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队的夏天2》大波浪乐队嗨炸全场,竟然是因为主唱得了这个病

京东健康·首席健康管家
京东健康
首席健康管家

这个夏天,我们终于等来了《乐队的夏天》。今年的大波浪乐队火了一把,火的是《No Such Disease》这首直击灵魂的歌,火的更是乐队主唱李剑作为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身份。舞台上的李剑就像是一个疯狂的天才在表达自我,引起了乐迷们的强烈崇拜。双相情感障碍这种疾病也因此进入了很多人的视野。

同样,数学家、诺奖得主纳什也是一名精神分裂和双相情感障碍患者。他曾被人问道:“怎么会相信有外星人招募了他去拯救世界呢?”他的回答很简单:“因为我对于超自然存在的想法和我的数学想法是以同样的方式浮现于脑海的,所以当然得严肃对待了”。

双相情感障碍显露出来的种种正面效应,让它又被称为“天才病”。

“天才病”有什么好?

把双相情感障碍叫做天才病,大概是因为历史上患上双相情感障碍的名人太多了。

除了纳什,画家中的梵高和马克·罗斯科,小说家中的弗吉尼亚·伍尔夫和海明威,都是双相情感障碍患病的典型例子。当生物学家亚历山大·弗莱明(Alexander Fleming)注意到蓝色霉菌在杀死培养皿中的细菌时,他并没有把培养皿往高压灭菌锅里一扔了事,相反却从中发现了青霉素,并因此获得了诺贝尔奖。

虽然天才们的精神状态受到了影响,但他们聪颖睿智,天赋异禀。他们或是音乐神童,或者具有超人的感知力。在这些名人的影响下,以至于当我们说起天才,“疯子” 这个词在很多人脑海中也会一闪而过。

到底是什么让“天才病”赋予天才们别样的智慧呢?

我们生活中可能常听到很多艺术天才们漫不经心地说,他们的灵感源于不小心听到的一段对话或者看到的小事。2014年迪恩·基思·西蒙顿在《The Wiley Handbook of Genius Wiley-Blackwell》的一项研究中表明基因上具有更高精神分裂和双相情感障碍的人,更有可能从事创造性较高的职业,比如音乐家、画家、舞蹈家和作家等文艺工作。这种倾向于去关注一些看上去不相干的东西的能力,被称为“认知抑制解除”。

那是不是任何人拥有这种能力都能成为天才呢?别高兴太早哦。哈佛大学的心理学家就表示:高智商和“认知抑制接触”需要结合出现,才能出现天才般的创造力。

一言不合就割耳朵的“天才病”

“天才病”看起来就像是一种让人无比羡慕的超能力,但是现实却很残酷。

双相情感障碍可怕的地方在于,患者展现出来的联想加快和创造力只是躁狂或轻躁狂的一种发病表现,但更多时候它带来的却是精神机能障碍。依据ICD-11(《国际疾病分类》第十一版)的定义,双相情感障碍发作形式十分多样:躁狂发作、轻躁狂发作、躁狂发作 + 抑郁发作、轻躁狂发作 + 抑郁发作。

也就是说,双相情感障碍的患者可能会兼具抑郁状态和躁狂状态,而且两种状况还会反复交替出现,像是大脑中两个极端的小人在拉扯自己。在抑郁时,他们感情麻木、心情低落、思维迟缓,任何人都无法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也不能靠近;躁狂发作时,他们情绪高昂、易怒、随时准备大发雷霆,或出现明显的精力旺盛的情况,行为鲁莽冲动不计后果,双相情感障碍患者较单相抑郁患者更容易出现自残、自杀的行为。

 

比如画家梵高一直都是疯疯癫癫的,他总是歇斯底里地咆哮、怒吼,吃颜料,喝松节油,还切下了自己的耳朵。在冷静的时候,他却好像无比清醒,表示:“我好像病入膏肓了”;作家凯鲁亚克则是酗酒成瘾,长期饮酒让他的大脑一直处在混沌、幻想和情绪激动之间,但他却把纠结、疯狂的内心活动写进了小说里,虽然带来了饱满的创作激情,却让他在47岁时早早离世了。

而轻躁狂作为表现较轻的症状,因为一般不会出现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所以很容易就会被忽略了,最多可能以为患者只是在闹脾气。但事实上,76%双相情感障碍患者有轻躁狂的表现,并且在我们身体里埋下了精神障碍的种子。

在双相情感障碍的影响下,不仅患者本人十分痛苦,周围的亲人、朋友的正常生活也会受到极大的影响。

患上天才病,还有救吗?

