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窦性心律不齐?

很多年轻人体检或者不舒服时去做心电图,经常会出现窦性心律不齐的诊断,什么是窦性心律不齐?首先我需要了解一下什么叫窦性心律。窦性心律是健康人的心电节律,它开始于窦房结,一般情况下节律是规则的。当这种起源于窦房结的心脏节律不规则的时候,就称为窦性心律不齐,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心律失常

(以下专业指标描述,可以忽略)

窦性心律的心电图:P波在Ⅰ、Ⅱ、aVF导联为直立的;在aVR导联为倒立的。在Ⅲ导联和aVL导联可直立、双向或者倒立;在胸前导联上,V3-V6导联P波直立,V1、V2上直立或者双向。

正常情况下,两个P波(PP间期)的间隔应该是规整的,正常PP间期是0.6~1.0 s。如果PP间期的差别≥120ms,就称为窦性心律不齐。

窦性心律不齐的三种类型:

呼吸性窦性心律不齐:和呼吸动作相关,在吸气时迷走神经受抑制,心率增快,在呼气是迷走神经恢复,心率下降,而出现PP间期的较大差别。在屏息时窦性心律不齐可改善或消失。呼吸性窦性心律不齐和自主神经高敏感性有一定关系,绝大多数为良性心律失常。

非呼吸性窦性心律不齐:可见于正常人,也可见于心脏疾病和洋地黄中毒患者。

室相性窦性心律不齐:继发于室性早搏之后或三度房室传导阻滞,这种情况不会诊断为窦性心律不齐,而诊断为室性早搏或三度房室传导阻滞。

(以上专业指标描述,可以忽略)

那什么原因会引起窦性心律不齐呢?

我们平时常说的窦性心律不齐就是指呼吸性和非呼吸性窦性心律不齐,除自然存在的情况外,缺乏锻炼,长期熬夜、失眠,作息不规律,过度疲劳,长期心理高压状态,紧张焦虑,饮酒、吸烟、饮用浓茶、咖啡等也会导致窦性心律不齐。窦性心律不齐一般是没有症状的,也可能会引起心悸、胸闷等不适,症状较轻微,休息后可以缓解。心电图提示有窦性心律不齐首先要做的是改善生活方式,放松心态,整体状态改善后复查心电图,而不能因为这个而加重紧张情绪。

就诊咨询科室:心血管内科,精神心理科等

向本文作者提问
张文举·主治医师
张文举主治医师三甲可处方
郑州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
好评100%|接诊量128879|响应时长2分钟
擅长:高血压、冠心病、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心脏康复
¥38
问医生
#病因#常见症状#心血管内科#窦性心律不齐#心律不齐#冠状窦心律?
阅读数 25
本文由作者上传,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相关事宜可联系jdh-hezuo@jd.com
反馈
微信好友
朋友圈
疾病科普
查看更多
症状有头晕、心悸、胸闷、乏力甚至晕厥等可由生理和病理性因素导致,如运动、冠心病等以药物治疗为主,若药物治疗效可行手术治疗简介由窦房结冲动形成过快、过慢或规则(正常范围:青少年和成年人为60~100次/分,婴幼儿、儿童的频率稍快),或窦房结冲动传导障碍所致心律失常称为窦性心律失常。本病常见,在各个年龄段均可出现,但最多见于儿童和年轻人。各种生理和病理性因素均可导致本病的发生,如精神因素、运动、各种基础疾病(如冠心病)以及一些药物(如洋地黄)等。本病一般特殊症状,只有在心率过低(<60次/分)或过快(>100次/分)时可引起头晕、心悸、胸闷甚至晕厥(短暂的意识丧失)等。本病以药物治疗(如阿托品)为主,需去除病因和诱因,积极控制原发病;若药物治疗效,可行手术治疗(如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明显症状的患者一般需特殊治疗,定期随访即可。出现症状及干扰正常生活的患者经过及时有效的治疗,一般可治愈,预后良好[1-3]。症状表现:本病一般特殊症状,只有在心率过低(<60次/分)或过速(>100次/分)时可引起头晕、心悸、胸闷甚至晕厥(短暂的意识丧失)等症状。诊断依据:医生主要根据患者的病史、典型症状(如头晕、心悸、胸闷等),结合实验室检查(白细胞计数升高提示感染等)、心电图(显示心率过低或过快)、电生理检查(窦房结恢复时间(SNRT)>2000毫秒)等综合确诊。窦性心律失常有哪些类型?根据心电图和临床症状同,本病可分为:窦性心动过速;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心律齐;窦性静止或窦性停搏;窦房传导阻滞;病态窦房结综合征[1]。是否具有传染性?是否常见?本病常见。在各个年龄段均可出现,多见于儿童和年轻人,目前尚相关发病率的流行病学资料。是否可以治愈?可以治愈。本病以药物治疗为主,需积极控制原发病;若药物治疗效,可行手术治疗(如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对于明显症状的患者一般需要治疗,可定期随访。是否遗传?否是否医保范围?是
张文举·主治医师任丽主任医师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广告图片 关闭icon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