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知道,在我们身边,有一个"隐形杀手"正在悄悄威胁着我们的健康?它就是结直肠癌。
小王的故事:防患于未然的重要性
33岁的小王是一家科技公司的工程师,平时工作忙碌,作息不规律,饮食也以快餐为主。最近,他突然发现自己排便习惯有了变化,时常便秘,有时还会看到大便中带血。起初,小王以为只是痔疮,没太在意。直到有一天,他在朋友圈看到了一篇关于结直肠癌的科普文章,才意识到这可能是癌症的早期信号。
小王立即预约了肠镜检查。检查结果显示,他的直肠里长了一个约2厘米大小的息肉,经活检证实为腺瘤性息肉,属于癌前病变。医生告诉小王,幸好发现得早,通过内镜下切除就可以解决问题,避免了日后发展成癌症的风险。
小王的经历让我们意识到,对于结直肠癌,防患于未然、早期筛查的重要性。那么,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2024年最新版的结直肠癌筛查与早诊早治方案吧!
结直肠癌:不容忽视的健康威胁
根据最新统计数据,2022年我国新发结直肠癌病例高达51.71万例,约占所有恶性肿瘤发病的10.7%。更令人担忧的是,当年因结直肠癌死亡的病例达到24万例,占恶性肿瘤死亡总数的9.3%。
全国范围内,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为36.63/10万和17.00/10万,而且还在持续上升。虽然近年来患者的5年生存率有所提高,但整体水平仍然不容乐观。
好消息是,如果能够早期发现、及时治疗,结直肠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将会显著提升。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要高度重视结直肠癌的筛查和早期诊治。
结直肠癌的"帮凶们":你中招了吗?
在谈到结直肠癌的风险因素时,我们不得不提到一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坏习惯":
酗酒:小酌怡情,贪杯伤身。长期过量饮酒不仅会伤肝,还会增加结直肠癌的风险。
吸烟:这个坏习惯的危害清单上,现在要再加上一条——增加结直肠癌风险。
肥胖:让我们面对现实吧,过重的体重不仅影响形象,还会威胁健康。肥胖是结直肠癌的重要风险因素之一。
糖尿病:如果你患有糖尿病,那么要格外警惕,因为糖尿病患者患结直肠癌的风险更高。
但别灰心!生活中还有一些好习惯可以帮助我们预防结直肠癌:
多吃膳食纤维:水果、蔬菜、全谷物都是很好的选择。
适量摄入乳制品:研究发现,适量摄入乳制品有助于降低结直肠癌风险。
坚持锻炼:定期进行适度的体育运动不仅能让你保持身材,还能降低患癌风险。
你是高危人群吗?快来自测!
现在,让我们来做一个简单的自测,看看你是否属于结直肠癌的高危人群。
对于散发性结直肠癌(即非遗传性的结直肠癌),我们主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49岁及以下:0分
50-59岁:1分
60岁及以上:2分
性别:
女性:0分
男性:1分
吸烟史:
无:0分
有:1分
BMI(体重指数):
<23kg/m²:0分
≥23kg/m²:1分
直系亲属(父母、子女、兄弟姐妹)患结直肠癌史:
无:0分
有:1分
将以上各项得分相加,如果总分≥4分,那么恭喜你"中奖"了,你属于结直肠癌的高危人群,需要特别注意。
此外,还有一类特殊的高危人群,那就是遗传性结直肠癌高风险人群,主要包括:
如果你属于这两类人群,那么你的结直肠癌风险会更高,需要更加谨慎。
李阿姨的故事:家族史不可忽视
62岁的李阿姨一直觉得自己很健康,从不吸烟,也很少喝酒,每天坚持锻炼。但是在一次常规体检中,医生询问她的家族病史时,她才想起自己的父亲和大哥都曾患过结直肠癌。
医生立即建议李阿姨进行结直肠癌筛查。经过全面检查,发现李阿姨的结肠中有多个息肉,其中一个已经出现了癌变的早期征兆。所幸发现及时,通过手术治疗,李阿姨成功避免了癌症的发展。
这个案例告诉我们,即使生活习惯良好,如果有家族史,也不能掉以轻心。定期筛查对于及早发现和治疗结直肠癌至关重要。
筛查:安全感从这里开始
