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得了抑郁症,会影响我的孩子吗——抑郁症的遗传问题

京东互联网医院·慢病小病不排队,名医专家在身边。
京东健康互联网医院
慢病小病不排队,名医专家在身边。

 

抑郁症又称抑郁障碍,是最常见的精神障碍之一,最主要症状是持久性的情绪低落、兴趣衰退。抑郁症按照程度进行分类可分为轻度抑郁症、中度抑郁症和重度抑郁症。这种分类对于患者而言意味着,不同程度的抑郁,治疗方法的选择和治疗后结局很可能不一样。该病本身不会累及具体的部位或器官,但可因患者自残而出现身体伤害。

 

 

许多研究都发现抑郁症的发生与遗传因素有较密切的关系,抑郁症患者的亲属中患抑郁症的概率远高于一般人,约为10- 30倍,而且血缘关系越近,患病概率越高。据国外相关报道,抑郁症患者亲属中患抑郁症的概率为:一级亲属(父母、同胞、子女)为14%,二级亲属(伯、叔、姑、姨、舅、祖父母或孙子女、甥侄)为4.8%,三级亲属(堂、表兄妹)为3.6%。

 

那么抑郁症究竟会不会遗传呢?答案是否定的。遗传是指经由基因的传递,使后代获得亲代的特征遗传应该是由基因的传递行成的遗传,但是并不存在所谓的“抑郁基因”,目前还没有科学家提出有力的证明证实有“抑郁基因”的存在。也就是说抑郁症不会通过基因遗传。

 

可是抑郁症的确存在明显的家族集中性,家系调查发现,抑郁症患者的亲属来本病的概率比正常高出10-30倍,而且血缘关系越近,发病几率越高,说明抑郁症与遗传因素有关,但又只是能说明抑郁症有一定的“遗传倾向性", 它与遗传还是有本质的区别。我们认为这种遗传倾向性是家族内部的个体间行为和意识上的互相影响,这种影响最直接的体现在父母在孩子成长过程潜移默化的影响导致大家从数据上看到的所谓抑郁症会遗传的假象。

 

 

如果父母其中之一患有抑郁症,一般要特别关注12岁以下的儿童,儿童抑郁症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除了遗传倾向性外,家庭、学校环境都可能让沮丧的孩子陷入抑郁。也有些时候,抑郁症可能由一个负向事件诱发,比如父母分居、丧亲、校园霸凌等。儿童青少年患有抑郁最主要的表现有以下几点:

 

l  核心症状为情绪低落、兴趣减退、快感缺失、易疲劳;

 

l  可能出现自我评价的表现,比如自责、自罪、自我评价降低,觉得自己拖累家里人,觉得自己是个累赘,甚至有自杀的想法或者行为;

 

l  出现自残的表现,如胳膊上出现划伤;

 

l  出现焦虑、烦躁、易激惹、情绪不稳定以及睡眠和食欲的改变,睡眠减少或者困倦乏力,睡眠增多,体重下降,注意力不集中,反应迟钝;

 

除了关注儿童的临床表现以外,更要关注其整体功能的变化,如学校环境适应的问题,导致学习成绩明显的下降,以前能够做的事情现在没有办法自主的完成等。

 

 

如果家长患有抑郁症担心遗传给孩子,首先要保证家庭关系融洽温馨,也需要及时了解孩子真实想法,时刻关注孩子的情绪变化。

本文由作者上传,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相关事宜可联系jdh-hezuo@jd.com
反馈
广告图片 关闭icon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