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rrett食管到底怎么来的?这些信息您需要知道。

京东互联网医院·慢病小病不排队,名医专家在身边。
京东健康互联网医院
慢病小病不排队,名医专家在身边。

 

Barrett(巴雷特)食管是胃食管反流病的并发症,食管下段原本是正常的复层鳞状上皮,后来它的地盘被化生的柱状上皮一点点侵占,就成了Barrett食管。Barrett食管典型的症状与胃食管反流相同,包括反酸、烧心、胸痛、嗳气等。

 

 

通常易患病人群有以下几类:

 

  • 患胃食管反流疾病5年以上;

 

  •  男性:患病率男女比为2:1;

 

  • 年龄大于50岁:患病率为9.3%;

 

  • 白种人:患病率5%;

 

  • 肥胖人:尤其是腹型肥胖者;

 

  • 吸烟:明显增加Barrett食管的患病率;

 

家族史:Barrett食管家族史或食管腺癌家族史是极强的危险因素,患病率12-24%;

 

 

具有胃食管反流症状及≥3条易患因素者应尽快做胃镜筛查。

 

根据胃镜检查结果:

 

  •  Barrett食管不伴有非典型增生者,建议每隔2-3年复查胃镜,预防非典型增生及食管腺癌。也可直接进行内镜消融治疗。

 

  •  Barrett食管伴有低级别非典型增生者,建议内镜下消融治疗。术后第一年,每6个月复查一次,以后每年复查。

 

  • Barrett食管伴有高级别非典型增生者,建议内镜下消融治疗。术后第一年,每3个月进行一次胃镜检查;第二年,每6个月复查一次;之后每年复查一次胃镜。不能做内镜下治疗者,应每3个月复查一次胃镜。

 

Barrett食管的病因主要包括高龄、吸烟、喝酒、肥胖等导致胃食管反流,所以,Barrett食管的防治主要是控制胃食管反流,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一、改变生活方式与饮食习惯

 

  •  睡觉时高枕15-20cm;

 

  • 餐后处于直立体位或散步,避免餐后卧床,避免睡前2小时进食;

 

  • 避免腹压增高的因素:肥胖、慢性咳嗽、便秘、束腰或腰带太紧;

 

  • 避免进食粗糙、刺激性食物:辛辣、高脂肪、高糖分、巧克力、浓茶、咖啡、烟、酒;

 

  • 减轻压力、放松心情。

 

二、药物治疗

 

  • 抑酸是主要治疗措施:

 

首选质子泵抑制剂。如:雷贝拉唑、兰索拉唑、泮托拉唑、奥美拉唑。开始为治疗量,待症状控制后改为维持量,疗程半年以上。

 

质子泵抑制剂能使Barrett食管部分逆转,但很难达到完全逆转。

 

质子泵抑制剂能使Barrett食管肠化生及非典型增生消退,增加鳞状上皮逆转机会。

 

  • 促动力剂,可改善食管下括约肌功能及促进胃排空,减少胃食管反流,控制症状。如:多潘立酮、莫沙必利等。

 

  • 粘膜保护剂。如:硫糖铝、磷酸铝凝胶等。

 

注意:质子泵抑制剂、促动力药及粘膜保护药种类繁多,且长期应用副作用较大,请咨询消化内科专业医生,根据患者个人特点,选择药物的种类及用药剂量。

 

 

三、内镜治疗

 

电凝术治疗(MPEC)

 

氩离子凝固术(APC)

 

激光治疗(KTP、YAG等)

 

粘膜切除术治疗。

 

射频消融技术。

 

四、外科手术治疗

 

  •  Barrett食管伴严重的症状性反流,内科治疗无效者。 

 

  •  食管狭窄经扩张治疗无效者。

 

  • 难治性溃疡。

 

  • 重度异型增生或癌变者。

 

Barrett食管也有癌变的可能性。如果Barrett食管没有异型增生,因其癌变的概率低,治疗后一般都能逆转,所以不必过度担心,定期复查即可。若伴有异型增生者,必须要积极治疗,因为演变为食管腺癌的几率增大,但是预后也比较好,一般都能治愈。 因Barrett食管的发生、发展、癌变需要比较长的时间,所以提前改变不良生活习惯,早预防、早诊断、早治疗是防治Barrett食管癌的关键。

 

 

本文由作者上传,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相关事宜可联系jdh-hezuo@jd.com
反馈
广告图片 关闭icon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