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胃癌的“三大信号”——发现得越早 治疗得越好
我们常常“谈癌色变”,似乎一旦罹患癌症就被判了“死刑”。但是,在《中国癌症预防与控制规划纲要(2004—2010)》[1]中明确指出,癌症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及早期治疗是降低死亡率及提高生存率的主要策略,胃癌也是如此。
胃癌的预后与诊治的时机密切相关,早期胃癌术后5年生存率可达到90%[2],而晚期胃癌却仅为14%,末期胃癌患者术后5年生存率甚至不足5%,由此可见,胃癌发现的早晚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治疗后的生存情况,换句话说,胃癌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提高胃癌生存率的关键。
为了将还没有“发展壮大”的胃癌杀死在“襁褓”之中,我们就必须具备一双识别早期胃癌“”信号的“火眼金睛”,了解胃癌早期的症状,从而发现隐匿的早期胃癌。
信号一、上腹不适
全国胃癌协作组曾经对400例早期胃癌的症状进行了分析,其中上腹痛的人占到了83.3%。胃癌的疼痛有别于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的节律痛,表现得很“随心所欲”,说痛就痛,毫无规律可言。
除了表现为疼痛,有的人还表现为轻度胃部膨胀沉重感,有时心窝部隐隐作痛,起初常被诊断为胃炎或溃疡病并加以治疗,症状可能暂时缓解,若不进一步做胃镜检查则可能延误病情。
信号二、食欲减退、消瘦
早期胃癌大概有40%的人会出现食欲不振,患者进食量减少,即使增加各种调味品,也只是暂时性的改善自己的食欲,长期看仍是食量下降,长此以往,体重日渐消瘦减轻,逐渐发展成厌食,特别是厌恶肉类食物,如不就诊,可出现明显的消瘦、乏力、贫血等症状。
胃的“入口”和“出口”在医学上称为“贲门部”和“幽门部”,贲门部(入口)肿瘤开始可出现进食不顺,吞咽困难和食物反流,而贲门部的肿瘤可导致幽门梗阻进而出现呕吐。但遗憾的是,这种明显吃的症状出现时,往往表明胃癌已经过了“早期”。
信号三、“黑便”
少部分早期胃癌可表现为轻微的上消化道出血症状,表现在生活中就是出现黑便或体检显示大便隐血阳性,这是由于病灶表面糜烂或癌细胞侵犯毛细血管引起的,因此,“便便”的颜色不正常,一定要提高警惕。
早期胃癌的症状与一些良性胃病的症状有重叠,极易被“轻视”和“误诊”,目前我国早期胃癌的早诊率还不到10%,远远低于日本。因此,我们要提高对胃癌早期症状的识别意识,宁可“错杀一千”不能“放过一个”,尤其是对于年龄大、有家族史的高危人群,更是如此,由此在“早发现”上下功夫,提高胃癌患者的生存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