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康复的心态基础:自我关怀

京东互联网医院·慢病小病不排队,名医专家在身边。
JDH健康大讲堂
随访专用疾病知识科普

情绪不好的时候,朋友、家人都会劝我们要好好爱自己。我们也知道爱自己的重要性。

 

可是,似乎总是不清楚,到底什么是真正的爱自己,到底又该怎样做才算是爱自己。

 

有的人会把爱自己,作为合理化自己各种个人需求的借口。还有的人会觉得,对自己太好了,岂不是放纵?是不利于个人发展的。

 

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耳熟能详,却又令人困惑的话题。

 

首先,考一考你,看看自己是否存在下面对自我关怀的误区。

 

误区1:爱自己就是满足全部需求,放纵欲望。

 

真相是,欲望完全被满足后的快乐是片面的。纵欲也不是爱自己,反而是对自我的损伤。被欲望操控,也就失去了作为一个人的独立性和创造力。

 

误区2:爱自己是以自我为中心,自己的利益第一位。

 

真相是,自私的人缺乏对自己真正的关心,无法从自身获得满足,只能不断从生活中、从别人身上攫取满足感。不仅没有能力爱自己,更没有能力爱别人。而一个有能力爱自己的人,不会通过索取获得满足,反而能更主动地给予和爱他人。

 

误区3:爱自己是放任自我,让人懒惰。

 

真相是,接受自己的局限性,并不意味着放弃了改变和自我完善。而是在觉察之后,平和的进行自我调节,设置可及的、合理的目标,以实现更好的自我。也不会因为受到挫折,就陷入自我怀疑、自我苛责。

 

误区4:爱自己是无视缺点和过失的借口。

 

真相是,无视自己缺点,会不断重复相同的错误;无法与过去和解,则永远活在自我惩罚中。而爱自己的人,能客观面对自己的过失和不足,不轻易否认自身价值,也不逃避切实的问题;不会远离过去,也不会失去对未来的期待和信心。

 

误区5:爱自己就是盲目自信和自恋。

 

真相是,有的人打着爱自己的名义固执己见,不顾及别人感受,不听取他人意见,这实质上是自恋的体现。自恋的人会将自己与他人进行比较,以获得更好的感受,并渴望他人的持续认可,而爱自己的人内心坚定,无需比较也能够真正认可自己。

 

 

澄清了对自我关怀的误区,那么到底什么是真正的爱自己呢?

 

总的来说,自我关怀是一种自己作为自己内在盟友,而非敌人的状态。或者说,用对待好朋友的方式对待自己。

 

具体来说,爱自己包含了以下五个方面:

 

1. 一定程度地满足自我需求

 

人有欲望和需求是一件正常的事。

 

在合理的范围内满足自己的需求,是对自我的尊重和重视。这能帮助我们获得幸福感、实现自我关爱。

 

如果能满足一些由内在动机激发的需求,而不是被物质、名誉等外在动机驱使的需求,我们能体验到的幸福和成就感会更高。

 

2. 关心自我感受,远离让自己痛苦的人和事

 

在某些情况下,我们因为害怕冲突,或出于好人心态,会不自觉开始扮演“老好人”,做出违背自我意愿的行为,或是强迫自己持续承受痛苦。

 

这种状态看似维系了友善的形象、维持了和谐的人际关系,实际上是回避和压抑了个体的真实感受,长此以往会对自我造成损耗。

 

真正的爱自己,是在接收到内心发出“我不想要”的信号后,能够果断付诸行动。

 

不舒服的时候能勇敢说”不“,痛苦的时候及时抽离,不仅会主动觉察自己的感受,还会关心和照顾它,让自己回到健康的状态中。

 

3. 在看到自我的局限时,有能力承认和接纳自己

 

很多人会认为自我批评能促使自己进步。

 

实际上,它不一定会起到动力的作用,反而可能让我们在不断地否定和比较中,对自己感到失望,从而丧失自我发展的动力。

 

一个爱自己的人是对自己坦率、诚实的,能看到和接纳自身现状,同时不会为现状感到过分焦虑,并能基于客观的自我评价去行动和生活,有条不紊的实现自我发展的目标。

 

