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指内扣正常吗?

京东互联网医院·慢病小病不排队,名医专家在身边。
主治医师庞薇
庞薇,主治医师,满洲里市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门诊部,小儿保健科

【门诊故事】当 5 个月宝宝出现这个动作就是脑瘫吗?也许是发育迟缓!

在门诊经常看到有妈妈抱着几个月大的宝宝来看“手”,问了一下才知道,妈妈看到宝宝手指稍微内扣就怀疑是肌张力高,更有甚者怀疑宝宝是脑瘫。当宝宝出现手指内扣,就是脑瘫吗?

首先,我们要了解,到底什么是“手指内扣”?

手指内扣是指孩子大拇指始终维持在内收、屈曲的位置上,主要表现为孩子的手指紧握拳、拇指屈曲、内收,其余四指在拇指外面或里面。

卡卡(化名)10 个月零 5 天,第一次看诊时是在卡卡 5 个月的时候,当时卡卡大拇指处于屈曲状态,没有办法像其他宝宝那样张开手抓玩具,不会翻身也不会坐,对人也不太认识。

妈妈很焦虑,怀疑宝宝手指内扣是脑瘫,整个人都快崩溃了。

很多家长其实常常分不清宝宝握拳与手指内扣的区别。一般出生到第一个月宝宝就是会经常握拳状态,四指包住大拇指(当然有的宝宝一生下来呈伸展状态,如果生长发育指标一切正常,那也不用担心),这是因为宝宝神经系统发育不成熟,对手部肌肉活动调节能力有限,屈肌的力量要强于伸肌力量,所以宝宝总是攥着小拳头。

当宝宝手掌张开时,拇指位置超过手掌中线,并紧贴向手掌,这就属于异常现象了。

1.宝宝大拇指屈曲已过手掌中线(任何月龄)。3 个月以内的宝宝处于握拳状态,家长可以通过轻敲宝宝手背,观察宝宝手掌张开以后大拇指的位置进行判断

2.4 个月以后的宝宝,还是不能自主张开手掌,最好就要带宝宝去医院检查看看

手指内扣的影响是什么?

当小宝宝出现手指内扣的现象,并随着月龄的发展,还是不能打开拇指的话,就会影响拇指和食指对捏细小物体的能力,从而导致手功能发育不良,孩子的手部精细动作会受到限制,特别是影响抓、捏等这些需要拇食指的动作。

同时,手指内扣还会影响宝宝的大运动发展,需手部参与的大运动,如爬行都会受到影响。

当宝宝运动发育落后,宝宝不能接触外界事物,就会对宝宝认知产生一定影响。

在经过诊断后,卡卡的肌张力并不高,手指也没有达到内扣的中线,只是手部功能发育落后,卡卡妈妈说 4 个月前一直让宝宝躺着,双手用被盖在里面,4~5 个月也不敢让孩子坐起来,怕损坏腰部,这是因为过度保护导致宝宝的发育迟缓。

根据卡卡的情况,需要进行早期综合干预指导,于是从卡卡 5 个月开始便在中心进行早期综合训练。虽然当时的卡卡拿玩具的时候,拇指张开不完全,但是眼神对视很好,反应也非常快,根据评估的情况我们为卡卡制定了详细的训练计划。

最初以手部精细训练为主,从宝宝喜爱的玩具出发,通过被动刺激宝宝手部来激励宝宝主动抓握,父母也要学会放手,当宝宝和家长慢慢适应,训练就步入了正轨。

一个月后,再次进行评估时,卡卡已经出现了一些拍敲摇的操作了,拇指张开的频率也多了,看到她的进步,妈妈总算安心了。

而我们训练师根据卡卡的情况,每周为他制定专属于的小任务,如而从小黄豆到小米粒,卡卡的精细动作水平被在不断的“拔高”。

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卡卡的能力已经基本达到了他的月龄,换手、对敲也不成问题,抓握玩具的时候,拇指也可以充分的打开了,食指分离活动出现了,有了容器意识,学会了投放。

我们牢牢抓住了卡卡的学习的关键期,让他避免形成一个异常的抓握形式,通过针对性的指导,让宝贝在正确的方向上不断进步。

很多发育落后以及存在姿势问题的宝宝都需要通过精细训练帮助宝宝把发育进程追赶上来,在这一过程需要父母与我们共同努力,随着宝秀兰线上课程的上线,越来越多的家庭也可以在线上与我们的训练老师一同助力宝宝健康成长。

我们不能忽视宝宝成长中每一个细微差异,但是也不要过于紧张,当遇到宝贝出现发育异常现象应及时带宝贝去医院检查,根据医生的指导建议进行下一步治疗。

本文由作者上传,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相关事宜可联系jdh-hezuo@jd.com
反馈
广告图片 关闭icon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