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速递】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一种常见的头晕病!
60岁的陈阿姨,最近晚上睡觉的时候,身体不能向右侧翻身,只要身体一偏向右侧,立即出现几秒钟的天旋地转,伴恶心、呕吐,但睡觉姿势回到正中或向左侧时,头晕立刻消失。跑了医院的神经科、骨科,检查了头颅、颈椎,做了CT、核磁、脑血流图,没有发现问题,后来转到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的眩晕门诊就诊,医生检查后,诊断老人所患的疾病为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在门诊的诊室中,医生让陈阿姨躺在治疗床上,将头、身体转动了几下,病好了。
本病例属于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这种症状考虑是由于体位的改变有关的,有些病例会合并有美尼埃病,或者后循环缺血的可能,结合甘油试验,高刺激听性脑干诱发电位,耳蜗电图,眼震检查等相关检查才能确诊,为避免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反复发作,应告诉患者避免能激发的位置。
什么是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在临床上有一种头晕,它是良性的,具有自限性,多见于青壮年和老年人,突然转动头部或者是翻身的时候诱发,天旋地转感,眼球震颤,可以伴有恶心呕吐,出汗,持续约数秒钟,或者改变姿势的时候立刻好转,反反复复发作,影响了工作和生活学习,它就是“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在民间,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通常被叫做“耳石症”,顾名思义,就是耳朵里面长了小石头。其实在我们的耳朵里面长有非常特殊的三个管子拼凑在了一起,即半规管,这些管道内都是流动的淋巴液,如果里面长了很小的结石,那么这个小结石就会随着头部的转动或者体位的改变在管内不断游走,引起阵发性头晕。现在知道了为什么转头或者翻身就可能突发头晕、天旋地转了吧。
为什么有些人容易患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日常头部的轻微碰撞,长期伏案工作的人成为危险人群,但引发的原因不明。社会老年化日益加剧,老年人耳器官功能减退,使得相当一部分老年人的眩晕是由于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引起的。由于手法治疗有效,许多患者完全康复后,对治疗非常满意。
怎样治疗?
利用结石在半规管内的流动性,临床上可以通过手法复位,就是通过特定的手法帮助结石倒出半规管,如果眩晕引发呕吐厉害,可以进行适当的药物治疗,常用的药物有前庭抑制剂如地西泮、茶苯海明及甲磺酸倍他司汀等。对于极度敏感和焦虑患者,在手法复位前可以考虑使用地西泮。对于顽固性BPPV的极少数患者,可考虑手术治疗。
复位后要注意什么?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在饮食上无特殊限制,一般经过一到两次的手法治疗,病人基本上能够完全康复。手法治疗结束后,医生要求病人需要一周内高卧,即休息时垫两个枕头;晨起时动作缓慢,在床边低头静坐几分钟;两周内不要尝试偏向发病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