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露于过度噪声是引起本病的主要原因症状包括进行性听力下降、耳鸣等听力损伤严重、内耳毛细胞死亡者法完全治愈简介噪声性耳聋,是一种主要由长期暴露于损害性噪声环境中(如工业生产、军事演习、演唱会等)引起的,以内耳损伤(主要是内耳毛细胞声波机械性损伤)为典型特征的进行性感音神经性耳聋,在日常生活中较为常见,可引起耳鸣、声耐受能力下降(声音稍微大一点就觉适)等症状。全球大约5%~12%的人口,正在承受着由工业噪声等引起的听力损失,在造成大量经济损失的同时,还可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临床上一般联合药物治疗、高压氧治疗等多种治疗方法进行干预,若内耳毛细胞尚未死亡,则可以完全恢复。但是如果噪声严重损害内耳组织造成细胞死亡,则可能完全治愈[1][2][3]。症状表现:其主要临床症状为进行性听力减退(听力逐渐减退)、耳鸣及相关感觉异常(主要是声耐受能力下降,能忍受的最大音量逐渐下降,声音稍微大一点,就可出现听觉适,比如耳痛、耳鸣加剧、头痛等)等[1][3]。诊断依据:根据病史询问(是否有过噪声接触史),典型的临床症状(听力减退,耳鸣等),基本可以确诊。听力检查一般用来判断患者的听力损伤程度。噪声性耳聋有哪些类型?根据症状出现的快慢,可分为:慢性噪声性聋。急性声损伤[1]。是否具有传染性?是否常见?本病常见。听力损失是当今世界最大的致残原因之一,影响全世界约1/6人口,其中20%由噪声暴露导致。噪声性耳聋患者男性多于女性,可能是由于某些职业(如工业、军事等)男性人数过多导致,且听力丧失的风险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16%的成年耳聋患者是由于暴露于工业噪声所致的[2][4]。是否可以治愈?可以治愈。早期内耳毛细胞尚未死亡的患者,可通过药物、高压氧等方法治愈,但若噪声严重损害内耳组织造成细胞死亡,则可完全治愈。是否遗传?疾病本身具备遗传性,但携带遗传易感基因的人群比起一般人更容易受到噪声的影响,从而可引发本病。是否医保范围?是
党华副主任医师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