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测量自己的血压
血压仪的普遍使用,给多数家庭的血压测量带来了很大的方便。但是我国的高血压知晓率仍然较低,这首先与我们的重视程度仍然不到位有关,但也的确存在着测量准确性不高的客观因素。那到底该如何测量自己的血压呢?
在我国,血压的测量分为三种方式,诊室血压、家庭血压还有动态血压。
诊室血压即我们平时最为常见的血压测量方式,由医师或者护士在医院内协助患者完成。其诊断标准为:持续或3 次以上非同日坐位血压收缩压(SBP)≥140mmHg 和(或)舒张压(DBP)≥90mmHg。所以单纯的某次血压升高不能盲目诊断为高血压,尤其患者在医院中受到精神紧张等因素的影响,容易产生一种叫“白大衣高血压”的现象。另外,受就诊时间的影响,一部分高血压的病人在测量时血压处在低水平,也容易造成漏诊。
家庭血压是对患者自测血压来说是最为便捷的方式。患者仅需按照说明在家即可完成血压测量。家庭血压正常值一般低于诊室血压值,高血压的诊断标准为≥135/85mmHg。所以多数患者将诊室血压标准套在家庭血压标准中使用,无意中将自己划归为正常人,放松了警惕。另外,受测量方式和方法的影响,家庭血压测量的准确性不高,无法进行夜间测量,这也降低了家庭血压测量的准确性。
动态血压测量是近年来最为可靠的血压测量方式。动态血压监测的优势是“动态”二字,即可以测量日常生活状态下的血压。不仅可以通过增加血压测量次数特别是活动状态下的血压更准确评估血压,而且可诊断“白大衣性高血压”、“隐匿性高血压”及“单纯夜间高血压”等,可了解血压的昼夜节律,评估晨峰血压与血压变异。动态血压的参考值分为分白昼及夜间两种情况,具体参考标准正常值:24小时<130/80mmHg,白昼<135/85mmHg,夜间<125/75mmHg。夜间血压均值比白昼血压均值低10%~20%。
在许多国家里,只要诊室血压大于140/90 mm Hg,就立刻进行动态血压的测量,以评估病情并指导用药。在患者的服药治疗期间,为了了解患者的血压控制情况,也需要动态血压来评估血压的控制情况。
因此同诊室血压和家庭血压相比,动态血压的测量对于高血压的诊断和治疗都具有更好的指导性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