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孩子有“消极”表达时,我该怎么办?

i京东健康聊心理·
i京东健康聊心理

执行《饮食协议》,你真的做好心理准备了吗?
《饮食协议》的执行,可能会是很多家长感觉头疼的事情,协议的内容很清晰,但是如果孩子们不太配合,协议很容易一纸空文,看不到任何效果。
一些家长发现,对于出院的孩子来说,住院时各项安排就是按照《饮食协议》上的内容执行的,孩子们身体及情绪状况,也都比较稳定,但同样的事情出院后,怎么就变得有所不同了。一旦开始慢慢偏离《饮食协议》的内容,部分执行到完全不执行,就是时间问题,这样确实没办法保证任何效果了。对于在家康复的孩子,家长们可能会感到更难入手。
我们先请遇到困难的家长们回答一个问题:
你是如何看待《饮食协议》的?你真到做好心理准备去执行了吗?
第一、明确知道协议的目的很重要
协议内容是为了恢复健康而商定的内容,是孩子和家长都必须要做到的事项,比如三餐定时定量的规定,运动项目、时间及强度的规定等等。孩子要努力达成协议内容,家长也不可随意给协议内容加码。
同时,协议也让家长和孩子在康复目标和执行方案上达成一定共识,减少“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情况出现,也降低了为此发生争吵的可能性,把有限的精力用在疾病康复上。
第二、协议不是冷酷,是在保护孩子
孩子们进餐时常常会说自己吃得很胀、胀到想吐,也可能会大哭,表示实在吃不下了,这时候家长很自然地会感到心疼,有的家长甚至认为如果还按照协议的量给孩子吃饭,是不是有点不近人情了。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长时间饥饿的肠胃,其功能会必然受到影响,正需要通过恢复饮食逐步恢复容纳和消化的能力。而在恢复饮食的过程中,初期确实可能有不适感,但这恰恰是胃肠在努力重新适应食物的信号,这个阶段在康复中不可避免。如果此时我们就答应不吃、少吃,反而使孩子的肠胃继续遭受饥饿,营养得不到改善,躯体问题只会持续加重。
因此,我们更要鼓励按照协议规定量进食,降低或持续减少进食量是在维持疾病。
第三、看似刻板的协议,其实为弹性商议提供了保障
条条框框的协议,总是让孩子们很抓狂,感觉自己被管得严严实实。其实不然,虽然协议对进食时间、进食量、运动量等等都作了规定,但在不违反协议内容的情况下,事情都可以进行弹性商议。
比如一周菜谱,这个可以根据孩子的口味,大家商讨着来,只要符合规定摄入的量和种类等要求就可以了。但如果三餐只吃沙拉,那么就是违反了协议,则不可妥协。
又比如孩子原来几乎不怎么吃东西,现在开始恢复进食,实在撑得很,那么也可以暂时用液态营养剂替代一部分饭菜,同时家长要继续鼓励孩子下次争取完成完整的一餐。但如果是每餐都少吃一部分,也不补充足够的营养剂,每日进食量达不到要求,则不可妥协。
可见,弹性和妥协不是一回事。
弹性是在协议内的尊重和自由,妥协则是协议崩坏的前奏。
第四、协议不会被轻松接受
要求与被要求之间一定是相冲突的,这就意味着家长们需要有心理准备,孩子执行协议时,不会是高高兴兴的状态,他们可能生气、郁闷;可能愤怒、反抗;可能消极、回避;可能威胁、敌对。
孩子情绪上的不接纳或者不配合,某个程度上是必然的,也是正常的现象,哪有没有硝烟的战争。
不少家长很在意亲子关系,对于孩子的管理会因此缩手缩脚,一旦孩子威胁说“你们再逼我吃东西,我就再也不和你们说话了”,家长们就会妥协,开始失去饮食管理的掌控权。
家长首先要接纳一个事实:协议的执行过程不可能风平浪静。但接纳了也不代表就绝望了、没办法了,学习如何与孩子沟通、处理情绪,则是我们下一步要做的课题。
希望这篇可以帮助家长们对《饮食协议》有个更全面的认识,这会是一个从彷徨无措步入有效实践的良好开端。

学了技能没有用,你是不是踩了这些雷?
疾病是个信号,家庭开始全民皆兵,为了应对疾病,安排了各种学习,了解疾病的成因,疾病的发展,疾病的诊疗,亲子沟通技巧,情绪表达方式等等。
可是,很多家长书没少看,课没少报,咋就看不到效果? “该用的话术我都用了,哎……” “同孩子说话也是尽量控制自己的语气和脾气,尽量去理解他,可效果还是没见到多少。”
我想这对于正承受着身心疾病困扰的家庭来说也不少见,对于倾听、共情、亲子沟通、DBT等技巧和方法家长们都是耳熟能详,但是与孩子的交流却是每每受挫。
孩子正受ED的控制,孩子是孩子,问题是问题,就算这样想,也没用!
到底问题出在哪里呢?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自己有没有踩到这些雷区:
雷区1:学习过=掌握? 不少家长学习了很多课程,课程现场与老师也有不少互动,现场感受非常好,但这种现场感和参与感,并不能说明我们学习到了很多,更多的是现场有被共情到或者有了挺多情绪情感的体验。
另一方面,学习的往往是理论知识,我们记得住一二三四,知道流程步骤,这是属于知识记忆,关键还是要结合自己家庭实际情况去思考及运用,将理论转化成实操,都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最好边做边理解,当我们真正的使用起来,并且不断地分析、总结、改进的时候,才是掌握的时候,否则都只能说我们学习过。
雷区2:练习不够,不敢试错 新的技能及技巧,掌握起来并不容易,需要刻意练习,不少家长在使用话术时,由于紧张,不分析场景和实际情况,直接照搬照抄,孩子往往感觉父母不用心,甚至说父母虚伪,不理解还装作很理解,共情的很假。
话术是一种示范,我们可以通过不断的练习,掌握话术的结构,而不在于话术的具体内容。内容依据具体场景而定,同孩子之间的交流,才具有真实性而言。
当然,起初也确实会有很多不适宜的情况,这都属于试错,会伴随着越来越多的练习,变成肌肉记忆,非常自然流畅的表达出来。
雷区3:学了技能,忘了心态 我们相信认真对待治疗与康复,一定会取得进展。
除了技能方法的学习之外,积极的心态,能让我们能够看到孩子们的进步,哪怕是细小的进步,这对于孩子和家长都是很重要的,提示我们的努力是有成果的,接下来我们只需要让这个成果,保持下去。
但积极要恰当,ED这个疾病有病程长和易反复的特点,警惕盲目乐观,保持稳步前进便好。
雷区4:追求绝对有效 技术、方法有很多,成功的例子也不少,但就是不存在绝对的金标准,没有所谓的绝对有效的方法,也没有全体适用的方法,这一点要有心理准备。
即便我们学到了一些方法,我们也要保持合理的期待,随时观察和调整,同一个方法对于不同的人来说,存在着个体差异。
极端点说,好比,有的家庭只共情就好,有的家庭只倾听就好,有的家庭要共情多一点、倾听少一点,有的家庭正相反。
这就要求不能完全照搬照抄,要“属地化”,要在自己家里改一改,再使用。
雷区5:被自己的焦虑情绪绑架 很多家长本身也比较焦虑,整日不安心,学了很多方法。过度学习的行为本身,是可以缓解家长们的焦虑情绪,但是也只是短期效果,就像暴食的孩子,只要一吃东西情绪就能好一点,但是这是短期的情绪安抚,想要情绪长期被安抚,需要的更多,比如身体康复,认知、心理调整等,而不在于是否学了很多方法,有了很多武器。
不过话又说回来,家长由于自身的焦虑和对孩子的担心,会渴望孩子的疾病有快速或明显的进展,就很容易将所学的各种方法,犹如十八般武器一样,轮番上阵,孩子可能会感觉自己像试验品,到头来家长也还是无法安心,好好的陪伴、理解孩子,反而适得其反。
家长们千万别被自己的焦虑情绪绑架,小心乱拳打死老师傅。
雷区6:刻板使用技能 我们学习的技能和方法是条条框框的,但用起来并非相互独立,家长完全可以尝试组合使用。比如,共情地倾听孩子的困扰,并适时谈论其他话题,使用转移注意力的方式帮助ta调节情绪。
组合技不是一股脑把所有技能扔上阵,是要在充分练习、试错后,有针对性、有计划的开展,最终总结出适合自己家庭和孩子的方案。
比如同样是孩子情绪不好,有的家长发现共情和倾听效果很好,有的家长会发现自己的孩子情绪更容易“爆炸”,要先进行危机干预——所以,最适合自己的方法才是最好的方法。
雷区7:自己闷头练不如找个好搭档 家庭成员之间是很好的练习搭档,比如父母双方,家庭成员之间练习的时间、空间,也都比较宽裕,安排的余地大。通过练习,家庭成员还能发现并解决一些实际操作的问题,齐心协力,一起进步。
家长群里的家长伙伴们,也是不错的选择,练习的同时,也能交流心得体会。
技能学习效果不佳有太多可能,比如家长们困在自己的焦虑、抑郁情绪中,不能自拔,影响力孩子的进展;也可能是我们使用方法时太生硬,没顾及孩子的感受;还可能是我们没有信心,没有坚持下去等等。
总之,我们要做的并不是多多益善的学,更是多多的练习、使用和分析复盘。一个好方式也许是千锤百炼出来的,不能用用就心急,没效就再换。我们要注意,方法使用的对象是我们的孩子,我们在意的人,一定要重视ta的情绪感受,用心的理解倾听,真诚的态度,坚定的决心,相信的力量,比任何华丽的方法有用,静下来、稳下来,试着回归初心,方得始终。

