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婆给10月大孩子刮痧致面部溃烂!中医疗法还有用吗?

京东互联网医院·慢病小病不排队,名医专家在身边。
京东健康
首席健康管家

前段时间,湖南长沙出了这样一件事:

 

一个10个月大的女婴反复发烧咳嗽,而且吃了药也没见好转,外婆心疼孙女,按照老家的传统,觉得可能是体内有“寒气”,于是便自行使用银戒指和煮熟的鸡蛋清,给孩子的额头部位“刮痧”治病。而且因为给孩子“治病”心切,刮得稍微重了一点,甚至把额头刮破了。

 

结果,这一操作之后病情非但没有好转,还让孩子整个额头都长起了皮疹,好在送医及时,孩子现在恢复得很好。

 

图片来源:微博截图

 

但尽管如此,还是很令人感到后怕——一旦破损之后护理不得当,就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甚至引发败血症。

 

其实,很多明星也是“刮痧”的忠实拥趸,像此前阿娇就曾在网上晒出自己“刮痧”失败后的背部,红彤彤一大片,她自己也说“整块皮好像给撕掉了一样”,十分瘆人。

 

图片来源:微博截图

 

那么,到底什么是“刮痧”?看过这些貌似挺危险的新闻之后,我们又该怎样看待、应用刮痧?

 

今天,就让Dr.京来带大家一探究竟吧~

 

何谓“刮痧”

 

很多人都看过郑晓龙导演、梁家辉蒋雯丽主演的《刮痧》。电影中,爷爷为孩子刮痧后留下的痕迹引发了美国人的怀疑,认为主角一家对孩子存在“虐待”行为,继而引发了一系列令人诧异的文化碰撞。

 

这首先当然是因为,刮痧是一种属于“传统中医”的治疗方式,是完全植根于“中医文化”的~

 

 

它是通过特定的刮痧板(通常是牛角或玉石材质)蘸取特定的“刮痧油”,并用一定手法在人的体表反复刮动、摩擦,以达到活血化瘀、舒筋通络的作用,被广泛应用于中医、美容、保健等领域。

 

而这个“痧”,在中医里指的就是经络中的淤秽、邪毒。刮痧之后体表出现红色,这种情况也叫“出痧”,通常被看作是排毒的表现。而且根据中医的说法,通过“出痧”的情况,还可以判断出人体的健康状况,比如呈暗红紫红的话,说明体内湿气重。

 

与刮痧类似的,还有拔罐。

 

 

其实说起来,拔罐要比刮痧在国际上的影响力更大,像游泳运动员菲尔普斯、NBA球星库里都曾做过。拔罐与刮痧在原理上是类似的,都是通过外力对皮肤施加一定的压力。只不过拔罐是排除罐内空气造成负压,然后刺激皮肤充血、淤血。

 

但,这些传统的中医疗法真的有用吗?

 

在现代医学看来,这个所谓的“出痧”,其实就是在刮痧板的按压下,皮下的毛细血管扩张甚至破裂导致的。只不过古人科学知识有限,就把那些当时无法解释的感染、炎症等归结为了“毒气、湿气、瘴气”等。

 

可能有人说了:但我刮痧、拔罐之后,确实感到很舒服呀?还有人说:“那些顶级运动员不是也做吗?”

 

首先,做完之后感到舒服,这个除了心理作用,轻微的疼痛会促使大脑分泌内啡肽,这种激素不仅能帮我们止痛,还会带来快感。至于那些运动员们,这个就必须得说“术业有专攻”,他们对这其中的科学道理可能也是一知半解,或者干脆就是把这个当训练间隙的按摩了,毕竟西方的封建迷信“四体液说”里可没提出过什么“寒气”啊~

 

应该如何正确看待“中医疗法”

 

当然,这并不是说就一定不能刮痧、拔罐。

 

如前所言,就算它们达不到传说中的“排毒祛湿”效果,但当成按摩亦无不可。当然前提是,不能自己乱操作,而应该去找专业人士。另外,还有一些特定的身体状况,也不能随便做,比如有心血管疾病、贫血、白血病、皮肤病、糖尿病等,孕妇与老人等特殊人群,也不适合刮痧。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生活中一旦发生病情,最优解就是去医院,而不要想着自己用土方法治病。像文章开头那个案例还算幸运的,没酿成严重后果。但生活中其实也有因执着于“拔罐治疗”而延误病情,最终身亡的悲剧。

 

图片来源:微博截图

 

最后,既然谈到了这些中医疗法,也就不可避免地要谈到所谓的“中西医之争”——

 

正如诺贝尔奖得主屠呦呦所说:“中医药是我国非常宝贵的财富,但是,这么丰富的资源以及古人所留下的丰富经验,并不是我们拿来就可以用的,是需要在古人的基础上再探索、再思、再挖掘,才能创造出价值。”

 

Dr.京认为,像刮痧、拔罐这些传统的中医疗法也是一样。它们能够从漫长的历史中流传至今,必然有其独特的价值。但这些老祖宗的东西毕竟有着时代的局限性,我们不能全盘接受,特别是关乎性命的医学领域。接受科学的检验、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将其“现代化”,才是对待传统中医的正确方法。

 

对医学来说,没有中医与西医之争,只有传统与现代之别。

 

参考文献:
杨金生,王莹莹,赵美丽,等. “痧”的基本概念与刮痧的历史沿革[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7
本文由作者上传,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相关事宜可联系jdh-hezuo@jd.com
反馈
广告图片 关闭icon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