); ④ 体表受累面积( BSA ); ⑤vIGA × BSA 。
2. 基于患者的评估项目: ① 瘙痒严重度评估:瘙痒峰值数值评定量表( PP-NRS ); ② 症状评估:患者湿疹自我检查评分量表( POEM ); ③ 生活质量评估: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 DLQI ); ④ 疾病长期控制评估: AD 控制工具( ADCT )。
(二)沟通并记录患者的特应性共病病史及家族史
1. 特应性疾病:包括过敏性哮喘、过敏性鼻结膜炎、食物过敏等。
2. 应关注一级亲属及同卵或异卵双胞胎相关病史。
(三)可进行相关合并症病史询问,尤其是老年患者
包括: ① 心血管疾病风险及心血管疾病病史; ② 血栓栓塞性疾病史; ③ 恶性肿瘤病史及家族史; ④ 严重感染病史; ⑤ 疫苗接种情况。
(四)辅助检查项目
根据患者病情及用药方案选择。包括: ① 血常规; ② 尿常规、大便常规及隐血; ③ 血生化; ④D 二聚体、凝血功能; ⑤ 胸部 X 线和 / 或 CT 检查; ⑥ 心电图; ⑦ 血清总 IgE ; ⑧ 过敏原特异性 IgE 和 / 或皮肤点刺试验; ⑨ 皮肤斑贴试验; ⑩ 感染学指标如病毒性肝炎、 HIV 、结核等检查; ⑪ 肿瘤标志物筛查; ⑫ 创面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性试验; ⑬ 组织病理学检查; ⑭ 皮肤镜检查。
- 治疗原则和治疗方案
(一) 治疗原则
首先,基于 “ 达标治疗 ” 理念,帮助患者全面了解疾病,并制定合理可行的治疗目标。其次,在平衡患者需求、药物可及性及治疗获益与风险的前提下,选择可快速控制炎症及瘙痒的治疗方案。获得缓解后,逐步调整系统治疗药物使用剂量和 / 或间隔(频率)。在皮损得到充分控制的同时,过渡到以外用药物为主的维持缓解治疗阶段。最后,基础治疗和管理措施应贯穿中重度 AD 诊疗的全过程。
(二) 治疗方案
治疗方案分为诱导缓解治疗阶段和维持缓解治疗阶段。诱导缓解治疗阶段的目标是在短时间内控制疾病,建议设定 2 、 4 、 8 、 12 周作为细化治疗目标节点,时间设定为 3 ( ± 1 )个月。维持缓解治疗阶段的目标是长期控制症状,减少或预防复发。根据患者病情和个体需求,可逐渐调整系统治疗药物使用剂量和 / 或间隔(频率),也可选择更换为其他系统药物维持治疗。中重度或易复发 AD 患者在皮损控制后,应进行外用药物的 “ 主动维持治疗 ” 。诱导治疗获得缓解后至少应制定 3 ~ 6 个月的维持缓解治疗目标。
- 系统治疗原则
(一)传统系统治疗药物
环孢素适用于传统疗法无效或不适用的严重病例,甲氨蝶呤和硫唑嘌呤是非适应证用药,而系统应用糖皮质激素在中国被获批用于AD治疗,但应严格掌握适应证,仅用于急性发作期的挽救性治疗,病情好转后应及时逐渐减量、停药,以免长期使用带来的不良反应或停药过快而致病情反跳。用药周期通常不超过2周。
(二)生物制剂
目前在中国获批治疗AD的生物制剂为度普利尤单抗注射液,适应证为“外用药控制不佳或不建议使用外用药的 6 岁及以上儿童和成人中重度AD”。成人初始剂量为600 mg,每2周注射1次,每次300 mg;儿童根据体重分为不同剂量和注射频率。
(三)JAK抑制剂
目前有两种JAK抑制剂在国内批准适用于AD的治疗:阿布昔替尼和乌帕替尼。在使用JAK抑制剂之前,需要进行一些筛查,包括结核病、肝炎病毒感染等。此外,患者在接受治疗前和治疗过程中需要定期检查血液和肝肾功能等指标。对于某些特定情况,如血红蛋白低于80g/L、淋巴细胞计数低于0.5×109/L或中性粒细胞计数低于1.0×109/L的患者,不建议使用口服JAK抑制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