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膜后淋巴结肿大是一种影像学表现,可由多种原因引起。
一、病因
•
细菌感染:如腹腔脏器的细菌感染,可引起周围淋巴结反应性增生肿大。常见的有
急性阑尾炎、胆囊炎等炎症蔓延至腹膜后淋巴结。
• 结核感染:腹膜后
淋巴结结核可引起淋巴结肿大,常伴有低热、盗汗、乏力等全身症状。
•
淋巴瘤:原发于淋巴结或淋巴组织的恶性肿瘤,可累及腹膜后淋巴结,导致肿大。患者常伴有发热、消瘦、盗汗等全身症状。
二、临床表现
1. 局部症状:
• 腹痛:可因肿大的淋巴结压迫周围组织或器官引起,疼痛程度和性质因病因不同而异。
• 腹部肿块:部分患者可在腹部触及肿块,质地较硬,活动度差。
2. 全身症状:
• 发热:感染性疾病或肿瘤性疾病均可引起发热,热型不定。
• 消瘦、乏力:肿瘤性疾病患者常出现消瘦、乏力等全身消耗症状。
三、诊断方法
1. 影像学检查:
• 超声:可初步判断淋巴结的大小、形态、结构及血流情况,但受肠道气体干扰较大。
• CT 和 MRI:能更清晰地显示腹膜后淋巴结的大小、位置、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对病因的判断有重要价值。
2. 实验室检查:
• 血常规:细菌感染时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病毒感染时淋巴细胞比例可能升高。
• 肿瘤标志物:如癌胚抗原(CEA)、甲胎蛋白(AFP)、CA19-9 等,对肿瘤的诊断有一定提示作用。
• 结核菌素试验、结核抗体检测等有助于诊断腹膜后淋巴结结核。
3. 病理检查:对于病因不明的腹膜后淋巴结肿大,可通过细针穿刺活检或手术切除淋巴结进行病理检查,明确诊断。
四、治疗方法
1. 针对病因治疗:
• 感染性疾病:使用抗生素、抗病毒药物或抗结核药物进行治疗。
• 肿瘤性疾病:根据肿瘤的类型和分期,选择手术、化疗、放疗、靶向治疗等综合治疗方法。
• 自身免疫性疾病:使用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药物进行治疗。
2. 对症治疗:
• 疼痛时可给予止痛药物缓解症状。
• 发热时给予退热药物或物理降温。
总之,腹膜后淋巴结肿大的病因复杂,需要综合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等进行诊断,并针对病因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