孩子“生病了”,为什么家长自己要做个体咨询?
很多家长已经有一个共识,进食障碍是心身疾病,孩子们不仅要注意身体的康复治疗,也需要配合上心理治疗,才能取得比较好的进展。
我们一般常说的进食障碍心理治疗包含患者本人的个体治疗、家庭治疗、团体治疗。
随着孩子治疗的逐步开展,部分家长也呈现出自己心理咨询的需求,或者会被建议去做自己的个体心理咨询。
不知道家长们会不会好奇,孩子“生病了”,为什么家长自己需要去做个体咨询呢?
心理咨询重要的一项工作,就是消除影响或维持问题的因素,这两个因素确实可能存在于家庭环境中,家长作为家庭环境和亲子关系,重要的参与者和提供者,有可能因为自身的原因影响到孩子,经评估确认后,可能会按照需要建议做家长自己的个体咨询。
比如,很多家庭对孩子的成长投入了很多,孩子出现一些问题,家长倍感压力,不少家长的压力甚至大过孩子本身,常常影响到家长们正常的工作和生活,我见过不少家长压力大到整晚不能入睡的情况,甚至需要到医院就诊的程度,像这样的时候家长也需要心理咨询的支持和帮助。
还有不少家长非常焦虑,为了解决问题也去学习很多教育或者心理的知识、技能,努力的尝试帮助孩子解决问题,但是,当并不能出现立竿见影效果时,会情绪崩溃、抑郁大哭,甚至动了过度消极的念头,也需要家长做咨询。
另一部分家长本身性格急躁,自己小时候也没有很快乐的成长体验,经常被忽略、被粗暴对待等等,每当不能快速解决问题时,便会粗暴的释放自己的情绪,可能暴力的对待孩子,比如当众掌掴或表达“我怎么生出你这样愚蠢的孩子”,这样的处置方式,不仅严重的影响到亲子关系,损害了孩子的尊严,更可能造成一些家庭悲剧,这类情况也需要家长做个体咨询。
孩子的问题往往会牵动整个家庭,常常容易影响到夫妻或婆媳等关系,大家出于担心,容易从寻找原因发展到追究责任,使养育或康复分歧多多、矛盾不断,最后形成家庭成员之间大混战,吵架、离婚等等,无法为孩子提供一个安全稳定的康复环境,这类情况也可能会建议家长自己做咨询。
简单说,家长自己情绪稳定了,家庭环境和家庭互动可能就稳定了,支持性环境可能就出现了。支持从来都不仅仅是嘴上说的“你做什么我们都理解”,更包括自己潜在对孩子影响的改善或消除,做父母个体咨询便是行动上的支持。
这部分并不是谁有错,本身父母的经验都是宝贵的经历,想让孩子少走弯路,将经验分享给孩子是没有问题的,但当我们的经验来自于曾经的生活或人带给我们的“伤害”时,这样经验大多是带有“回避问题的特点”。
我们会担心孩子重复我们的经历而受伤,就会一直训练和告诫孩子别去求人要靠自己。这个独立不是真实独立的需要,只是为了避免伤害。
孩子们值得拥有完整的人生经历,而不是父母帮忙“筛选”过的生活体验,这部分受伤后的心理规避,可能我们日常很难意识到,深埋潜意识之中,需要家长借助个体咨询进行理解和修通。
因此,出于解决问题的需要,是有可能出现孩子“生病了”,家长自己去做个体咨询的情况。
我们只是在减少影响因素或者消除可能维持问题的因素,让孩子拥有更多可能,也是我们家长为孩子的成长,作出的间接且关键的努力,借此机会也能帮助家长自己,走出曾经的影响和创伤,拥有更多轻松闲适的心理环境,“双向奔赴”的心理咨询,也许值得拥有!

当孩子有“消极”表达时,我该怎么办?
“消极表达真的太可怕了!
我从来没想过,消极表达不仅让孩子消沉,也让我们整个家庭看起来都毫无生机!
孩子每次有消极表达时,我都不知道怎么应对!
Ta总说:
感觉生活没劲、烦;
什么都没意义;
自己是烂人;
没人会喜欢自己;
努力有什么用,到头来结果还是一样。
家长们常常是一边心痛,一边宽慰:
你想开点,多想想开心的事情;
别说胡话,你年纪轻轻的,怎么就没意义,别瞎想;
谁不喜欢你,我们都喜欢你。
但事实上这样的说法,对孩子好像起不到帮助的作用。

