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足的诊疗方案

京东互联网医院·慢病小病不排队,名医专家在身边。
主治医师田宇
田宇,主治医师,北京按摩医院,中医骨科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患者踝关节以远的足部,其血管神经出现病变,导致逐步供血不足,感觉异常,并出现足部溃烂、感染的症状,严重者可影响肌肉及骨骼,导致组织坏死,甚至截肢。

目前我国糖尿病组足成出现治愈率提高,截肢率明显下降,但发病率却逐年升高的趋势。我国五十岁以上的糖尿病患者中,糖尿病足发病率高达 8.1%。糖尿病足截肢患者死亡率高达 22%,患溃疡者年死亡率高达 11%。

糖尿病足早期症状有哪些呢?

首先是下肢缺血症状及周围神经症状。下肢缺血症状主要表现为下肢发凉,皮肤温度降低,足部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间歇性跛行,夜间静息痛等症状与体征;周围神经症状表现为皮肤感觉异常,麻木、灼烧样或刀割样疼痛,皮肤干燥,无汗等。很多人会同时具有上述两种类型的症状,称为混合型。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患者最严重的慢性并发症之一,主要有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糖尿病血管病变感染,还有外伤引起。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导致肢体感觉减弱或消失,使足部对于压力或冷热的感受下降,容易导致外伤烫伤,形成溃疡。如运动神经受损,可影响足部肌肉,使肌肉萎缩,导致足部畸形,自主神经功能受损,导致皮肤分泌汗液功能下降,使皮肤干燥,容易诱发细菌感染。

糖尿病血管病可导致下肢血流量减少,是逐步缺氧及营养供应不足,故下肢皮温降低,疼痛,间歇性跛行,缺血严重折扣,导致溃疡和坏疽。

糖尿病足诱发因素有很多,年龄、性别、其他病因如脑血管疾病、周围血管疾病、高血压、高血脂等均为危险因素;吸烟患者比非吸烟患者患病率更高;不合脚的鞋袜引发足部压力异常;低教育水平、低收入、缺乏运动更容易诱发糖尿病足。

糖尿病足的主要症状主要表现为逐步感觉异常、足畸形或逐步缺血导致的疼痛,行走困难等,常合并感染、溃疡,坏疽。早期表现为皮肤温度低,疼痛等下肢供血不足的症状,感觉麻木,迟钝等周围神经病变症状,晚期足不出现肌肉骨骼组织坏死,如骨髓炎,干性或湿性坏疽等。

糖尿病足分级为以下 6 级。0 级高危组,但皮肤无开放性通道,如溃疡、坏死等;1 级足部皮肤有开放性通道,如水泡或血泡破裂,浅表性溃疡等,但尚未波及肌肉组织;2 级感染病灶已深入肌肉组织,但肌腱,韧带尚无破坏;3 级韧带组织破坏,并形成深部脓肿,骨髓炎或死骨形成;4 级约 1/3 以下部分的足趾发生湿性或干性坏疽或坏死;五级足的大部分或全部发生干性或湿性坏疽,需要截肢。

早期,建议糖尿病患者能够遵医嘱定期进行足部检查,同时避免足部外伤感染,如果发现足部有异常,应积极接受相应的治疗。

糖尿病足的典型症状包括足部袜感麻木,行走时踏棉感,伴有下肢发凉、间歇性跛行症状、足部动脉减弱或消失、足部皮温降低等症状,后期出现溃疡,坏疽等缺血型症状。

糖尿病足患者还可伴有心血管系统和消化系统的病变。

心血管系统主要表现为静息心动过速或体位性低血压,早期可无明显症状,疾病进展可出现心悸、站立时轻度头痛、视力障碍、晕厥等。

消化系统可表现为食管蠕动障碍、胃排空时间增加、便秘、腹泻或者腹泻与便秘交替出现、甚至大便失禁等。

发生糖尿病足后,患者应该怎么办呢?

糖尿病足患者应当定期到有条件的医院进行逐步筛查,以评估糖尿病足发生的风险,当逐步出现刺痛,着痛麻木,对痛觉温度不敏感,行走困难等症状时,需要寻找专科医师帮助,以进一步检查评估病情,选择相应的治疗方法,一旦逐步出现外伤或者出现溃烂感染时,应当尽快到有条件的医院就医。

糖尿病足患者应该到哪些科室就诊呢?

许多三甲医院设立了多学科协作的糖尿病足诊疗中心,可在糖尿病足中心进行就诊,如果没有设立糖尿病足诊治中心,如有麻木,刺痛皮肤温度改变,行走困难等症状,而无外伤,感染,溃疡,坏疽,可先行在内分泌科就诊,再由内分泌科医师是病情推荐其他相关科室。

本文由作者上传,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相关事宜可联系jdh-hezuo@jd.com
反馈
广告图片 关闭icon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