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成人全麻
有些朋友会问我:做手术时你们给做完麻醉,病人是什么感觉,真的像影视剧或者小说上描述的那样,“灵魂出窍”吗?对大脑有刺激吗?做过手术麻醉的人记忆力都下降吗?这里仅对我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和临床工作实践中的所见所闻,和大家做一下通俗易懂的分享和交流,一定会有瑕疵和不足,望批评指教。
先简单谈谈一般成人的普通手术的全身麻醉。全身麻醉的医学概念为:全身麻醉是指麻醉药通过吸入、静脉、肌内注射或直肠灌注等方法进入病人体内,使中枢神经系统受到抑制,病人意识消失而无疼痛感觉的一种可逆性功能抑制状态。我这里说的一般成人是指年龄在18到59周岁之间(WHO的划分标准规定49~59岁为中年),身体发育和精神情况健康,比如无先天性发育异常等疾病,无严重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等;普通手术是指大家常识所了解和听说过的像甲状腺肿物切除,乳腺肿物切除,胆囊切除,阑尾炎切除,子宫肌瘤切除等日间手术。患者基本情况良好,所患疾病可以进行手术前充分的检查和准备,在麻醉医生手术前可评估为ASA1级。
随着手术医生的手术方式不断改进,操作手法日臻娴熟,先进医疗器械的发明应用,某些手术对患者的创伤越来越小,手术时间越来越短,手术对患者的打击和麻醉对患者机能的抑制也越来越小。我们麻醉医生在做全身麻醉时,基本都采用静吸复合麻醉———1,有配置好的液体麻醉药持续通过静脉向患者体内输注(现在应用输注泵,会更加准确和精确);2,吸入性的麻醉药,比如七氟醚,异氟醚,地氟醚,通过麻醉机的呼吸管路输送到患者的肺部,再由肺吸收入血而起作用。(可能会有朋友想到影视剧中,黑社会绑匪用一块小白色手帕,在某富豪千金身后趁其不备,将口鼻捂住,只挣扎三两下便被抬上黑色商务车……)因为有些外科的好朋友确实玩笑的问过我这个问题。我个人觉得,那般应用挥发性麻醉药,如倾倒在手绢上,在理论上不会有如此快速的“诱导”效果。这种联合麻醉的优点在于,可以减少单独某一种麻醉药的用量,从而就减轻了这种麻醉药的某些不良反应,也就更加优化了整体的麻醉效果。举个不太恰当的例子,可能你做某一道菜,老汤,蚝油,蒸鱼豉油,葱姜蒜,生抽,十三香等等每一样都少少加了点,就比只用咸盐和酱油调味要好吃。当然,某些短小手术、检查或者特殊患者只需一种麻醉药完全可以满足,今天暂不讨论。科技发明在医疗界的发展,我们也受益匪浅,可视喉镜,喉罩的应用减少了插管时对患者的损伤和拔管时的刺激。
在手术中,我们时刻监测着患者的血压,血氧,心率,心律等基本生命体征,更高级的如肌松监测、麻醉深度监测(BIS)……当然也是根据这些指标的变化动态的调解麻醉药用量(确切的说是麻醉药的速度和浓度)。并不是有些不太关心麻醉常识的人所说的那样“你们是不是根据病人总体情况,算好用药量,把药打进去就可以走了?”。我们是从患者进入术间,一直实时监测到手术结束的。大部分日间手术患者手术结束后送入术后观察室(PACU),还会有“我们的人”继续严密观察患者的各项生理指标,直到呼吸、循环恢复良好稳定,才护送回病房。
最后描述一下手术结束患者正常苏醒时的感受。我们麻醉医生常会在手术结束前半小时左右,根据患者身体状况和手术性质给予一定量起术后止痛作用的药物,有的还会留置自控性止痛泵(PICA,PECA)——以期术后24到48小时仍能有止疼作用。那么我所见的这些普通中青年患者,苏醒后多数仍是一种朦胧睡眠的状态,而不是立刻感到手术所带来的疼痛。包括患者对麻醉以后事情的遗忘(顺行性遗忘),其实正是我们所要达到的效果。
还有许多大家关于麻醉好奇的地方,包括小儿和老年人的麻醉,包括半麻(椎管内麻醉)等等,希望以后和大家一起学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