家长们可能始终不理解,这么小年纪的孩子,为什么动不动就说这样的丧气话?
以上这些表达,对于有抑郁情绪的人来说,是比较常见的心理体验,这样的情况需要家长紧密的和医生配合,持续关注孩子的情绪状态和生命安全。
家长们如果仅仅提供一些语言安抚和应对,可能是远远不够的。
按照惯常思维,家长会尝试通过找到抑郁的原因来应对,比如是上次考试后孩子情绪开始不好的。
于是,安慰孩子考试分数,有高有低都很正常,下次我们可以再努力或者告诉孩子分数不是一切。
考试失利是一个触发事件,压倒骆驼的一根稻草,却不是全部。
抑郁是一种持续低落的心境状态,并不是针对某一个具体事件,甚至也没什么具体缘由,因此针对具体还事件的安慰通常没有效果。
抑郁情绪确实很容易让孩子感觉没有未来和希望,生活是没有意义的,生命是没有价值的。
心病还须心药医。
应对情绪的问题,我们还是需要尝试着采用理解情绪,并回应情绪的方式。
(以下任何互动或交流,需要家长在优先保障孩子生命安全的前提下进行)

有的孩子可能会感觉到自己没用,什么都做不好,生活没有意义;有的孩子可能感觉自己努力过,什么都没改变,很绝望等等。
具体什么心理状态,我们是可以尝试着去问问看的,有的放矢:
比如说,你是不是感觉自己已经很努力学习了,但是成绩总是不理想,感觉自己是没有希望的?
你是不是已经很努力的在帮助别人或者回应别人,但是依然感觉到被忽视,不被人喜欢,觉得什么都没有意义或者自己是不被人喜欢的?
当我们做这样的表达,帮助孩子说出困扰ta的问题时,孩子就会被深深的理解到,理解是最好的支持和放松,人的心理感受好一些了,消极负面的体验就会好一些。
同时,帮助ta为自己做的事情赋予意义,根源处滋养。
不被理解、不被看到,是对一个人最大的误解,也是最大的忽视!
ta的改变也好,努力也好,在被家长说出来的时候,不仅被看到和理解到,还被赋予了积极的意义。遇到困难时,没有直接被打到,而是还尝试过努力和改变,多么积极的行为,多么积极的应对,值得我们帮助孩子意识到这点!
接下来家长还需要做的,就是在孩子再有消极表达时,反复呈现这样一种对话模式。
每一次孩子表达自己的无力、无助或者没希望感的时候,我们都可以回应ta的这种感觉。
别回避去谈消极的部分或者想法,能互相交流的“消极”就已经不再消极了,回避谈总是带有一种 “这是种错误”、“我不该的这样想”的自我批评式的心理暗示,公开交流可以破除负面暗示。
大方的交流任何消极的情绪和想法,同时,也能示范给孩子一种“接纳”的体验,有什么想法都是可以的,是被允许的,我们接纳有时候我们很糟糕,那种体验会让我感觉到挫败、无力,是沉重的打击。
但是,没关系!这种感觉是可以交流的,也能被我父母接纳,不用藏在心里,不丢人,也不无能。
当然,我们也需要知道,这不是一次性就能解决的问题,孩子在心里可能已经千万次体验过那种无力、无助,甚至绝望的感受。
肯定不会是很快就能消除掉的,但只要方法恰当,多一些这样的互动回应,就是来自父母的极大支持,家长们要保持信心和耐心,相信日积月累的效果。
同时,我们也需要客观的看到,家庭互动只是众多资源之一,也不能过度放大家庭互动的作用。
依据孩子抑郁的不同程度,还可能需要配合相应的专业支持,比如定期复诊,如有必要持续心理咨询、持续用药、甚至住院治疗等等,共同为孩子的情绪情感,创建稳定的支持平台,才能对孩子帮助更多。
让我们相信理解越多,可能越多!

你有没有把自己变成“替罪羊”?
“我的孩子生病了——进食障碍,已经超过一年了,这些日子我们经历了很多,从普通的三口之家,到辗转各地、各科室就诊,再到最终在进食障碍诊治中心确诊,心情几经变化,真可谓跌宕起伏!
我并不愿意相信这个事实,我想也没有任何一个家长愿意相信这样的事实,但能怎么办呢?
这就是再真实不过的事实了!
我和爸爸因此事吵了无数次,我总是感觉命运不公,明明之前都好好的:
为什么是我的孩子?
为什么这样的事情发生在我的家里?
吃饭不是一件非常简单的事情吗?
为什么孩子不愿意吃饭?
到底哪里胖了?
是我的问题吗?
我付出了那么多,怎么到头来是我没教好?
……
我还能做些什么?”
相信很多进食障碍家长都有过类似的体验,即便在心底呐喊抗争,最终也会选择先放下自己的失望、心痛,将注意力全部转回到孩子的康复中来。
但是,越是治疗越是发现,如果疾病是一种错,那犯错的人可能是自己!
崩溃、矛盾、愧疚、自责、无力……
所以康复的过程,更像是家长的一场识别自我错误和改正自我错误的历程。
家长们开始自我怀疑,很多信息扑面而来,似乎也都在印证这件事情,家长本就心疼孩子,听到各种家庭教育的信息,更是开始责怪自己:
是不是我之前太心急了,我脾气也不好!
早知道这样回复孩子就好了……
上次那么说孩子可能会有不被理解的体验吧?
是不是我一直没学会亲子沟通的好方法,所以孩子才好不起来的?
面对与孩子的日常交流,更是斟酌每一句话,小心翼翼,反复思量,就像考试一定要有个正确答案一般。
做家长不仅很难,更是很累!
这种心情可以理解,但疾病并非一个错误。不可否认心身疾病的康复,需要考虑到心理因素起到的作用,我们可以考虑到养育环境、亲子沟通的过往影响,但不意味着,家长们过去的教育铸成了大错是一个“罪人”,接下来的康复就是家长的“赎罪之旅”。
如果家长们潜意识里有了这样的想法,家长就成了“疾病的替罪羊”,孩子们也能感觉到这点,非常默契的认同了家长是“替罪羊”的情况。
直接造成的后果是康复过程中,家长比孩子更主动、更努力,但孩子才应该是为自己健康努力的第一责任人。
替罪羊心理会让孩子把“锅”送给父母,“你们有问题,你们改”或者“你们都不改,我改什么?”。
这种替罪羊的心理会阻碍孩子真正面对问题,并有动力去改变问题。很显然,这不能真正走向康复。
当然,家长们确实可以学习一些沟通技巧、方法,对孩子多一份理解,因为这些是家庭支持的一部分,但不意味着家长是改变的主体,甚至成为孩子改变的前提,不合理的认知会维持问题,还是那句话,不给“ED钻空子”。
另外,我们了解心身疾病诊疗的一个原则是找到疾病的心理机制(模式),并消除维持因素。
在家庭中,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常常会帮助我们找到这样模式,只要我们调整交互方式,就可能带来不一样的心理体验,进而用新的体验代替原有的体验,孩子感觉不一样了,对很多事情的理解可能就不同了。
比如,孩子感觉自己是被信任的,可能就更加自信,敢于挑战,哪怕是疾病这样的对手,他们也许也想去挑战,这是内在的动力,同我们一直的外在鼓励明显不同。
但,我们并不需要想象成孩子不自信,就是家长以往的错误,以为家长只要去改正错误,孩子就会好起来。
疾病出现了,我们就治好它,不需要“替罪羊”。
如果康复需要考虑过往家庭教育,亲子交流的影响,我们就去理解影响,改善影响。
疾病作为一种提醒,确实可以加以利用,去识别一下这些问题,重新去理解怎样的家庭教育模式,在现代更具有适应性。
这更像是家庭教育的一种迭代和升级。
所以,家长朋友们,放下对自己的“审判”,让自己松弛下去,转化为更积极的心态和视角,接纳疾病和自己。
不过,过程中需避免“病急乱投医”的情况,现在学习渠道多 比如看书、看科普,还有各类自媒体,诸如“百度”、“小红书”、“视频号”等等,接收的信息可能既不科学,更不系统。
咱们试着稳定下来,常言道“方向不对努力白费”,再急我们也需要选对方向,比如,需要到专科医院就诊。
有不少家长都在表示,初期居家治疗时,各种焦虑和冲突,但是,后面住院了,反而安心了。医院里有专业的诊疗团队,孩子可以接受到饮食治疗、康复治疗、心理治疗、团体治疗等等。
不仅如此,医院也为家长们准备了相应的课程,涵盖理论及实践课程,也有团体课程,帮助家长系统学习认识疾病和应对疾病,对于家庭教育、亲子沟通也都有系统的课程,也有放松身心

