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睡眠周期?

导语:人的睡眠是有节律的,这个节律就是睡眠周期;睡眠周期中,慢波睡眠和快波睡眠的转换,是人体睡眠最大的奥秘!

人的正常睡眠分为两个时相:快波睡眠和慢波睡眠,两者可以相互转化。

由一个慢波睡眠和一个快波睡眠组成睡眠周期,每个睡眠周期历时约90分钟。人们每晚的睡眠通常经历4~6个睡眠周期。

快波睡眠的特点:

(1)浅睡阶段:当人体进入快波睡眠之后,由于此时大脑活动仍然活跃,因此,这个阶段的睡眠状态相当浅,当事人很容易被唤醒。

(2)做梦的阶段:由于大脑组织在快波睡眠各阶段中并没有完全进入休息的状态,因此,做梦的情况通常发生在这个阶段。此时由于大脑仍然可以进行某些思维活动,于是有些人在醒来后,仍然可以回忆梦中的情景。

(3)持续时间较短:由于快波睡眠所持续的时间为20~30分钟,并且大脑活动仍然活跃,因此,在这个阶段中醒过来的人,就会感觉似乎睡得相当充足,精力充沛。也可以这样理解,如果睡眠时间不长,醒来却仍然感觉精力充沛的人,大多是在快波睡眠的阶段中醒过来。 

总的来说,快波睡眠属于浅睡阶段,是人做梦的阶段。

慢波睡眠的特点:

(1)睡眠分期:慢波睡眠由浅至深可分为四期(S1,S2,S3,S4期)。第一、二期(S1,S2)称浅睡期,第三、四期(S3,S4)称深睡期。深睡期对恢复人的精神和体力具有重要价值。

(2)新陈代谢的主要时段:慢波睡眠属于深度睡眠的阶段,人体内各种生理功能的新陈代谢、内分泌系统与神经的修复都是在这个阶段中进行。

(3)持续时间较长:由于慢波睡眠所持续的时间为70~90分钟,因此,如果在这70~90分钟内突然被外界打扰而醒过来,就不能完成慢波睡眠的整个时段,人体就达不到深度睡眠的要求,于是就会感觉头脑不清醒,精神不振。也就是说,如果有人在清醒之后,老是觉得睡不够,那么他可能就是从慢波睡眠醒过来的。

总的来说,慢波睡眠属于深睡阶段,是人体进行自我修复的阶段。

典型睡眠节律按以下程序进行:觉醒→S1→S2→S3→S4→S3→S2→第一次快波睡眠→S2→S3→S4→S3→S2→第二次快波睡眠……

如果睡眠一直停留在浅睡阶段,那么大脑功能与其他组织器官就得不到完全的放松,也就没办法进入真正休息的状态。因此,人体在经历快波睡眠之后,就要往更深层次的慢波睡眠发展,才能完成一个完整的睡眠周期。 

向本文作者提问
刘浩·副主任医师
刘浩副主任医师自营医生三甲可处方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精神科
好评97%|接诊量113|响应时长2分钟
擅长:擅长抑郁焦虑,双相障碍,睡眠障碍等精神心理疾病的多手段综合诊疗;心理咨询和认知行为治疗。
¥129
问医生
#睡眠不安#睡眠障碍#睡眠增多症#慢性失眠
阅读数 13
本文由作者上传,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相关事宜可联系jdh-hezuo@jd.com
反馈
微信好友
朋友圈
疾病科普
查看更多
心理、药物、生活方式、疾病等可导致睡眠障碍主要症状为入睡困难、多梦易醒和睡眠节律紊乱可治愈,干预可导致更严重的躯体、精神疾病简介睡眠障碍,是指睡眠-清醒过程中的各种功能障碍,包括睡眠足、睡眠过度、入睡时间延迟、清醒时间提前、睡眠浅而易醒、白天嗜睡、睡眠-清醒周期紊乱及发生在睡眠时的其他功能障碍等。通常伴有疲劳、焦虑或抑郁,对生活、工作及学习造成影响,睡眠的改善也会改善疲劳、情绪和生活质量。一般通过药物及心理治疗可以治愈。及时控制,将会导致机体产生一系列的病理生理变化,诱发更严重的躯体和心理疾病[1]。症状表现[2]:入睡困难、多梦易醒、睡眠节律紊乱是睡眠障碍最主要的表现,对生活、工作及学习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诊断依据[3]:存在入睡困难、睡眠维持障碍、早醒、睡眠质量下降、猝倒发作、打鼾并伴有呼吸暂停、等相关临床症状。同病因的睡眠障碍性疾病各有其诊断标准,通过多导睡眠图(PSG)、脑电图(EEG)、眼动图(EOG)、心电图(ECG)、肌电图(EMG)、呼吸监测、血氧饱和度、鼾声监测等检测患者睡眠指标,可相互鉴别,明确诊断。疾病类型[1]:失眠症发作性睡病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安腿综合征是否具有传染性?是否常见[5]?常见。成年人出现睡眠障碍的比例高达30%,该病多始于青年(20~30岁),中年期后逐渐明显并发病增多,女性较男性更加常见。是否可以治愈[1]?可以治愈。患者可通过调整作息、心理疏导、自我调节、药物干预(依据症状同,可选用镇静催眠药、精神兴奋剂等药物对症治疗)、外科手术等方法完全治愈睡眠障碍,恢复正常的工作和生活。是否遗传[1]?多数睡眠障碍遗传性,部分睡眠障碍性疾病可有遗传倾向,如发作性睡病、宁腿综合征。是否在医保范围内?是
刘浩·副主任医师陈贵海主任医师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巢湖医院
广告图片 关闭icon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