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干细胞治愈糖尿病后,邓宏魁团队骨治疗方向再获突破!

京东健康海外医疗·
京东健康海外医疗

2024年10月23日北京日报的新知周刊发表《干细胞是糖尿病的“终结者”吗》的文章,介绍了北京大学邓宏魁研究组、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上个月在《细胞》(Cell)杂志上发表一篇干细胞治疗的论文,论文在国际上首次报道了通过诱导多能干细胞制备的胰岛细胞移植来治疗1型糖尿病的案例。

昨日(10月22日)又传来好消息,北大邓宏魁/关景洋团队合作在Cell子刊(Cell Stem Cell)发表了Generation of Human Expandable Limb-Bud-like Progenitors via Chemically Induced Dedifferentiation 的论文,一起来看细胞疗法的最新进展。 研究目的是什么?

邓教授的新研究旨在开发一种化学诱导去分化的方法,将人类体细胞转化为具有肢芽特征的祖细胞,这类细胞是我们胚胎发育过程中四肢形成的起始结构,“肢芽细胞”具有多向分化潜能,能够分化为构成四肢的各种细胞类型,如骨骼、肌肉、软骨等,这一特征类似干细胞的特征。研究希望建立培养条件以实现这些祖细胞的长期大规模扩增,同时评估其产生功能性细胞的潜力,为修复受损人体组织提供一种潜在的治疗方法。

细胞能生产新的骨!

这些祖细胞通过人脂肪来源间充质基质细胞(hADSCs)和人成年皮肤真皮成纤维细胞(hASFs)中产生,与hADSCs和hASFs相比,通过化学诱导后,祖细胞真的有“四肢”细胞相关的功能?

研究结果显示,祖细胞脂肪生成潜力降低,没有脂质滴生成。但在骨生成方面,祖细胞更高的钙沉积能力,获得了更强成骨能力,如生成软骨。 神奇的是,将祖细胞移植到小鼠/兔子身上,真的形成了新的骨!在小鼠实验中,皮下组织中出现了卵形软骨细胞样细胞,肾包膜下的移植细胞表达软骨细胞标记,并且在同一移植物中观察到软骨样和骨样细胞簇,在兔股骨髁缺损模型中移植后缺损处填充了新形成的骨,表明祖细胞具有体内成骨和软骨分化的潜力。

这项研究有什么意义?

祖细胞在化学诱导下,能大量生成,且在体外和体内都表现出增强的骨软骨生成能力,能够长期扩增并保持基因组稳定性和祖细胞特征的同质性,这对于大规模生产足够数量的功能性细胞用于临床治疗至关重要。这些特性使得祖细胞成为一种更有效的细胞资源。未来或许为相关骨病提供更多的可能,期待这种方法能够通过临床试验,成为新的细胞疗法。

作为未来科学大奖获奖人,邓宏魁一直致力于干细胞研究。2013年,邓宏魁教授团队科学(Science)期刊上发表文章,率先在小鼠身上达成化学重编程。此方法不依靠卵母细胞及转录因子等细胞内源物质,仅借助外源性化学小分子来逆转细胞命运,成功把小鼠体细胞重编程为多能干细胞。

2022年,由邓宏魁团队在自然(Nature)期刊发表文章,首次在国际上公布利用化学小分子诱导人成体细胞转变为多能干细胞的研究成果。2023年又建立起更为快速、高效且能满足临床应用需求的人体细胞化学重编程体系。2024年首个干细胞治疗1型糖尿病的案例发表在Cell子刊。

参考文献:Generation of human expandable limb-bud-like progenitors via chemically induced dedifferentiationZhu, Jialiang et al.Cell Stem Cell, Volume 0, Issue 0.

本文由作者上传,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相关事宜可联系jdh-hezuo@jd.com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