得知孩子患上“心理疾病”后,家长的几个心理阶段
家人生病,怕是对每一位家庭成员来说,都是晴天霹雳。如果是孩子生病,家长更是心痛不已。
对于这样的消息,通常不是那么容易被接受的。
一般来说,家长会经历五个心理阶段,否认、愤怒、挣扎、沮丧、接受。
一、否认阶段
家长不愿意相信这是真的,会下意识的寻找各种证据,去表明自己的孩子是没有问题,孩子现在的表现都是偶然的,绝对不是疾病的表现。
心理疾病是一种异常的心理活动,但心理活动本身带有一定隐蔽性,本身就不是很容易被察觉,相信大家听过“微笑抑郁症”,如果长时间处在“否认阶段”,容易延误病情。
这个阶段家长往往感觉到很多悲伤和委屈的情绪。
二、愤怒阶段
家长在这个阶段依然处在不能接受疾病的阶段,会感觉到不公平:
为什么发生在自己家里,为什么是自己的孩子?
别人的家长也都很忙的,他们照顾孩子还不如我们用心,自己和爸爸也做了自己能做的事情,还要家长怎样?
进食障碍患者的家长,也可能会认为,就是吃饭这件事,这么简单,真的不明白,为什么会有人连饭都吃不好!
这些都是家长不能接受生病事实后,产生的愤怒的情绪,这也是进食障碍患者家长,在得知孩子生病初期,很常见的一种情绪。
三、挣扎阶段
这个阶段家长开始想要试着去理解疾病,甚至去学习相关知识,也在尝试安慰自己,没事的,生病就去治疗!
但是,随着疾病带来持续的压力和影响,没有完全接纳疾病的家长,心绪会有很大的波动,安心治疗和逃避压力(没生病)的挣扎,时不时就会出现。
比如说,通常情况疾病都会影响到学习,不少孩子在心理疾病的影响下,不能正常学习的,注意力不能集中,情绪低落也会影响人际交往,出现厌学情绪以及逃不开的升学压力等等。家长自然很希望孩子没事,疾病像个小问题一样,咬咬牙挺过去,一切继续。
但现实是孩子还是生病了,家长就很焦虑,希望孩子快点康复,不断的要求孩子坚强一点,努力一点,这个阶段家长由于还没完全接受生病的事实,对于孩子的康复,往往是以一种提出要求的形式出现,疾病很像是孩子自己的事情,“你为什么不能好好吃饭?只要你愿意,你就能好好吃饭,快点改正!”
这样不能接受疾病的焦虑情绪,传递给孩子,会让孩子感觉自己都生病了,还是被忽视,什么都还是要靠自己让孩子非常恼火,进一步爆发与家长的冲突,不配合做好康复的任何事情或者干脆示威一般的躺平,把疾病当做对父母的“惩罚和对抗”。
这个阶段家长往往是很焦虑的,需要面对很多矛盾和冲突的心理体验。
四、沮丧阶段
这个阶段家长开始意识到,孩子是真的在生病,不管我们愿不愿意接受,生病都已经是既定事实,家长只能试着去理解,压抑着自己的情绪,去想办法,并且可能伴随着去诊治,家长越来越看清这个疾病的真面目—困难的心身疾病,需要全家动员,并长期努力,持续调整,还有复发的可能,难免不沮丧。
这个阶段压抑是常态,抑郁情绪很明显。
五、接受阶段
经过了以上四个阶段,家长们可以试着冷静下来,开始慢慢思考,接受这个疾病,知道并不需要去管到底是什么原因,是家长的错误,还是孩子自己的问题。纠结过往只会延误诊疗的时间,让孩子和家庭沉浸在痛苦中更久,眼下更应该集中力量,协助孩子走上康复的正轨,帮助孩子和家庭脱离疾病的折磨。
明白真正的接受,是孩子生病是整个家庭的事情,我们一起努力去面对,一起相互协助和支持去帮助孩子。
家长们可以对应自己的心理状态,判断一下自己属于以上哪个阶段,以便我们可以更好的调整自身的状态。
如果我们还处在前三个阶段,也不要灰心,告诉自己,正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接受孩子生病的现实,确实不容易,作为家长感觉到很多愤怒、不公的情绪很自然,也很正常,这是我们心疼孩子,责怪自己,又着急解决问题的正常心理体验。
接下来,可能家长还会经历沮丧阶段,毕竟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疾病的求医问诊与求学的矛盾及调谐,康复过程中的好转与反复,亲身经历的人,都能深刻的体会到每一步的不容易,难免会沮丧。
在整个过程中,主动学习、获取疾病相关知识,尽早寻求专业支持都可以有效帮助我们尽快调整自身状态,减少内耗,把有限的精力用在帮助我们的孩子上面。只要我们不放弃,最终一定会获得经验和取得进展。

