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结核病是什么?
皮肤结核病是一种由结核杆菌引起的慢性皮肤病,虽然目前已较少见,但仍需引起重视。结核杆菌主要分为人型和牛型,感染途径包括外源性感染和内源性感染。外源性感染是指菌体经外伤处直接侵入皮肤,而内源性感染通常由呼吸道吸入菌体引起,肺部原发结核灶后再经淋巴管或血行播散至皮肤。
皮肤结核病的临床类型主要包括寻常狼疮、疣状皮肤结核等。寻常狼疮最常见,多发生于面部、四肢、臀部及颈部等处。损害表现为针头至黄豆大小的结节,红褐色至棕褐色,质地柔软,称为“狼疮结节”。疣状皮肤结核多见于成年男性,皮损常见于手背、手指伸侧等暴露部位。损害初期为黄豆大小的紫红色丘疹,质硬,单侧分布,丘疹逐渐向周围扩大形成斑块,表面角质增厚粗糙不平,以后呈疣状增生,有较深的沟纹,挤压时有脓液从裂隙中渗出,干燥后结污黄褐色痂。此外,还有少见的瘰疠性皮肤结核、硬红斑、丘疹坏死性结核疹等。
皮肤结核病的组织病理学特征表现为真皮浅层的结核样肉芽肿,浸润细胞主要为淋巴细胞、上皮样细胞和多核巨细胞等,干酪样坏死少见。疣状皮肤结核主要为表皮疣状增生,呈假性上皮瘤样增值,表皮由极显著的棘层肥厚、角化过度和角化不全,表皮深层由许多中性粒细胞及微脓肿形成,真皮有结核样肉芽肿,很难查到抗酸菌。
诊断皮肤结核病主要依据临床表现、组织病理学特点、结核菌素试验等。聚合酶链反应(PCR)从皮损组织中扩增出结核杆菌特异性NDA可协助诊断。应与孢子丝菌病、着色芽生菌病等鉴别,皮损组织做真菌培养是鉴别的重要依据。此外,还应与盘状红狼疮、结节病、结节性梅毒疹等鉴别。
皮肤结核病的治疗主要采用抗结核药物治疗,为提高效率,减少副作用,常主张3-4种药物合并使用,疗程一般为9个月。常用药物包括异烟肼、利福平、链霉素、乙胺丁醇及对氨基水杨酸钠等。损害较小的病灶可手术切除或激光等去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