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产儿为什么难养?容易出现哪些问题?
2:循环系统:动脉导管的重新开放,持续肺动脉高压的发生,导致部分宝宝撤离呼吸机后又重新使用呼吸机或NO,并且导致撤离呼吸机困难;
3:消化系统:患儿最易发生喂养不耐受,易发生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消化功能紊乱、胃食道返流等,易发生呛奶、误吸导致肺炎。
4:眼睛:由于早产眼部血管发育问题,易发生早产儿视网膜病,重者可致盲,必须动态复查眼底;
5:颅脑:易发生早产儿脑病、颅内出血、早产儿脑室旁白质软化,远期可能影响智力及生长发育等,有些颅脑核磁检查形态学正常,但不代表中枢神经的功能就正常,必须动态随诊,早发现,早治疗智力运动发育落后。
8:新生儿贫血;
10:晚期代谢性酸中毒等等。
虽然问题多,随着目前围产医学的发展,要相信医生,医生会尽力去救治,去解决每一个不同胎龄宝宝所面临的不同问题,采用综合的治疗措施使治疗收益最大化,挽救宝宝的生命。
向本文作者提问

花少栋主任医师自营医生
北京军区总医院新生儿科
好评99%|接诊量1026|响应时长81分钟
擅长:儿科慢性咳嗽,支气管哮喘,婴幼儿肺炎,腹泻,小儿惊厥,新生儿窒息,缺氧缺血性脑病,颅内出血,胎粪吸入综合征,新生儿肺炎,新生儿黄疸新生儿遗传代谢性疾病,新生儿惊厥,感染及脓毒症休克,早产儿的管理。
¥100起
问医生
#早产儿#未成熟儿(早产儿孕期满28整周,但小于37整周)#先兆早产#早产儿
本文由作者上传,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相关事宜可联系jdh-hezuo@jd.com
反馈
微信好友
朋友圈


疾病科普
查看更多
指胎龄足37周的新生儿表现为组织器官发育健全,可合并多种并发症胎龄越小、体重越低,预后越差简介早产儿又称未成熟儿,指的是胎龄足37周分娩的新生儿。早产儿很常见,据统计,我国早产儿发生率约为7%,且呈现逐年上升趋势。早产儿表现为呼吸浅快规则、皮肤青紫、水肿、吮吸能力差、反应差、皮肤和巩膜黄染等,可伴随多种并发症。胎龄越小、体重越低的早产儿预后越差。孕妇早产的原因主要有感染、子宫过度扩张、子宫畸形、吸烟、酗酒、吸毒、外伤等,积极预防孕妇早产能有效降低早产儿的发生率。通过科学的治疗(保温、科学喂养、支持治疗等)可以有效降低并发症,促进早产儿正常生长发育。如果治疗规范,早产儿容易合并各种并发症,严重者可导致死亡[1]。症状表现:早产儿最典型的症状是呼吸浅快规则、皮肤青紫、水肿、吮吸能力差、反应差、皮肤和巩膜黄染等。诊断依据:医生经过询问病史(胎龄小于37周)即可诊断。早产儿有哪些类型?按照胎龄可将早产儿分为:极早早产儿(胎龄<28周)非常早产儿(28周≤胎龄<32周)中度早产儿(32周≤胎龄<34周)晚期早产儿(34周≤胎龄<37周)是否具有传染性?是否常见?常见。全球范围内早产儿发生率约为5%~18%,我国约为7%[1]。是否可以治愈?可以治愈。胎龄越大、出生体重越高的早产儿存活率越高。出生体重大于1250g的早产儿经过积极治疗和科学喂养,大多数可以存活并正常生长发育[1]。是否遗传?否是否医保范围?是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