孩子发脾气时,为何我怎么总是想回避?
每到孩子发脾气时,我们会看到有些家长们会直接采取回避的态度。
必须指出的是,一旦家长开始本能回避与孩子的冲突,也不会在孩子发脾气时,去帮助ta理解自己和调节情绪,后果就是让孩子陷入无助的体验中,这一点反而才是“伤害”。
毕竟孤独面对是有压力的,本身孩子又缺乏经验,情绪调节变成了难题,孩子是会很无力的,他们自然会有愤怒和抱怨,责怪父母不理解自己,不支持自己,才开启了下一轮发脾气+无支持抱怨的循环。
家长们的顾虑,确实有道理,因为实践过程中,家家都有自己难念的经。但或许,我们可以试着去探寻一些相关原理和原因,看看到底阻碍的因素有哪些,然后抓住机会表达情感、解除误会,修复亲子关系或者提供家庭支持。
孩子发脾气时,我们可能会回避的原因,可能包括:
1、又想当下解决问题,又怕说的不对起反效果。
不少心身疾病患者的家长们,会经常复盘,类似以前确实因为工作忙或者生活压力,疏于对孩子心理成长和发育的关注。自从得知孩子情况后,还是很努力的学习心理学相关知识、亲子关系及沟通技巧。以孩子发脾气为例,家长心里肯定知道应该说点什么,可能会更好,但本能感觉自己不一定能做好,万一处理不当让孩子更生气就不好了。
2、又想冷静处理,又担心孩子有被忽略感。
等孩子情绪稍微稳定一些以后,再和孩子沟通,确实相对容易一些。
不过,好像“过去的问题”还是没有被解决,孩子还可能会感觉发脾气时,缺乏被理解和被支持,有一种被忽略感,作为未被解决的问题还可能会不断重现。
3、家长自己也会有情绪。
遇到孩子发脾气时,作为家长也一样会有紧张感,甚至因为孩子的心理疾病,还会感觉有点焦虑,出于照顾者的心态,担心孩子,这是很自然的事情。
焦虑情绪往往是难以耐受的,同时焦虑情绪会促使家长,要找到一个彻底的、快速的、有效的应对方式,处理眼前孩子的脾气,并预防以后再次发生,这些想法都是家长自身焦虑的表现。
现实层面,家长们也确实难以做到,既安抚了孩子,又传授了规则,甚至让孩子彻底调整他们的认知,因此焦虑会像发酵一样持续叠加,越焦虑越不安,家长越要做点什么,比如采取强制手段去压制等等,效果可想而知,亲子关系也会受到严重影响,家长们在和孩子相处的方面,会受到以上影响,变的缩手缩脚。
4、家长的愧疚自责,让家长们不知所措。
另一方面,家长们会联想很多,比如还是自己当年的教育失败,没把孩子教好,曾经的行为伤害了孩子,家长的愧疚感,也会被激发出来。
这个愧疚就会让家长,很难面对孩子发脾气的情况:我们没养好孩子,ta现在脾气才这么坏,才有了心理困扰,都是我们的错。如果现在处理不当,岂不是再次犯错,相当于再次伤害了孩子。因此,家长面对孩子的发脾气或者亲子冲突时,才会顾虑这么多。
我们原本的目标是理解支持孩子、帮助孩子快点好起来,结果在过份愧疚的影响下,悄悄换成了——别让孩子再生气,不让他们再次受伤了。
关于改善的两点小建议:
1、适当表达自己的愧疚
要想能够帮助到孩子,家长们首先需要理解自己的情绪,尤其是愧疚自责的情绪,并尝试着表达出这份愧疚,表达是一种接纳,也才能放下愧疚。
愧疚是沉重的,一直带着沉重的枷锁,只会让家长逃离对孩子的情感支持。所以,我们试着表达并放下,曾经的过往是作为家长的不足,但过去已不能改变,愿意停止持续的影响,从此刻开始,不回避、不愧疚是新的开始。
我们可以和孩子说:“抱歉,过去爸爸妈妈的做法,带给你了一些影响,对此我们深感愧疚,无论如何这都不是我们的本意,可无论什么原因,爸爸妈妈对于给你带来的影响,既愧疚又抱歉,并且这份愧疚,很多时候也让我们不知怎么对你更好,我们在管你和宠你之间掌握不好尺度,总是有顾虑,也很矛盾。”
2、正视自己的不足
正视自己的不足,也有助于帮助我们敢于面对孩子的脾气、抱怨,并且不逃离,同孩子们一起感受他们自己的情绪,帮助他们识别自己的情绪,并表达自己的情绪,亦是帮助孩子们接纳和尝试放下,比如:
我知道此刻你很愤怒(尝试理解和表达孩子的情绪),你很生气……
好像每一次,你都想和妈妈说一些事情,但,妈妈都理解不了你,所以你很愤怒(帮助孩子表达出ta的情绪),也许,你还有一些失望(示范如何表达和理解自己的情绪)……
你吃完饭,就一直在镜子前面照来照去,是很担心自己变胖,害怕一直不停地涨体重,也许,你很焦虑……
总之,情绪拿起来时,是一种负担;放下(表达、呈现、接纳)时,是一种轻松。表达情绪是疗愈的开始,放下沉重的过往,珍视当下,也就能更好的看向未来!

孩子对待外人友善,对父母却冷言冷语,怎么办?
有的家长发现,青春期的孩子对自己很不客气,对父母以外的人,都挺谦和友善的,还挺让家长们不理解的,自己辛辛苦苦照顾孩子,还被嫌弃、指责,别人什么也没做,孩子反而客客气气的对待别人。
这里面的成因有可能很多,比如,青春期的孩子对社交有很强的需求,这也是青春期孩子的成长任务之一——分离个体化,特指在心理层面与父母相分离,慢慢更加独立自主,尝试开拓自己的新世界。
因此,会尝试探索自己的社交规则和边界,首先就会先尝试对别人好,这除了是友好的表现外,同时,也是他们期待,“我这样对待他人,他人应该也会这么对待我!”
在分离个体化的层面上看,这是发展的结果,看待的眼光上,值得支持和鼓励,只是,虽然是给孩子机会发展,也不代表让他们完完全全从零做起,家长还是可以给予一定的建议或经验分享,帮助孩子们快速建立社交框架性的概念,只是不要再期待孩子言听计从,毕竟现在他们是有独立心理需要的青少年,不再是那个以父母为天的 “小尾巴”了。
如果孩子明确拒绝家长给建议,我们可以静观其变,无论事前还是事后给建议,只要最终能帮助青少年有收获或启发,其实就起到了作用,不要忘记我们的初衷—培养孩子独立自主的能力,千万不要最后变成了“听话与不听话”的博弈,这样的心思更多的是在重复父母与儿童的相处模式的视角,不适用青少年与父母之间。
其次,孩子也可能对父母有一些不信任或怨气,这些情绪可能与父母说话的语气、态度,教育时批评指责的方式等有关,对于父母做法的不认同,会在青少年进入青春期,且生理和心理都更有力量感时,变得有更多的机会去呈现(亦是处理)。
识别自己的情绪,表达自己的情绪,处理自己的情绪,这也是青少年成长发展的重要课题,甚至是我们每个人的终身课题。
他们通过表达或呈现自己的情绪,更加鲜活、生动的理解,什么是委屈?什么是愤怒?什么是不安?什么是不甘或其他情绪等等。有体会了,才能用语言去描述和表达。
不能用语言表达自己情绪的人,通常会用“情绪化行为”的方式,展示自己的情绪,比如生气时会大喊、摔东西、大哭、打自己等不同程度的行为,表达自己情绪的性质和强度,行动化的方式,常常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双输方式。
所以,父母如果感觉到孩子对别人很客气,对父母不客气,也可以考虑是否孩子是为了“气”父母,有意为之,潜台词是“我是懂礼貌的,也可以对别人客气,偏偏就是生你们的气!”
如果父母经常感觉到孩子是有意的、无理取闹的或莫名其妙的针对父母,我们可以尝试和孩子去沟通和澄清这件事情,直接了解是否是对父母有什么意见或建议,对于长大了的孩子,父母的管教方式,是否有什么需要改进的地方。
如果孩子说“没有,反正你们做什么都是对的,我做什么都是错的!”很显然ta是有情绪的,可能对别人讨好和迎合,既是不想自己再被像父母式的方式对待(一种回避表现),又希望被他人好好对待(补偿心理—我就是应该被好好对待),这里面暗含着孩子对父母的不满、委屈和失望(父母给不了我),是需要被看到和表达的情绪,在父母能准确共情到这一点时,孩子会感觉被理解到了,也会感觉能用言语表达情绪了,情绪不在堵在心底了,就不会再用行动化的方式了,更不需要用讨好迎合的方式,补偿自己或回避问题了。
心理范畴的很多问题,最终都离不开情绪感受和关系互动,正所谓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父母们也不要太紧张,感觉自己做的不好。慢慢来,只要我们愿意去理解,愿意去思考和觉察,每个人都能成为解决自己家庭问题的专家。

