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因素影响孩子的身高# 

京东互联网医院·慢病小病不排队,名医专家在身边。
主治医师庞薇
庞薇,主治医师,满洲里市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门诊部,小儿保健科

1、父母遗传

宝宝长得高还是矮,遗传绝对是关键要素!但是高个子的爸爸妈妈并不代表一定就会有高个子的宝宝,换句话说,小个儿父母也有机会生出高挑的下一代!因为宝宝出生是爸妈的基因各取一些综合的结果,如果刚好都抓到比较矮的基因,宝宝就可能比较娇小。反过来说,比较矮小的父母,也有机会生出较高的宝宝,就是机率的问题而已!

2、饮食营养

吃的多不代表就能长得高,而是要“会吃”,家长在保证孩子食物摄入量的同时,更要注意食物营养比例的均衡,总的来说做到:粗细荤素搭配、不挑食、少吃或不吃零食、不吃各种保健品。

3、合理运动

合理的运动,是促进长高的有效后天因素之一。长骨的增长速度是宝宝生长的关键点,合适的运动能使长骨两端骺软骨受到刺激,起到加速骨细胞分裂的作用。另外,合适的运动还能促进生长激素分泌量增加。

对于小婴儿来说抬头、翻身、爬、翻滚、走等就是很好的运动了,大一些的孩子可以通过跳绳、游泳、球类运动、跳跃训练等增进身高发育。1-3 岁的宝宝保证每天至少 1 小时的户外活动,3 岁后至少要保证每天 2 小时户外互动。

4、充足睡眠

在睡眠中会分泌出生长激素。而生长激素主要在晚上进行,分泌得越多,就越有助于生长。

不同月龄的宝宝需要的睡眠时长也是不同的:

  • 对于新生儿来说,往往需要 14 至 17 个小时的睡眠;
  • 婴儿需要 12 至 15 个小时;
  • 学龄前儿童(3~5 岁)需要 10 至 13 个小时。

让孩子睡觉充足,大脑才能在睡眠中多分泌生长激素,保证宝宝健康成长。

5、照顾情绪

孩子情绪一低落,就不想出去玩了,也不想吃了,饮食和运动都会受到影响。 一两次可能没事,但在长期抑郁下,孩子的生长激素水平也会下降。

所以,有一个和谐温馨的家庭氛围,对孩子的心理、身体都是好处多多。家长要多和孩子交流,别用冷战等方式来解决和孩子的矛盾,也不要忽视孩子的情绪变化。 长高没有特效药,也不是一个“速成”的工程。希望家长们不要着急,也不要忽视,注意日常生活中的细节,惊喜就在前方。

本文由作者上传,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相关事宜可联系jdh-hezuo@jd.com
反馈
广告图片 关闭icon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