虽然我们目前还不是十分明确双相情感障碍的发病机制,但已经可以限定在遗传、后天消极环境以及自我反刍几大因素之中。因此对于双相情感障碍的发生,我们可以通过一些方式进行预防:

1. 关注直系亲属确诊患者

事实上,如果父母当中,有一个人有双相情感障碍,子女的患病率就会高达25%。因此,一旦发现这类高危人群有相应的症状出现就应该及时规范治疗。

2. 寻求专业心理医生帮助

生活中碰到让自己无法走出来或郁闷的事情时,应该及时寻求专业心理医生的协助,帮助自己进行心理疏导,不要在低落的情绪里越陷越深。

双相情感障碍也有比较有效的治疗方式:

 

1.  服药治疗

不少患者经过药物后能拥有和维持幸福完整的人生。但研究显示,即使在最理想的药物治疗方案下,患者的复发率也高达40%以上。在很多影视剧中,我们常看到有精神病患者因为不按时服药而导致复发的情况。

2. 辅助治疗

除了主要的药物治疗手段,还应联合多种治疗策略促进患者的康复,比如需要患者、家属、其他社会关系人的协作与配合。只有多方参与,才有可能保证有效和持续的治疗,争取更好的康复。

无论是音乐家、作家还是画家,他们看起来患上了赋予超能力的“天才病”,但它归根结底还是一种疾病,背后隐藏的痛苦和酸楚只有患者本人最清楚。

如果你最近感觉到了比较严重的情绪波动或情绪压抑,可以通过京东健康在线问诊,向专业医生获取调整心态的有效建议。未来的路还很长,Dr.京一直在这里,伴你走过健康的人生。

#双相情感障碍,目前为轻躁狂发作
阅读数 152
本文由作者上传,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相关事宜可联系jdh-hezuo@jd.com
反馈
微信好友
朋友圈
疾病科普
查看更多
躁狂、情绪高亢、抑郁低落、悲观狂躁发作、抑郁发作可以治愈。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并行简介双相障碍是一种狂躁表现与抑郁表现并存,并交替发作的精神疾病。发病年龄限,男女比例几乎相同;其病因还未完全明了,但是目前明确了社会环境、遗传因素、生物因素对双相障碍的产生存在明显的影响,并且因素间的互相作用会导致病情的发展。症状表现典型症状是狂躁发作与抑郁发作并存,狂躁发作时表现为典型“三高”:患者的情绪异常高涨、意志活动的增多、思维异常奔放;抑郁发作时表现为典型“三低”:悲观并且有厌世的倾向、情绪异常的低落、意志活动的减退。诊断依据依据典型的狂躁发作、抑郁发作交替出现,同时间歇期正常,以及部分相关的量表测定,包括抑郁症的量表或者是轻躁狂症状量表,来了解患者的整体的精神状况。双相障碍有哪些类型?美国精神疾病诊断和统计手册第五版依据症状表现,将双相障碍分为以下四个类型:双相I型障碍双相II型障碍环性心境障碍双相及相关障碍是否具有传染性?否是否常见?本病常见。是否可以治愈?可以治愈。目前的治疗方案有:物理治疗和心理治疗。如果及时有效的治疗,会慢性加重出现自残自杀伤人,幻听幻觉等精神障碍表现。是否遗传?是是否医保范围?是
京东健康·首席健康管家刘登华副主任医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广告图片 关闭icon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