孩子推一推动一动,怎么办?
网络上会有很多挺写实的“灵魂发问”,让人看了共情的同时,也很启发思考。
就像最近看到有家长提出,有一天突然意识到自己的孩子可能不是做学霸的料,而且还不努力,于是家长焦虑得不行,不知该怎么办才好。
一个被热议的问题,往往都带有多面性的视角。比如,这个问题至少可以简单拆分以下三个角度:
① 突然发现孩子很普通,做不了学霸
② 发现孩子不仅“非学霸体质”,还不努力
③ 普通不要紧,孩子还不努力
当然,类似的拆分不胜枚举,仅就以上三种为例,目的是说明问题。
第一种,有些家长本身是没办法接受孩子“很普通的”。
当意识到孩子普通时,可能已经很焦虑,行动上冥思苦想找反证,证明我的孩子不普通,类似ta小时候挺聪明伶俐的,以前还得过什么奖项;小区里的叔叔阿姨,单位的领导同事哪一个见到孩子不都在夸孩子聪明!
一旦家长开始怀疑是孩子本身的问题后,就很难不担心,哪怕是一个小概率,内心还是惶恐不安,如果处理不当,耽误孩子怎么办?因此,家长会经常横跳在孩子普通和不普通的两极,家长的心态会很冲突。
家长越焦虑,对于孩子的教育越“用力”,总期待有一些新成绩可以证明孩子不普通,这种需要孩子 “自证清白”的潜意识期待,会让孩子很有压力,压力越大,孩子越是可能出现反抗、叛逆或成绩下滑等对抗的情况。
第二种,总认为若无天赋,那么后天一定要努力达到目标。
孩子“普通”就需要“鸡娃”,毕竟卓越属于天赋异禀。转求一种只要有决心“铁杵也能磨成针”的后天养成,不在乎孩子起点在哪里,而是希望靠孩子后天勤奋、努力上进,仍能达到一样的“成功”目标。不停的催促或鼓励孩子,即便孩子取得了一些成绩,家长简单的表扬后,还是会加上个“但是”要求孩子不要沉溺前面的成绩,继续加油以便取得更大的成绩。
这类情况,孩子常常会因为无论自己做的多好、多努力,都得不到肯定,渐渐感觉自己的成长是一条无止境的路,进而感觉到失望和痛苦,甚至绝望、失去信心。
第三种,家长看到了孩子的现状,很期待自己能平和的接纳孩子,想着天资或勤奋,只要占一头就行,或者至少让家长看到一点希望,只要有希望家长一定全力以赴的帮助孩子,至少将来发展不比自己差就行,看似要求不高,但至少一定要有个结果。
家长可能在面对这类情况时,心态上经常会摇摆不定,一会夸夸孩子棒,一会夸夸孩子努力、勤奋,想要尽可能的抓住一切激励孩子的机会。家长努力的劲很像“给我一个支点,就能撬动地球”一样,这种绝不放过任何一个机会和必须要有个结果的焦虑心态,也会影响到孩子让他们感觉到焦虑,不能安心学习。
孩子会不知道自己怎么做是恰当的,好像一边感觉自己是有希望的,一边又感到做的不够,似乎安心和不安心(掉以轻心就会失去下一个机会)的感觉同时存在,一件事情同时带给我们正面和负面两种感受时,人是既焦灼又患得患失。
阐述以上三种情况,无非就是想从心理变化过程,家长情绪变化对孩子情绪影响等角度,帮助大家有更直观的理解。
亲子关系里很重要的相互影响,就是通过意识和潜意识表达,共同作用形成的。
很多时候我们会用语言去交流,但同时非语言的情绪感染、影响也会在互动中,无声无形的传递给对方,家长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特别重要的人,孩子在潜意识中天然信任家长,家长的肯定、否定、期待、满意、失望、焦灼,都会很直接的影响到孩子的情绪及行动,改变孩子潜意识中的自我评价,不断给自己贴标签,类似,我是一个努力,但是普通的人等,孩子是不自信的,也是不敢去相信自己会更好的。
基于此,家长们可以先做到一点,那就是试着去相信,无论你是相信自己,相信另一半,还是相信孩子,并把这种相信也传递给孩子,相信能带给我们积极的心理暗示,除了本身就能对自身情绪有安抚作用外,拥有相信感的人,能保持克服困难,终身前进的动力。
相信是一种很“正念的力量”,能够带给我们希望感,不至于急切或冲动,但相信如果不是一种由内而外的感受,又变成了空想,一般建议可以做如下训练:
1) 每天练习正念五分钟
选一个舒服的时间段,找一个安静的空间,放一段清幽的音乐,什么都不想,闭上眼睛,让你的耳朵带着你找寻音乐,想象自己就是一个小音符,伴随着音乐的起伏,给自己一小段正念的时光,让自己彻底放松下来,也是打开内在的“相信”的空间。
2)每天训练正念行动
日常工作或生活时,无论做什么事情,都可以尝试体会“我选择去……”,我们做什么,怎么做,都是自己可以去选择的,这样的训练可以帮助我们体会自主感的同时,也能增加内在自我的稳定感(稳定的自我有稳定的情绪),比如,我选择好好和孩子谈谈,我选择不发脾气,我选择相信等等,让“相信”具有行动力。
3)每天训练正念感受结束一天的学习或工作,洗个热水澡,舒服的躺在柔软的床上,告诉自己又度过了充实的一天,自己做了……事情,不要去评判,我们做过了、参与了,无论事情结果如何,我们都去接纳自己的感受,这个过程中,我们可能会感受到愉悦,也可能感受到烦躁,也可能是自尊伤害,这些都只是一种感受,不是针对我们的,也不是故意让我们难堪的,仅是一种客观存在的感受而已。
通过训练可以让我们更多的接纳感受,尤其是负面感受,我们会相信感受可以来,也可以走。
通过这些小的正念训练,我们的身心都能感受正念的体会,并能开展正念的行动,保持身心稳定一致,无论面对的是什么问题,总是能慢慢协和起来的。
最后,套用一句俗话:请相信,相信的力量!

