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25日,北京大学邓宏魁研究组、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在《细胞》(Cell)杂志上发表一篇干细胞治疗的论文,论文在国际上首次报道了通过诱导多能干细胞制备的胰岛细胞移植来治疗1型糖尿病的案例。
期刊截图
这篇文章的参与者是一位25岁的女性,但她却已经有11年的1型糖尿病病史,患者体重75公斤,BMI27.3 kg/m²。患者2014年和2016年因隐源性肝硬化分别接受了两次肝移植。又在2017年由于血糖控制不稳定接受了全胰腺移植,但一年后因严重血栓并发症,移植的胰腺被移除。这样一位患者,干细胞是如何改善她的病情的?一起来看。
1.干细胞是怎么打进患者体内?
先从患者的腹部皮下脂肪中提取了约30ml的脂肪组织,在通过系列方法得到脂肪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ADSCs),然后再用化学诱导得到多能干细胞(CiPSCs),细胞培养和分化成胰岛样细胞(CiPSC-islets),冷冻保存后等待干细胞注射。
干细胞培养到注射
在患者全身麻醉下,在超声引导下,通过注射将CiPSC-胰岛细胞注射到患者腹直肌前鞘下,剂量为每公斤19,843个胰岛当量(IEQ),总计1,488,283 IEQ。这里的IEQ常用于描述胰岛细胞移植中所植入的细胞量,一个IEQ通常指的是一个具有正常分泌功能的胰岛β细胞的数量。
2.注射后改善了哪些指标?降糖效果和效率都给力
在移植后的两周内,患者每日所需的外源性胰岛素剂量开始从基线54±0.9单位/天减少。从患者在注射第75天达到了完全不需要胰岛素的状态。在此后的1年随访期间,患者一直保持着不需要胰岛素的状态。
患者注射干细胞后胰岛素用药剂量
再看患者血糖水平,在移植前3个月,患者空腹血糖(FBG)平均值为210 ± 59 mg/dL。移植后,空腹血糖逐渐降低,后续患维持在糖尿病诊断阈值以下(126 mg/dL)。
患者血糖控制情况
降糖效果较好,那么干细胞疗法降糖效率如何?血糖范围内的时间(TIR)代表在目标血糖范围内所花费的时间(通常为70-180mg/dL),美国糖尿病协会(ADA)推荐的1型糖尿病患者的TIR目标是70%。患者在移植后第2个月达到了87.18%的TIR,到第4个月增加到96.21%。
在停用胰岛素期间(第3个月),观察到低于目标范围(TBR)的时间有所增加,但这种情况在两周后逐渐缓解。在一年时,患者的TIR已经连续8个月超过98%,与基线TIR的43.18%相比有了显著提高。
患者TIR指标
3.干细胞注射安全吗?
研究者考虑到安全性,通过T2W-FS和T1W-FS图像观察,结果发现在1年的随访期间移植部位并没有畸胎瘤形成。且检测了一系列肿瘤标志物,如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b-HCG)、甲胎蛋白(AFP)和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25(CA125)、癌抗原15-3(CA15-3)和糖类抗原199(CA19-9)。结果发现指标都正常。
随访期间患者肿瘤标志物情况
在整个1年的随访期间,记录并列出所有不良事件(AEs)和严重不良事件(SAEs)。治疗引发的AEs仅限于移植周围期间,如穿刺部位的疼痛、全身麻醉引起的恶心和呕吐。未观察到治疗引发的SAEs。在整个随访期间,患者因上呼吸道感染住院一次,5天后出院。在整个随访期间,未观察到严重低血糖事件的发生。
随访期间不良反应情况
另外,研究团队也提到了移植细胞的安全可控性,为了保证安全可控,研究团队创新性将胰岛移植到腹直肌前鞘下部位,相对于传统的胰岛移植策略,该移植方案创伤小、操作简便、移植物易于长期追踪观察,并且必要时可进行移除。本研究首次在临床上实现了通过超声和核磁手段对移植物的有效监测,极大地提高了干细胞临床治疗研究过程的安全性和可控性。
胰岛细胞腹直肌前鞘下移植的示意图
参考来源:
Transplantation of chemically induced pluripotent stem-cell-derived islets under abdominal anterior rectus sheath in a type 1 diabetes pati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