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得过玫瑰疹了吗?

什么是玫瑰疹?玫瑰疹是2岁以下儿童的一种常见疾病,患儿会持续发热3-5日,随后出现皮疹。该病的高热症状令家长恐慌,但本身通常不严重,不治疗也会消退。也就是咱们常说的幼儿急疹

有何症状?症状主要包括:

发热

 

体温可≥40℃(104℉)

 

持续3-5日

 

皮疹

 

随发热消退而出现

 

首先出现于颈部、胸部和腹部,然后扩散至面部、手臂和腿部

 

呈桃红色

 

通常无瘙痒

 

大多持续1-2日,但可能在2-4小时内反复发作

 

虽然存在发热和皮疹,但大多数患儿一般状况良好,也有一些患儿存在其他症状,如:

疲倦

烦躁

不感到饥饿

眼睑肿胀

颈部或耳后肿胀

 

我能为孩子做些什么?孩子发热时,可采取以下措施:

让其多喝水。如果患儿数小时不愿或无法喝水,请联系医护人员。

 

鼓励孩子想休息时就休息。

 

对乙酰氨基酚[商品名:泰诺(Tylenol)]或布洛芬[商品名:艾德维尔(Advil)、美林(Motrin)]等药物有助于退热,但通常不需要,除非患儿感到不适。关于退热药的使用请咨询医护人员。

不要使用阿司匹林,18岁以下的儿童使用该药可造成一种叫“Reye综合征”的危险疾病。

应就诊吗?若孩子有以下情况,应就诊:

不足3月龄且直肠温度≥38℃(100.4℉)。婴儿达到该体温时,即使看似正常或健康,也应就诊。

 

3-36月龄且直肠温度持续3日以上≥38℃(100.4℉)。若孩子看似生病或者异常烦躁、黏人或拒绝喝水,应立即就诊。

 

3-36月龄且直肠温度≥38.9℃(102℉)。

 

只要有以下情况,也应就诊:

口腔、直肠、耳内或前额温度≥40℃(104℉)

腋窝温度≥39.4℃(103℉)

发热引起惊厥

反复发热,即使仅持续几小时

同时存在心脏病癌症、狼疮或镰状细胞贫血等疾病的患儿出现发热

发热伴新发皮疹

 

需要辅助检查吗?可能不需要。医护人员可能通过了解症状和查体便判断出有无玫瑰疹。

如何治疗?玫瑰疹尚无治疗方法,通常会自行消退,但部分患儿会使用退热药物。

向本文作者提问
任松林·主治医师
任松林主治医师自营医生三甲可处方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小儿外科
好评99%|接诊量374|响应时长146分钟
擅长:感谢信任 线上咨询服务提供小儿普外科、肛肠科、皮肤科以及泌尿外科常见病的诊断和治疗建议,具体详见:腹股沟斜疝,鞘膜积液 隐睾 脐疝 湿疹,烫伤 黑色素痣 血管瘤 瘢痕 软组织感染 肛裂 痔疮 。
¥120
问医生
#皮疹#幼儿急疹[第六病]#丘疹性玫瑰糠疹
本文由作者上传,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相关事宜可联系jdh-hezuo@jd.com
反馈
微信好友
朋友圈
疾病科普
查看更多
多见于2岁以下儿童特征性表现是突发高热,热退后疹出具有自限性,预后良好,注意预防高热惊厥简介幼儿急疹是发生于儿童的一种具有自限性的临床综合征,也称为婴儿玫瑰疹、第六病,多见于2岁以下儿童,是常见的儿童出疹性疾病。幼儿急疹多因感染人类疱疹病毒6型导致,主要表现为幼儿突发高热,达到39℃以上,高热持续约3~5天后热退疹出,为淡红色斑疹或斑丘疹,并于1~2天内消退。幼儿急疹多呈良性、自限性经过,可自愈,一般需要进行抗病毒及针对皮疹治疗,高热期间可给予物理降温或药物退热,加强患儿护理。症状表现:幼儿急疹的典型表现是热退疹出,即幼儿突发高热达到39℃以上,高热持续约3~5天后骤然热退,随后出现皮疹,为淡红色斑疹或斑丘疹。诊断依据:依据患儿突然高热、热退疹出的特点可作出初步诊断,必要时可进行人类疱疹病毒6型的DNA或抗体检测,阳性即可确诊。幼儿急疹有哪些类型?是否具有传染性?是通过什么方式传染?怎么预防?幼儿急疹可通过空气飞沫传播。避免到人流密集地方或佩戴好口罩、勤洗手有助于预防传染。是否常见?本病常见,幼儿急疹是一种小儿常见的出疹性疾病,多见于2岁以下幼儿。是否可以治愈?幼儿急疹可治愈。幼儿急疹具有自限性,通常7天左右可自愈,一般需要进行抗病毒及针对皮疹治疗,高热期间可给予物理降温或药物退热,加强患儿护理。是否遗传?否是否医保范围?是
任松林·主治医师李志量主治医师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医院
广告图片 关闭icon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