治愈伤痛最好的良药真的只需时间吗?
相信大家都能很轻易的回答,治愈伤痛最好的良药当然不会只是时间。
虽然时间确实可以帮助我们淡忘一些伤痛,但不少伤痛,尤其是我们重视的人或事,带给我们的伤痛,可能就无法被时间简单治愈。
也就是说,疗愈伤痛,不仅需要时间,更需要我们有一定的心理空间,去面对和处理。
如果一些伤痛性事件,发生在儿童青少年身上,到底对他们有多大的影响,需要观察和评估,毕竟他们还小,不能很好的表达自己的情绪和心态,有些问题并不是过了几年,孩子们长大了,自然就好了。
儿童青少年,有些时候外表看起来,可能没什么问题,但是,他们可能突然表现出郁郁寡欢、注意力不集中、人际困难、学习困难、脾气暴躁、难以沟通、沉溺网络等等,需要我们能及时发现、及时干预。
说到这里,也不得不一两句伤痛,这里的伤痛包括很多中,包括:亲人离世、儿童留守、同胞出生(竞争)、父母异地(分离)、朋友背离、不公平对待等等。
接下来,我们也看看如何理解这个问题。
首先,时间可以帮助我们的情绪趋向稳定。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的身体和大脑,会自然地释放一些化学物质,如多巴胺和内啡肽,这些化学物质可以让我们感到身心放松和愉悦,让我们获得减轻伤痛的感觉,这是一种生理性上的调节。
时间也可以让我们逐渐建立新的内在平衡,或者适应新的生活状态,辅助我们逐渐走出伤痛的阴影,这是我们的社会功能和适应能力决定的。
然而,有些伤痛随着时间形成的平衡和稳定,具有一定的暂时性,容易被再次激活,为了防止此类情况,我们需要从内在需要和人际互动模式等心理的角度,再做评估,如果有必要,给予心里层面的支持与疏导,帮助当事人真正心身一致的向着稳定和持续的方向疗愈。
比如,亲人丧失,如果我们失去了亲人,一定会很难过,我们不仅会感觉悲伤,更会感觉到不舍,有可能接下来的一两个月里,只要想到亲人或者想到曾经发生在我们之间的事情,就会很难过,忍不住流泪。
通常,伴随着时间的推移,渐渐的我们的情绪也会慢慢趋于稳定,我们可以开始逐步的恢复正常的工作和生活,也能逐步适应没有亲人的时光,在没有亲人依靠的情况下,遇到事情也能自己去解决。
这是比较正常的情况,时间协助我们逐步适应,慢慢抚平了失去亲人的伤痛。
但是,也会存在一种情况,即便亲人逝去有几个月了,甚至一年半载,当事人随时想到还是随时流泪,也不太能正常的工作和学习,即便做效率也很低下,注意力也不集中,生活里也是经常出错,把自己陷入迷乱或危险中,这种情况,我们就需要一些额外的关注和评估。
从内在需要的角度:我们去关注一下,是什么让ta迟迟走不出来,有的人可能是因为感受到了“被抛弃感”,活(留)下来的人,反而是被遗弃的,他们可能会感觉到活着反而是一种痛苦或者惩罚,尤其是发生意外丧生的情况。
这种幸存者危机,时刻折磨着ta,单靠时间不能改变什么,让他们独自承受这样的糟糕的体验,也是十分危险的,需要有人能陪伴他们,避免他们做傻事。
人际关系模式的角度:有一些情况与人际关系模式有关,比如,早知道我就不该劝ta去旅行,不然,ta就不会发生意外而丧生。
我们需要观察一下ta是否在人际交往中,只要犯错或出现意外,都有自我归咎的模式,总是进行自我批评,感觉自己不够好,都是自己的错等想法,这类自罪的想法,也会让他们没办法从伤痛中轻易走出来。
如果是以上的情况,都是非正常的情况,单纯仅仅依靠时间,是不能够自然的完成一种伤痛疗愈的,需要专业的心理咨询干预。
当然,事情是多种多样的,不单单是举例的亲人丧失的情况,也有一些情况,比如孩子突然不想上学,询问原因是老师对孩子的同学有不公平的对待,孩子出于打抱不平的心态,开始有厌学倾向等很多,也包括我们上文提到的情况,都可能是时间和一般家人的倾听、规劝,没有帮助的情况。
总之,一个基本的判断标准,如果一件事情发生在大众的身上,绝大部分人的情况是否与当事人的情况明显不同,就如同上文提到的孩子厌学是因为同学被不公平对待,通常情况下,孩子本人被不公平对待,有可能孩子会感到委屈,不愿意上学,大部分人不会因为同学被批评或不公平对待,而不愿意去上学。
诸如这类情况,我们就需要有个警醒,观察一下,如果事情随着时间的推移,影响力明显有增无减,建议带当事人去医院的心理科进行专业评估。
如果心理科医生给出诊断,并评估当事人需要进行系统的心理咨询,亲朋好友需要帮助当事人,筛选有专业背景的心理咨询师,开展心理咨询工作,同时陪伴ta持续复诊。
系统的心理咨询,会帮助当事人进一步理解自己的“困难或问题”。
明确到底是什么事情影响到当事人,是一种情绪,还是一种认知模式,这些情绪的反应机制或者认知模式是如何形成的,同何种因素相关,有没有可能有其他的可能,并能协助当事人建立新的反应机制、拓展认知模式,不在受困原来的原因。
这个所谓的新的平衡,不仅是解决问题,更是拓展了当事人的能力,这个能力可以帮助当时应对此前的困难,更能帮助成为后续同一层级问题的解决助力。
这是一个不破不立的过程,一个把问题或困难结构化的过程,对于复杂的问题和严重的伤痛,这样的过程,很难单纯到当事人和时间累计形成,诊断及咨询,属于专项训练及裁判,通过咨询不断的探索,完成了专项训练,医生(裁判)评估康复及疗愈的进展。
总之,时间加上专业的诊断与干预,才能慢慢帮助当事人真正回归生活,获得自我的成长和应对问题的能力,逐步建立新的适应。

