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类型斑秃预后差异性大吗?
斑秃的预后因人而异,不同类型斑秃的预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疾病类型、严重程度、发病年龄、伴发共病以及家族史等都会导致斑秃患者的预后出现较大差异。
1. 疾病类型
(1) 斑片型斑秃:通常表现为一个或多个圆形或椭圆形的脱发斑。这种类型的斑秃预后相对较好,许多患者可能3个月内就可 以自愈或在治疗后痊愈。研究表明,34%~50%的轻症患者可在1年内自愈,但也有 14%~25%的患者病情持续或进展到全秃 或普秃 [1] 。
(2) 网状型斑秃:以脱发斑多而密集、呈网状而命名,这类斑秃预后可能不如斑片型斑秃,但具体的预后情况可能因个体差异而异。
(3) 匐行型斑秃:主要发生于发际线部位,属难治性斑秃,治疗反应差,预后相对较差。
(4) 弥漫型斑秃:表现为全头皮弥漫受累,多呈急性经过,一般不形成全秃,通常在旧发完全脱落前已经有新发生长,急性者易于恢复,慢性或病程长的患者预后较差。
(5) 全秃和普秃:头皮上所有头发完全脱落为全秃,全身所有毛发包括眉毛、腋毛、阴毛均脱落则为普秃,这两种类型自然恢复率极低,<10%;一般病程> 2年者对治疗反应差 [1] 。
2. 严重程度
斑秃患者脱发面积越大,疾病严重程度越高,对药物的反应就越慢,其疗效和预后也相应越差。成人头皮斑秃面积<25%者,68%可以恢复;25%~50%者,32%可以恢复;而>50%者,仅有 8%可以恢复 [1] 。
3. 发病年龄
(1) 早发性斑秃(发病年龄较小的患者):通常表现为更严重的亚型,如普秃。这类患者病情变化快速而难控 [2] ,年龄越小的患者越不适合激素的使用、治疗手段有限,其预后可能较差。
(2) 晚发性斑秃(发病年龄较大的患者):通常预后较好,因为脱发可能较为局限,且疾病进展可能较慢;此外适用于成人斑秃患者的治疗手段多样,可根据药物反应及时更换方案,预后较儿童要好。
4. 伴有甲变化的斑秃
约10-15%的斑秃患者伴有甲变化,这些变化一般包括指甲或趾甲的点状凹陷和纵向条纹,可能与更严重的脱发形式相关 [2] 。伴有甲变化的斑秃可能更难治疗,且预后可能较差。
5. 共病
斑秃本身就是一种炎症性免疫性皮肤病,它与多种自身免疫疾病有关,如甲状腺疾病(包括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腺功能减退、甲状腺肿和甲状腺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白癜风、银屑病、类风湿关节炎和炎症性肠病等。这些伴随疾病的存在可能表明患者有更高的自身免疫反应性 [2] ,这就使得斑秃的治疗更加复杂,不仅要针对斑秃,还要兼顾其他自身免疫疾病的治疗,并在一定程度上可能影响预后。
6. 家族史
不同类型斑秃患者的治疗反应与预后,除以上5点因素外,还与家族遗传密切相关。关于斑秃病因目前尚不明确,但普遍认为该病是由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共同作用所致的毛囊特异性自身免疫性疾病。遗传因素在本病发病中具有重要作用 [3] ,约 1/3 的斑秃患者有阳性家族史,同卵双生子共同患病率甚至高达55% [4] 。成人斑秃患者中有家族史的比例估计在0%到8.6%之间,而在儿童中这个比例更高,从10%到51.6%不等 [2] 。有家族史的患者可能更早被诊断出斑秃,但这种遗传易感性可能就是影响疾病进展、治疗反应及预后的一个因素。
总体而言,不论何种类型的斑秃都具有易复发的特点,目前认为其复发性及预后不佳的因素包括儿童期发病、病程长、脱发面积大、全秃/普秃/匐行型斑秃、病情反复、伴有甲损害、有斑秃家族遗传史、并发特应性疾病或自身免疫性疾病等 [5] 。对于久治不愈的全秃、普秃或匐行型斑秃,医师与患者充分沟通后可适当停止药物治疗,使用假发和发片也是一种合理的对策。
参考文献
[1] Messenger A G, McKillop J, Farrant P, et al. British Association of Dermatologists' guidelines for the management of alopecia areata 2012[J]. Br J Dermatol, 2012,166(5):916-926.
[2] Pratt C H, King L J, Messenger A G, et al. Alopecia areata[J]. Nat Rev Dis Primers, 2017,3:17011.
[3] McElwee K J, Gilhar A, Tobin D J, et al. What causes alopecia areata?[J]. Exp Dermatol, 2013,22(9):609-626.
[4] Hordinsky M K. Overview of alopecia areata[J]. J Investig Dermatol Symp Proc, 2013,16(1):S13-S15.
[5] 中国斑秃诊疗指南(2019)[J]. 临床皮肤科杂志, 2020,49(02):69-72.
版权说明
此文章原始作者为中日友好医院皮肤科 王英、林文君,授权京东健康运营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