既然知道了自己是否属于高危人群,接下来就是筛查环节了。别担心,这并不可怕,反而能给你带来安全感。
筛查对象:
筛查方法:
首选方法是结肠镜检查。没错,就是那个让很多人听到就"腿软"的检查。但是,相信我,它真的没有那么可怕,而且它是目前最有效的筛查方法。
如果你实在不敢做结肠镜,或者有其他原因不适合,还有一些替代方法:
筛查频率:
常规筛查:每5-10年做一次结肠镜,如果检查结果正常,可以10年复查一次。同时,每年做一次大便潜血检查。
如果发现了一些特殊情况,比如较大的腺瘤(直径≥1cm)、绒毛状腺瘤或混合性腺瘤、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等,那么在治疗后的1年内就要再次复查结肠镜。如果复查结果正常,后续可以延长到3年复查一次。
对于其他类型的腺瘤,治疗后3年内复查结肠镜,如果正常,可以延长到5年复查一次。
如果发现了其他良性肠道病变,因为癌变风险不高,可以按照普通人群的标准,10年复查一次结肠镜。
早诊早治:与癌症赛跑
一旦通过筛查发现了问题,千万不要慌张,也不要讳疾忌医。现代医学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许多早期的结直肠癌是可以治愈的。关键是要尽早诊断,尽早治疗。
以下是一些早诊早治的原则:
直径≥10mm的腺瘤
绒毛状腺瘤或混合性腺瘤(绒毛结构≥25%)
伴有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的病变
诊断的金标准是组织病理学检查,所以医生会尽可能获取组织样本进行检查。
治疗方法:
5mm以下的微小病变:可以使用冷圈套器切除或活检钳钳除。
6-9mm的小型病变:推荐使用圈套器切除,尤其是冷圈套器,也可以考虑内镜下黏膜切除术。
10mm以上的隆起型病变:根据病变的特征选择合适的切除方法。
对于平坦型病变,如果可以一次性完全切除,推荐使用内镜下黏膜切除术。
2.对于较大或复杂的病变:
直径超过20mm的病变
内镜下黏膜切除术难以一次性完全切除的病变
怀疑有癌变可能的病变
这些情况下,医生可能会推荐使用内镜下黏膜下剥离术。
3.对于内镜无法切除的肿瘤:
如果可以手术,会优先考虑手术治疗。
术后可能会根据病理分期选择放疗、化疗、免疫治疗或靶向治疗等综合治疗方法。
对于不能手术的患者,会采用综合治疗方案。
陈爷爷的抉择:勇敢面对,方得新生
78岁的陈爷爷在体检时被发现直肠有一个约3cm大小的肿瘤。起初,陈爷爷很害怕,不愿意接受进一步检查和治疗。他的孙女小琳是一名护士,她耐心地向爷爷解释了早期治疗的重要性,并陪伴爷爷完成了各项检查。
最终,医生诊断陈爷爷的肿瘤为早期直肠癌,建议进行手术治疗。在家人的鼓励下,陈爷爷同意了手术。手术非常成功,术后病理显示肿瘤未扩散。经过短期恢复,陈爷爷很快就能正常生活了。
现在,每当邻居问起,陈爷爷都会说:"别怕检查,更别怕治疗。听医生的话,早发现早治疗,我这不是又多活了好几年吗?"
持续关注:让健康成为习惯
筛查和治疗并不是终点,持续的随访和管理同样重要。以下是一些建议:
每年至少进行一次随访,及时了解诊断结果和健康状况。
对于筛查结果正常的人:
针对个人的高危因素进行健康教育
提醒按时进行下一次定期筛查
对于发现有癌前病变或确诊结直肠癌的患者:
遵医嘱进行规范化治疗
严格按照医生建议的时间进行复查和随访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均衡饮食,多摄入膳食纤维
适度运动,保持健康体重
戒烟限酒
珍惜生命,从筛查开始
通过这篇文章,我们了解了结直肠癌的危害,知道了如何判断自己是否属于高危人群,学会了筛查的方法和频率,也认识到了早期诊断和治疗的重要性。
记住,结直肠癌虽然可怕,但并非不可战胜。通过科学的筛查和及时的治疗,我们完全有能力与之抗衡。不要让恐惧或羞耻心阻碍了你获得健康的机会。定期筛查,不仅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家人的爱。
让我们共同行动起来,将结直肠癌筛查变成一种习惯,让健康成为我们最宝贵的财富。期待在下一次体检时,能看到更多人主动要求进行结直肠癌筛查。因为,生命可贵,健康无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