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肝病为什么会脾脏肿大?可以恢复正常吗?

京东互联网医院·慢病小病不排队,名医专家在身边。
主任医师熊号峰
熊号峰,主任医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肝病科

想搞清楚这个问题的前提是学习一下肝脏与脾脏是个啥关系。这要从肝脏的血液循环系统说起,肝脏除了像人体的其他部位,通过动脉接受心脏的血液以外,还通过门静脉接受腹腔内部各脏器(包括脾脏)的血流。一旦肝脏内的血管压力增加,就会让门静脉血压升高,从而使得流入门静脉的各个腹腔脏器的血流不通畅,形成淤血肿大,这在医学上叫做“门静脉高压”。

正常状态下,肝脏血流通畅,门静脉压力正常,血流从脾脏流向肝脏,脾脏也就不会淤血了,它的大小也是正常的。

 

肝脏病变的时候,肝内毛细血管受到压迫而血管内部的阻力增大,最终使得门静脉血压增大,门静脉变粗,血流方向也发生改变;从而使得脾脏淤血肿大。

在慢性肝炎发作期出现的脾大是有可能恢复正常的。因为这种脾大,是由于肝细胞炎症导致肝细胞肿胀,从而增加了肝细胞对周围毛细血管的压力。这种压力最终传到门静脉,让门静脉压力增加,从而引起脾脏充血肿大。

当抗病毒治疗有效后,肝脏炎症逐渐停止,肝脏细胞大小恢复正常,肝脏内部血管受到的压力也就减少了,这时候门静脉压力就恢复正常了,从而减少了脾脏充血,脾脏也就恢复正常大小了。

但如果慢性肝炎发展成为肝硬化后,肝脏内部就会形成不可逆转的纤维疤痕,使得肝脏内部的较大血管被永久性压迫,从而让门静脉压力长期处于很高的水平。在日积月累的高血压影响下,脾脏就会长期淤血,进而纤维增生;这种情况下的脾肿大,也就不能恢复了。 

 
本文由作者上传,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相关事宜可联系jdh-hezuo@jd.com
反馈
广告图片 关闭icon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