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症状为发热,脾、肝及淋巴结肿大,贫血等传染病,患者和病犬为传染源,经白蛉叮咬传播经及时的药物治疗可治愈,患者大多预后良好简介黑热病又称内脏利什曼病,是杜氏利什曼原虫(Leishmaniadonovani)感染引起的传染病,传染源为患者和病犬,经白蛉(一种叮人吸血的昆虫)叮咬传播,人群普遍易感。临床上以长期规则发热、消瘦等症状为特征,还可出现面部、手、足及腹部皮肤色素沉着,颜色加深。黑热病即因发热及皮肤色素沉着而得名。确诊后经及时有效的药物治疗可治愈[1]。症状表现[1]:典型临床症状包括发热,脾、肝及淋巴结肿大,贫血及营养良(晚期出现,症状为精神萎靡、头发稀疏、心悸、气短、皮肤色素沉着等)。病程中症状缓解与加重可交替出现,病后1个月进入缓解期,体温下降、症状减轻、脾缩小,数周后又可反复发作。诊断依据[1]:依据长期反复规则发热、盗汗(入睡时汗出,醒后汗自止)、消瘦、进行性肝脾肿大、贫血及营养良等典型症状,结合白蛉叮咬史或于白蛉活动季节(5~9月)在流行区居住或逗留史以及实验室检查发现全血细胞减少、血红蛋白呈中度贫血改变、血小板减少、血清球蛋白增高、白蛋白下降、核酸检测利什曼原虫阳性可确诊。疾病类型[1]:黑热病根据传染来源同可以分为人源型、犬源型和自然疫源型。人源型:患者为传染源,主要见于平原地区,以较大儿童及青壮年发病居多。犬源型:病犬为传染源,主要见于丘陵山区,10岁以下儿童多见。自然疫源型:野生动物为传染源,见于新疆、内蒙古某些荒漠地区,以2岁以内婴儿多见。是否具有传染性[1]?属于国家丙类传染病,具有传染性。通过什么方式传染[1]?传染源/传播方式:传染源:患者、病犬和野生动物。城市平原地区以患者为主要传染源,丘陵山区主要为病犬,在边远荒漠地区主要为野生动物。传播方式:主要通过雌性白蛉叮咬传播,偶可经口腔黏膜、破损皮肤、胎盘或输血传播。怎么预防[1]?预防包括治疗患者、控制病犬,灭蛉、防蛉,用细孔纱门纱窗或蚊帐等。是否常见[1,2]?本病较为常见。2018年我国11个省份的78个县共报告黑热病180例,病例主要分布于甘肃(66例)、山西(38例)和陕西(27例)等3个省。其中甘肃省舟曲县(22例)、宕昌县(18例)和武都区(10例)为主要流行县,报告病例占全国总病例数的27.8%(50/180)。黑热病发病高峰为4~6月,男女病例比为1∶0.7。农民和儿童是我国内脏利什曼病高风险人群,分别占全部病例数的42.2%(76/180)和34.5%(55/180)。黑热病病例主要分布于≥15岁年龄组,同流行类型病例年龄分布明显同,野生动物源型病例主要分布于0~2岁婴幼儿,人源型与犬源型病例主要分布于≥15岁农民。是否可以治愈[1]?本病可以治愈。诊断后及时使用药物治疗可治愈,且并发症。若未接受治疗,患者可在2~3年内因并发症而死亡。是否遗传[1]?否。是否在医保范围内?是。
陆海英主任医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