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测仪不适用情况及原理

京东互联网医院·慢病小病不排队,名医专家在身边。
住院医师王亮
王亮,住院医师,张伟伟口腔门诊部,口腔综合科

根测仪已成为根管治疗必不可少的仪器,其采用多频测量技术,通过测量不同频率下的交流阻抗值,通过逻辑运算得出阻抗比值,根据比值对根尖孔定位。

 
什么鬼原理?太复杂了。其实,为了便于理解,根测仪可以看作是我们上初中的时候都学过的电流表,要有一个合适的路径收集电流。

 

根测仪是由机器发出信号,信号经过锉针进入根管,沿根管壁经过根尖孔流向牙龈组织;再通过牙龈组织流回唇挂钩进入机器,完成了信号的传输和收集。
 
信号也可以看作为小溪的水流,为了保证小溪的水流能从A端流到B端,即是A和B两点间不能有另外的水流通道或把水流通道堵起来。
 
理解了上述的信号传输路径,为什么根测仪会出现测不准的情况呢?这就很简单了,只要信号传输路径改变,断开或是信号传输不稳定,都会引起测量不准确。
 一、接触不良:信号传输不稳定,即机器屏幕显示不稳定,读数跳动
 
问题1:粗的根管使用小号锉去测量
处理方案:使用根管直径大小匹配的锉针去测量,即锉针应与根管壁有摩擦感
 
问题2:测量线,锉夹接触不良
处理方案:更换测量线或锉夹
 
问题3:唇挂钩与口腔粘膜接触不良
处理方案:沾湿唇挂钩,把唇挂钩挂到治疗牙齿对面的口角确保接触良好
 
问题4:唇挂钩污垢污染
处理方案:刮除污垢并用酒精清洗
 
二、短路:信号传输路径改变,即机器会在未到根尖时提示你超出根尖

问题1:髓腔中液体(冲洗液、唾液)过多,导致相邻根管相互干扰

处理方案:棉球或三用枪处理髓腔过过多液体后测量
 
问题2:血液渗出与牙龈接触
处理方案:止血并清除髓腔过过多血液后测量
 
问题3:锉针与增生的牙龈直接接触
处理方案:用玻璃离子等绝缘材料隔离或切除增生的牙龈
 
问题4:锉针与金属修复体直接接触
处理方案:锉针上半部分用保鲜膜缠绕隔离后测试
 
问题5:邻面龋
处理方案:清除龋坏组织,临时填充隔离
 
问题6:根管隐裂或侧穿
处理方案:结合X光片去判断
 
问题7:较大的侧支根管
处理方案:尝试缓慢推进锉针继续操作,看显示是否恢复正常,如不恢复正常,则结合X光片去判断
 
三、断路:传输路径断开,即机器不会告诉你是否到了根尖

根管极度干燥 断路图示
 
问题1:根管极度干燥
处理方案:用生理盐水或次氯酸钠冲洗根管,并棉球或三用枪处理髓腔过过多液体后测量
 
问题2:使用自来水、纯净水或双氧水冲洗根管
处理方案:改用生理盐水或次氯酸钠冲洗根管,并棉球或三用枪处理髓腔过过多液体后测量
 
问题3:根管形成台阶
处理方案:结合X光片去判断
 
问题4:根管残留大量牙胶等充填物
处理方案:清除牙胶或其它充填物,并用生理盐水润湿根管后测量
 
问题5:弯曲细小根管或钙化根管
处理方案:手感下不去了,即锉针尖端未能到达根尖孔,机器未能显示到达根尖孔,结合X光片判断
 
四、特殊情况
问题1:年轻恒牙根管或喇叭口根管
处理方案:测量不准确,结合X光片去判断

 

本文由作者上传,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相关事宜可联系jdh-hezuo@jd.com
反馈
广告图片 关闭icon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