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爸、宝妈应该知道的补铁攻略!

铁是人体必需的微量营养素,参与血红蛋白和DNA合成以及能量代谢等重要生理过程。大量研究表明,严重缺铁所导致的缺铁性贫血是造成早产和新生儿死亡的重要疾病因素,即使是不伴贫血的轻微铁缺乏就已经对儿童的认知、学习能力和行为发育等造成不可逆转的损害。
 
铁缺乏是目前世界范围内最常见的营养素缺乏症:
 
据WHO报告,全世界5岁以下儿童的贫血患病率高达47.4%,其中50%为缺铁性贫血。
 
即使在发达国家中,儿童铁缺乏仍然是一个尚未解决的问题。
 
2000一2001年“中国儿童铁缺乏症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我国7个月一7岁儿童缺铁性贫血和铁缺乏的患病率分别为7.8%和40.3%,其中7—12月龄婴儿铁缺乏的患病率高达65.2%。
 
2
 
儿童铁缺乏的表现
铁缺乏早期无特异性临床表现,缺铁性贫血为缺铁的严重阶段,患儿可有以下表现:
 
一般表现:面色萎黄或苍白、食欲减退、毛发干燥脱落。表情淡漠、烦躁、头晕、眼花、耳鸣、甚至晕厥,严重者稍活动即感气急,心悸。
 
长期贫血:引起儿童生长发育迟缓或行为异常,表现为烦躁、易怒、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及学习成绩下降。
 
3
 
宝宝每天需要多少铁?哪些食物含铁丰富?
膳食中有两种形式的铁,血红素铁和非血红素铁。吸收进入人体的铁主要用于合成血红蛋白。我们人体需要的铁主要来源于血红素铁。不同类型的食物含铁类型、含铁量与吸收率不同:
 
动物性食物中血红素铁含量高、易吸收,如肝脏、动物血、猪肉、牛肉等红色肉类,是膳食铁的最佳来源;
 
鱼类、蛋类含铁总量及血红素铁均低于红色肉类,但仍优于植物性食物;
 
植物性食物的铁则为非血红素铁,新鲜绿叶蔬菜含铁量较高,且富含促进铁吸收的维生素c,可作为膳食铁的补充来源;
 
4
 
如何判断儿童是否“缺铁”或“缺铁性贫血”
铁缺乏的诊断可依据高危因素、临床表现以及实验室检查结果等综合判断。血红蛋白浓度测定是目前最常用的,简便实用的筛查儿童铁缺乏的指标。WHO最新采用贫血诊断标准中,血红蛋白浓度下限分别为:6个月一5岁:110 g/L;5—12岁:115g/L;12—15岁:120g/L。
 
 
长期摄入不足、丢失过多、合成障碍是导致铁缺乏的主要原因,以下六种类型儿童容易缺铁:
 
 2岁以下婴幼儿、青春期少年,因生长快速,血容量快速增加,男性青少年的肌肉量迅速增加和女性青少年的月经失血,对铁的需要量相对较高,是铁缺乏高危人群。
 
母乳铁生物含量低,4~6月龄后的婴儿必须从辅助食品中获得足量的铁,如果辅助食品以未强化铁的植物性食物为主,则容易造成4—6月龄后婴儿铁缺乏。
 
母亲妊娠期铁摄入不足或患影响铁代谢的妊娠期糖尿病、早产/低出生体重、双胎/多胎等妊娠高危因素,致使胎儿期铁储存不足,造成婴儿出生早期铁缺乏。
 
膳食中缺乏肉类等动物性食物,膳食铁绝大多数为生物活性低的非血红素铁,是造成贫困地区和素食儿童铁缺乏的重要因素。
 
腹泻消化道出血、胃肠术后等各种胃肠道疾病,以及长期反复感染,导致铁吸收利用不良,亦是铁缺乏的重要因素。青春期少女月经失血量过大、血管内溶血等疾病致使铁丢失增多也可导致铁缺乏。
 
基因异常:TMPRSS6基因突变等(难治性缺铁性贫血)。
 
 
5
 
掌握“补铁攻略”,轻松化解孩子“缺铁”危机
“铁缺乏”如何防?
 
