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亢药物治疗时间为什么那么长?

京东互联网医院·慢病小病不排队,名医专家在身边。
主任医师李帅
李帅,主任医师,营口市中医院,内分泌科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简称甲亢)患者可出现食欲亢进、消瘦、手抖、易出汗、心慌、脾气急躁、大便次数增多等症状,甲亢长期不能控制的患者,可引发心脏、皮肤、肝脏、血液、性腺、神经系统、生殖、骨骼系统等脏器功能改变,所以一旦明确诊断,应及时治疗。
 
甲亢的治疗,其中最重要最基础的就是长期口服药物治疗,这种治疗方法的适应证有:1、轻中度病情;2、甲状腺轻中度肿大;3、孕妇、高龄或由于其他严重疾病不适宜手术者;4、手术前或碘131同位素治疗前准备;5、手术后复发且不适宜碘131同位素治疗者;6、中至重度活动的甲亢突眼患者。
 
同时禁忌证:外周血白细胞计数<3.0×109/L或对该类药物有过敏反应,以及其他不良反应的甲亢患者。
 
药物的选择:常用硫脲类药物,主要为咪唑类和硫氧嘧啶类,前者的代表药物是甲巯咪唑(methimazole,MMI)(赛治),后者的代表药物是丙硫氧嘧啶(propylthiouracil,PTU)。
 
甲巯咪唑(赛治)的作用原理:本品为抗甲状腺药物。其作用机制是抑制甲状腺内过氧化物酶,从而阻碍吸聚到甲状腺内碘化物的氧化及酪氨酸的偶联,阻碍甲状腺素(T4)和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的合成。
 
疗程:分3个阶段:初始阶段、减量阶段、维持阶段。
 
①初始阶段:用药后需要等待甲状腺存储的甲状腺激素消耗,一般在服药2~3周后临床症状减轻,4~6周后代谢状态可以恢复正常,故应在用药4周后复查甲状腺功能以评估治疗效果。
 
②减量阶段:当症状好转、甲状腺功能接近正常时可逐步减少药物用量。在减量过程中,每2~4周随访1次,每次减药,不宜减量过快,此阶段约需2~3个月。每次随访要监测患者的代谢状况以及检测甲状腺功能,尽量维持甲状腺功能的正常和稳定。如果减量后病情有反复,则需要重新增加剂量并维持一段时间。
 
③维持阶段:视病情调整剂量,一些患者只需要更少的ATD剂量即可维持正常的甲状腺功能,每2个月复查甲功,为期1~2年。个别患者需要延长维持治疗疗程。同时还要监测促甲状腺激素受体抗体(TRAB)的水平。
本文由作者上传,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相关事宜可联系jdh-hezuo@jd.com
反馈
大家还在看
医院推荐专家
地区推荐专家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广告图片 关闭icon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