汗证之自汗、盗汗

       汗证是以汗液外泄失常为主症的一类病证。不因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白昼时时汗出,动则益甚者称为自汗;睡中汗出,醒来即止者称为盗汗。西医学中的甲状腺功能亢进、自主神经助能紊乱、风湿热、低血糖、虚脱、休克结核病肝病黄疸等所致的以自汗、盗汗为主要表现者,均属本病范畴。

      病因病机

      汗证的基本病机是阴阳失调,腠理不固而导致的汗液外泄失常,主要跟体虚久病、情志失调、饮食不节、劳倦内伤等有关。

     另外、妇女七七,天癸竭,肾虚,阴阳失调,气血失和,也可发生汗出异常,常表现为烘热汗出等。

      辨证论治

     1.肺卫不固:汗出恶风,稍劳尤甚,易于感冒,体倦乏力。面色少华;脉细弱,苔薄白。

     治法:益气固表。

     代表方:玉屏风散。

    2.营卫不和:外感未愈,自汗恶风,周身酸楚。或表现为半身,或某些局部出汗,或有头痛,舌淡红苔薄白,脉浮缓或浮弱。

    治法:疏风散邪,调和营卫。

    代表方:桂枝汤加减。

     3.阴虚火旺:夜寐盗汗,或有自汗,五心烦热,或兼午后潮热,两颧色红,口渴;舌红少苔,脉细数。

     治法:滋阴降火。

     代表方:当归六黄汤。

    4.心血不足:睡则汗出,醒则自止,心悸怔忡,失眠多梦,神疲气短,面色少华;舌质淡,苔白,脉细。

    治法:补养心血。

    代表方:归脾汤。

    5.邪热郁蒸:蒸蒸汗出,汗黏,易使衣服黄染,面赤烘热,烦躁,口苦,小便色黄;舌苔薄黄,脉象弦数。

     治法:清肝泄热,化湿和营。

     代表方:龙胆泻肝汤。

   6.阴阳俱虚:阵发汗出,面部烘热,与情绪波动有关,伴见头晕耳鸣,心烦失眠,胸胁满闷,腰膝酸冷,性功能减退,妇女月经量少,甚或经闭,舌胖,舌苔薄白或薄黄,脉沉。

    治法:调补阴阳,敛肝止汗。

    代表方:二仙汤加味。淫羊藿,仙茅,当归,巴戟天,知母,黄柏,浮小麦,煅龙牡(先煎),白芍,炙甘草。适用于少阴阴阳俱虚体质以及妇女绝经前后,天癸将竭,阴阳俱虚,阴阳失和、气血不和者。

    预防调护

    汗证的预防,重点在改善生活方式,加强体育锻炼,注意劳逸结合,避免思虑烦劳过度,保持精神愉快、少食辛辣厚味。

    在护理方面。汗出之时,腠理空虚,易于感受外邪,故当避风寒,以防感冒。汗出之后,应及时擦拭。出汗较多者,应经常更换内衣,并注意保持清洁。由热邪面引起的汗证,应按发热患者观察和护理。

选自《中医内科学》

向本文作者提问
孟祥梅·住院医师
孟祥梅住院医师可处方
单县中医医院中医内科
好评100%|接诊量11|响应时长420分钟
擅长:擅长慢性胃炎,胃痛,腹胀,消化性溃疡,消化不良,便秘,腹泻等消化系统疾病诊治。
¥9
问医生
#中医治疗#多汗症#多汗#风湿热
阅读数 2
本文由作者上传,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相关事宜可联系jdh-hezuo@jd.com
反馈
微信好友
朋友圈
疾病科普
查看更多
由咽喉部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咽部引起临床表现以多发性关节炎和心脏炎为主本病呈自限性,多数患者及时治疗可在2~3个月内恢复简介风湿热(rheumaticfever)是一种由咽喉部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groupAstreptococcus,GAS)感染咽部引起的全身结缔组织炎症性疾病,多发生于冬春阴雨季节。发病前1-6周常有上呼吸道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表现,如发热、咽痛、颌下淋巴结肿大、咳嗽等,常见的临床表现有:游走性多发性关节炎、心脏炎(主要表现为运动后心悸、气短、心前区适)、皮下结节(为稍硬、痛性小结节)、环形红斑(常常突然出现在四肢近端和躯干部位,表现为淡红色环状红斑,中央苍白,时隐时现,一般数小时或者1~2天会消退)、舞蹈病(通常发生于4~7岁的儿童,患病的儿童常常会出现目的、自主的挤眉眨眼、摇头转颈、努嘴伸舌的动作)等。急性发作时通常以关节炎的表现较为明显,经药物抗感染治疗和抗风湿治疗后,大多数患者可在2~3个月内恢复,由于风湿热急性感染后通常会留有同程度的心脏损害,尤以瓣膜病变明显,如果及时治疗可发展为慢性风湿性心脏病或风湿性瓣膜病。症状表现:风湿热的症状表现多样,多个症状既有可能单独出现,也有可能合并出现。其中,最常见的症状有:游走性多发性关节炎、心脏炎、皮下结节、环形红斑、舞蹈病。诊断依据:由于风湿热的临床表现比较多样,至今也有特异性诊断的“金标准”,主要是依靠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心电图和影像学检查来指导诊断。风湿热有哪些类型?根据临床表现和病程可分为:急性发作型;反复发作型;慢性迁延型;隐匿型。是否具有传染性?。风湿热虽然属于传染病,但是与咽喉部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有关,发病率的高低往往与生活水平有关,链球菌的繁殖和传播是构成本病流行的必要条件。是否常见?本病常见。风湿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是以5~15岁的儿童和青少年最为常见。男女患病率有明显差异[1]。是否可以治愈?可以治愈。风湿热的发作呈自限性,大约70%的急性风湿热患者可在2~3个月内恢复。急性期发生心脏受累的患者,如果及时合理治疗,70%可发生心脏瓣膜病[1]。是否遗传?否是否医保范围?是
孟祥梅·住院医师王少为主任医师北京医院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广告图片 关闭icon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