4. 坦然面对曾经的过错,能够原谅自己

 

爱自己的人有能力、有勇气直面和接受过去犯下的错误,而不会否认过去,或一味沉浸在自我悔恨或自我惩罚里。

 

他们可以平和地面对自己的缺点和过失,客观去看待这些东西的存在,以及它们为自己生命带来的意义。

 

不论消极的、积极的,都能从中汲取养分,不断调整自己,以避免重蹈覆辙,并获得提升和成长。

 

5. 自我肯定,不会轻易因为外界的评价而动摇

 

我们对自我的认识,对自我关怀很重要。即内心里对“我是怎么样的”,这个问题的答案

 

这种认知源于对自我坚定的评价体系,而不是由别人的评判来建立的。

 

一个容易受外界评价影响的人,很容易被淹没在嘈杂的声音中,产生自我苛责和怀疑。

 

不仅会变得焦虑,还会因为对别人评价的恐惧而无法表达自我,失去与他人建立真实的、深度关系的机会。

 

 

那么,我们可以做些什么,来真正的爱自己呢?

 

爱是一种主动的能力,爱自己同样也是。

 

所以,不能只停留在片面的思考和想象中,需要主动的实践。

 

爱自己的第一步,是觉察自己的需求,这至关重要。

 

如果一个人连自己本真的需求是什么都不知道,他的行为与认知,都难以发自对自身的关爱,而更可能人与亦云,被他人的价值观带着走。

 

要做到有效地觉察,我们需要对自己更加真诚、不隐藏。

 

一个人向自己展示多少,就能了解自己多少。我们可以从时间上和关系上两个层面,去理解自己的全部生命历程,来看到自我的全貌。

 

在“看到了”自己以后,还要学会接纳自己。

 

我们身上那些一直被自己排挤、赶走、甚至拒绝的东西,都是我们学会爱自己的障碍。

 

一味地与负面感受斗争只会制造更多痛苦。

 

接纳自我,给内心成为一个温和的空间,才是自我调节可以起作用的前提。

 

当我们不抵抗自己的缺点和情绪,不带批判地、客观地反思后,才能够逐步实现对自我的肯定。

 

另外,建立坚定的自我评价体系,是自我关怀的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

 

当我们被外部环境中的各种言论所干扰时,需要更及时地回想和巩固我们对自我的全面认识,意识到自己固有的种种优点,才不会轻易动摇、陷入迷茫。

 

可以说,对自我的坚定是我们抵御人际风险、关系伤害的武器,也是主动提升,追寻更幸福生活的源动力。

 

最后,承担起对自己全部选择和经历的责任,为自己的人生负责。

 

爱自己的意义,其实不仅仅在于让自己获得幸福、愉悦的感受。

 

更重要的是,把生活的选择权、对人生的责任把握在自己手上,认真对待生活、去做对自己最好的事,才能让自己不再为别人的看法所担忧,才得到了真正的自由。

 

无法为自己负责的人,一旦遇上不好的结果,就会长久地陷入自我悔恨中。

 

只有可以承担起对自己人生的责任,才有面对人生各种可能性的勇气,不断探索和成长。

 

 

总的来说,自我关爱,是为了让我们在自我接纳的基础上,更好的行动起来,不断成为更好的自己。

 

当我们开始学会自我关爱,学会接纳了自己的不足,别忘了承担自己人生的责任,行动起来,去改变。

 

如何真正承担起这份责任呢,问问自己:

 

1. 我对自己真实的评价是什么?我都有哪些感受?我真的喜欢自己吗?

 

2. 我对现在的生活真的满意吗?如果我按照现在这样的步调生活,一年之后、五年之后、十年之后,我能让自己满意吗?我会喜欢那时的自己吗?

 

3. 为了让我更喜欢自己,过上更好的生活,我还有哪些可以改进和提升的地方?

 

当然,转变是需要时间的,只要我们开始学习和思索,内心里想要明白到底如何真正爱自己,其实已经踏出了爱自己的第一步,改变正在潜移默化的发生。

 

文章由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谭羽希博士提供。

本文由作者上传,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相关事宜可联系jdh-hezuo@jd.com
反馈
广告图片 关闭icon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