如何用家庭生命周期的视角来解决养育挑战的问题(上)
家庭生命周期(Family Life Cycle)是一个很形象的,说明家庭像一个“人”一般的形成、发展到解体的循环过程。
拥有家庭生命周期的视角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家庭内部此刻正发生着什么事情,遇到了怎样的困境,可以如何去应对或解决。
举个例子,不知道家长朋友们,有没有遇到这样的情况,家里的情况看着特别清晰,类似孩子进入青春期了,开始叛逆了,怎么说都不听;先生在单位竞争的压力也比较大,看着有点力不从心;自己也烦,家里外面都需要自己操心,什么事情都离不开自己。
每次都想好好就着以上问题沟通,但每次大家都是不欢而散,使得家庭氛围很紧张,也很沉重。
这样的情况相信不是第一次发生,不改善的话,肯定也不会是最后一次发生。
但,如果用这样片段式的视角去看,很可能让你只看到事情的单一侧面,看不到彼此之间的相互影响,更看不到事件之间可能的相互促进,自然找不到方法应对,到头来只能疲于应付。
针对这样的情况,我们就可以引入家庭生命周期的视角。
首先,需要了解一些基本的概念:
家庭生命周期,一般可以分为六个阶段,分别是独立成人阶段(指的是父母长大成人)、新婚成家阶段(父母相知相爱结婚成家),养育新人阶段(父母生儿育女)、子女成长阶段(孩子进入到青春期)、家庭空巢阶段(孩子成年离家发展)和夕阳晚景阶段(子女结婚生子开始下一个循环)六个阶段。
健康的家庭(系统)应该是一个稳定的组织结构,也是一个随时间发展的动态系统。主要的任务是支持家庭成员发展和促进家庭功能进化,帮助应对个人和家庭的发展任务及家庭内外的重大变化。
接下来,试着谈谈如何应用家庭生命周期的视角,看待问题和掌握应对思路。
以养育新人阶段为例,从新生儿出生到进入青春期之间,家庭都属于这个阶段。
这个阶段,可以说孩子比较小,需要父母很多照顾的,包括生活和学习等诸多方面,简单概括,这个阶段家长照顾的越周全、越细致,孩子可能会被照顾的越是得当,尤其是健康方面,干净卫生的饮食,既能保证营养又能减少患病的风险,另一方面,父母关照的多,孩子可能也会更懂礼貌,被人欢迎,人际交往更顺利等。
但这个阶段也会有对应的发展任务,这个阶段孩子需要经历,很多儿童敏感期,家庭需要集中力量,帮助孩子顺利度过敏感期,实现能力上的飞跃。
比如语言敏感期,孩子开始懂得语言是有力量的,有时候骂人就是孩子特定时期的一种表现, ta经历过以后,就懂得说话要考虑别人的感受,不然语言会像刀子,别人可能会难过,自己不懂得照顾别人,别人也不会照顾自己的感受,类似的还有很多,比如,有个阶段孩子爱在一切上乱写乱画,这可能是孩子进入了审美敏感期,需要用绘画去表达和理解审美,属于定义审美标准的外在体现等等。
尽管家长们能理解,但还是会因为孩子的行为感到苦恼或困扰,这个时候孩子的行为,不仅仅是ta的个人行为,更会对其他家庭成员和整个家庭都产生影响。
诸如,先生不理解太太,指责太太全职还管不好孩子,家里整天乱糟糟的,或者双职工家长,感觉隔代的长辈确实只会宠溺孩子,都不纠正孩子骂人,孩子的行为习惯也这样差,到处乱涂乱画,都可能让家庭产生怨气、纷争,婆媳关系、夫妻关系等等都可能出现问题。
当然,如果我们此时拥有家庭生命周期的视角,我们就可以试着去把“孩子的个人问题”,带到家庭中来,集合家庭的力量,大家可以召开家庭会议,一起讨论,交流看法和意见,并做好分工,比如下次孩子再骂人的时候,爷爷要表现的“凶”,奶奶要“哄”。
这里的“凶”,指的是男性角色,更多的承载着规矩、规则传递者的任务,可以严肃的告诉孩子,不可以打人;奶奶的“哄”,是温暖和接纳,被教导规则的孩子,可能会感觉委屈、无措,奶奶的温和代表着接纳孩子的委屈和无措,释放自己的善意,舒缓、温和的告诉她为什么不可以,我们可以怎么做等等,孩子很容易在感受到爱与支持的情况下学到了,而不是被凶怕了或过度骄纵了,温柔而坚定也可以不集合在一个人的身上,这样配合使用效果也不错。
而爸爸妈妈可以去问一下同事,或者去查阅一些资料,评估一下孩子发展的情况,回来再做打算,结果发现这是孩子语言敏感期的正常表现,需要加以引导,但不需要过度解读和焦虑,就可以把这样的讯息带回到家庭中,分享给爷爷奶奶,这样借助家庭系统的平台,大家得到了彼此的支持和帮助,一起合作完成了一次对养育子女来说的挑战,这是在善用家庭组织合力的典型表现。
如果是互相责怪,把孩子发展性的问题,看作是寻找错误和责任的话,是会让家庭更动荡,失去了家庭支持性的功能,孩子没有顺利度过敏感期,会在接下来的时间里,不断重复敏感期的表现,试图有成长收获,但是,一个3-4岁的宝宝骂人和一个十几岁的青少年骂人,很显然面对的教养压力和社会压力,是截然不同的。
家庭生命周期内的任务没达成,家庭内各成员互相支持的功能,也没有得到的发展,本次压力事件,对于家庭和个人来说都是挑战失败了,影响往往是深远的。
这是第一种情况,在家庭生命一个周期内,发生和利用家庭生命周期视角的一个例子。
简单一个小总结,家庭生命周期里,个体和家庭的发展都有着对应的任务,具体内容可以参考“发展心理学”,而家庭系统的任务就是对于家庭成员个人,经历自己发展任务时,给予稳定的支持,我们可以将个人的发展任务或困难,带到家庭系统里看待,调配资源、合理分工,以达到共同面对、解决的程度。
而个人得到发展的同时,也意味着家庭功能得到了提升,形成了有问题,我可以把我的问题和家里说说,我的家庭应该可以支持我、帮助我的状态,借此,家庭不仅促了个体发展,也提升了家庭的支持性功能,帮助家庭可以更好的应对下一阶段挑战的适应性。
下一阶段是蛮有挑战的阶段,就是“青春期阶段”,具体内容,咱们下节具体聊聊。

孩子推一推动一动,怎么办?
孩子上初中以前带起来很轻松,基本上布置的各项任务都能主动完成,家长基本上都比较省心。
但是,自从上了初中以后,感觉孩子可能是因为学习时间变长,加上有学业压力,有时候容易出现拖拉,效率不高,不能兼顾学习和睡眠的情况,让家长不得不开启催促模式,久而久之家长与孩子之间,就变成了推一推、动一动的关系。
像这位家长遇到的情况,相信很多大家都能理解,这种感觉难免让家长苦恼,很像是不管不行,管也不行的矛盾体验。
其实,事情的关键恰恰是很难掌握一个恰当的尺度,使得家长操心多,孩子省心多,并逐步演化成为不太推就不爱动的局面。
对于青春期的孩子,需要通过发展和实践,获得很多独立自主的相关能力,而在学习和生活里运用能力解决问题,又能让孩子获得安全感、价值感和成就感,这些对于青少年身心发展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心理体验。
拥有安全感的人,面对事件时可以预测可能出现的危险或风险,并有相应的应对能力,对于自己及环境的确定性和可控感较强,可以快速融入或适应环境。
拥有价值感的人,对于自己存在的意义和价值的认知和体验都明确而具体,比如我是一个积极乐观的人;我做事情比较认真、踏实,只要我承诺的事情通常都可以做到等等,价值感强会让我们更加自信、积极向上,更愿意承担责任。
拥有成就感的人,常常可以体会到完成一项任务后的满足感和自我肯定感,成就感会让人们做事情更加有动力,并且更愿意继续努力,持久的为一件事情奋斗。
开篇家长提到的孩子,在安全感、价值感和成就感的累积方面,可能都出现了一定的匮乏,这也是很多孩子在进入到初/高中后,面对新的环境和高强度的学业压力的普遍感受。
小学阶段,老师还是会兼顾学习和校内生活照料与指导,家里面有父母的照料,孩子基本上是没什么动手和实践的机会,也不会有自我管理和规划的机会,大多是听从父母和老师建议,更多是只做一个执行者。
到了初中,从学业和成长的角度看,对于孩子要求的重点,在于自主追求和自我管理,这一转变是需要有一定的过往经验做支撑的。
现实是家里有家长安排,孩子基本不会自我管理,更没有自我规划的经验,可学校里老师默认为孩子已经具备了这方面的能力,直接让孩子开始自我管理和规划,这里面就存在着一个不小的落差。
这落差,对于很多孩子可能还是一个持续的挫败,严重的打击了孩子的自信心。
以前的成绩优势也不再明显,孩子的成就感、价值感都会很差;ta尝试努力,但效果不明显,经常被点名,家长也不理解,感觉孩子不努力,懒散,懈怠,也会让孩子没有安全感。
因此,孩子呈现出的不努力、不积极、拖拉,其实是孩子心理体验差的综合体现。
针对这样的情况,家长不能一味针对结果说话,批评、指责,这只会加重孩子的情况。
建议更多从安全感、价值感、成就感的角度出发,有针对性的支持和帮助孩子。
首先,应该尝试理解孩子,把困难和孩子本身区分开,理解孩子是遇到了困难,不是ta主观不努力,要做孩子的战友、盟友,非批判者,帮ta一起想办法。
对于一起探索的办法,为孩子提供资源,配合孩子去练习实践,比如,陪孩子练习思维导图、艾宾浩斯记忆法,帮助孩子规划各科学习时间和提升记忆力等。
其次,协助孩子建立稳定的支持系统,让孩子有更多可以倾诉和获得支持的渠道,表达本身也是对情绪的一种处理(宣泄及释放),孩子还可能

本文由作者上传,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相关事宜可联系jdh-hezuo@jd.com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