控制婴儿早期缺铁“高危因素”,积极预防和纠正妊娠母亲缺铁性贫血、减少妊娠期糖尿病、降低早产率。
 
提倡母乳喂养,如母乳不足或不能母乳喂养时,强调选择强化铁的配方奶。
 
婴儿4—6月龄后,应及时添加含铁量高的辅助食品。建议首选强化铁的婴儿食品或肉类、肝脏等富含血红素铁的动物性食物。
 
合理搭配饮食。增加富含血红素铁的肉类、肝脏等食物,以及富含维生素c的新鲜蔬菜、水果的摄入,是预防铁缺乏和缺铁性贫血的重要措施。强化铁的食品也有助于增加铁的摄入,预防铁缺乏。
 
建议早产/低出生体重婴儿预防性补充铁剂。
 
对于婴儿和青少年等铁缺乏高危人群,应定期筛查血红蛋白浓度,积极纠正贫血。
 
 
 
“铁缺乏”如何治?
 
改善膳食,增加血红素铁、维生素c的摄入,提高膳食铁的摄入量和生物利用率。积极查找导致铁缺乏的高危因素和基础疾病,并采取有效干预措施。
 
高度怀疑缺铁性贫血或确诊缺铁性贫血时,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积极足量补充铁剂,使血红蛋白尽快恢复正常水平。(口服铁剂治疗至血红蛋白浓度恢复正常后,还需要继续口服铁剂2个月,以恢复机体储存铁水平。)
 
向本文作者提问
赵继华·主治医师
赵继华主治医师三甲不可处方
恩施州民族医院小儿内科
好评100%|接诊量64|响应时长16667分钟
擅长:擅长呼吸系统疾病、呕吐腹泻、过敏性紫癜、川崎病、营养不良、过敏症、婴幼儿发育、新生儿黄疸、新生儿喂养、新生儿行为评估、各种疑难危重症的诊治,对临床知识家庭转化、儿童保健、疾病预防有独到的见解!
¥49
问医生
#血液科#缺铁性贫血
阅读数 4
本文由作者上传,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相关事宜可联系jdh-hezuo@jd.com
反馈
微信好友
朋友圈
疾病科普
查看更多
由于铁摄入量足或者铁丢失过多所致可表现为乏力、皮肤黏膜苍白、毛发干枯等主要通过药物对症对症进行治疗简介妊娠合并缺铁性贫血是女性的一种常见疾病。妊娠期间由于胎儿的生长发育,孕妇对铁的需要量也随之增加,当发生铁的摄入量足或者铁丢失过多时,就会导致缺铁性贫血。本病轻症可有皮肤黏膜苍白、乏力等表现,严重者可有头晕、心悸、水肿、腹胀、腹泻等症状。对于发生缺铁性贫血的妊娠期女性,主要方法为药物对症治疗。经过积极的治疗后,大多数患者预后良好。如果治疗效果好,可能会引发妊娠期高血压、心力衰竭等疾病或者威胁到胎儿的生命。症状表现:隐性缺铁明显的临床表现;轻度缺铁性贫血可表现为黏膜略苍白、乏力、易疲惫、脱发、指甲变脆等表现;重度缺铁性贫血可有面色苍白、水肿、头晕、消化系统症状(腹泻、腹胀、食欲振)等表现。诊断依据:根据病史(既往有慢性出血性疾病史、营养良病史)、本病的典型表现(皮肤黏膜苍白、皮肤毛发干枯、乏力、头晕、心悸、食欲乏力等),并根据实验室检查(血红蛋白<110g/L、红细胞<3.5×1012、血细胞比容<0.33、血清铁<20ug/L)可确诊本病。妊娠合并缺铁性贫血有哪些类型?根据病情分为以下3种类型:轻度出血性贫血中度缺铁性贫血重度缺铁性贫血极重度缺铁性贫血是否具有传染性?否是否常见?本病常见。有研究报道,孕妇贫血的发生率为41.8%,其中以缺铁性贫血最常见[1]。是否可以治愈?可以治愈。主要通过口服补充铁剂的方法进行治疗。是否遗传?否是否医保范围?是
广告图片 关闭icon
1
0
1
查询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