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家长大家好,今天我们要跟大家分享的是一些母乳喂养的小秘诀,主要内容包括三个问题:
按需哺乳还是按时哺乳
很多家长对到底什么时候按需喂养,什么时候规律喂养感到疑惑,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6 月龄内婴儿母乳喂养应从按需喂养模式到规律喂养模式递进。
6 个月以内饥饿引起哭闹时应及时喂乳,不强求喂奶次数和时间,一般喂奶次数在 8 次以上,生后最初会在 10 次以上,6 月龄以后需养成规律喂养的模式,2-3 小时或 3-4 小时哺乳一次,减少夜间哺乳的次数,直至断夜间奶。
当然,如果婴儿有婴儿异常哭闹时,应考虑非饥饿原因,及时就医。
为如何判断宝宝是饥是饱
很多家长并不清楚该如何判断,这里教大家几个方法:
- 观察乳房:妈妈在哺乳前,乳房有饱胀感,表面静脉显露,用手按时,乳汁很容易挤出。哺乳后,妈妈会感觉到乳房松软,轻微下垂。
- 注意宝宝吞咽声:宝宝平均每吃 2 到 3 次奶,妈妈就可以听到宝宝咕噜的吞咽声音。这时候的吸吮是慢而有力的,有时候奶水会从宝宝口角溢出,这种状态约 4-5 分钟左右,宝宝就已经吃的大半饱了,随后,吸吮力慢慢变小,再过上 5-6 分钟,宝宝会含着奶头入睡,这说明宝宝已经吃饱了。
- 宝宝的满足感:宝宝吃饱后会有一种满足感,一般能够宁静入睡 2~4 小时。如果宝宝超过 30 分钟还含着乳头吸吮不放松,这就告诉妈妈自己还没有吃饱。如果宝宝哭闹不安,或没睡到 1~2 小时就醒来,(大小便除外),常表示没有吃饱,应适当增加奶量。如喂饱后他对你笑,或者不哭了,或睡着了,说明宝宝吃饱了。
- 看大小便次数:宝宝的大小便次数和性状可反应宝宝的饥饱情况。一般来讲,只吃母乳的宝宝每天小便 6 次以上,尿清、稀释;大便呈金黄色,每天排便可达 3-7 次,软黄便。如果宝贝有良好的大小便,就知道宝宝摄入了足够的母乳。
- 观察宝宝体重:体重的衡量是饮食是否充足的可靠依据。体重增减是最有效的指标。足月新生儿头 1-3 个月,每月平均增加 800-1000g 克。一般 6 个月以内的宝宝,平均每月增加体重 600 克左右,就表示吃饱了。如果宝宝体重增加较多,说明奶水充足;如果体重每月增长少于 500 克,表示奶量不够,宝宝没有吃饱。
宝宝吐奶、溢奶、肠绞痛怎么办?
(1)什么叫溢奶、吐奶?
溢奶:
- 一般表现为喂奶后的一种强烈的、无压力的、非喷射性地从口边流出少量奶汁。
- 通常量比较少,酸臭味;
- 有时吐出物内有奶块,
- 每天可溢奶 1 次或多次,婴儿无其他不适或异常情况,也不影响新生儿生长发育。
吐奶:
- 与溢奶不同,是由于消化道和其他有关脏器受到某些异常刺激而引起的神经反射性动作,呕吐时奶水多是喷射性地从嘴里、甚至鼻子里涌出的。
- 主要与喂养不当有关。如喂奶量过多、喂奶过急、婴儿在吸奶同时吸进很多空气、喂奶时翻动小儿过多, 以及边哭边吸吮都会引起吐奶,这些只要注意改进喂奶方式即可纠正。
以上溢奶和吐奶都与新生儿解剖生理特点有关。
(2)针对吐奶、溢奶,各位妈妈该怎么办呢?
1. 采用合适的喂奶姿势:尽量抱起宝宝喂奶,让宝宝的身体处于 45 度左右的倾斜状态,胃里的奶液自然流入小肠,这样会比躺着喂奶减少发生吐奶的机会。
2. 每次喂奶后,应将婴儿竖直抱起轻轻拍背部 3-5 分钟,让宝宝打个嗝,帮助婴儿排出胃内空气。
当然,除了以上正常溢奶或因喂养不当而吐奶,如出现频繁呕吐,或大量奶液呕出,婴儿还伴有厌食、腹胀及哭闹不安时,则往往是病理性呕吐,因此,要正确区别新生儿生理性溢奶和病理性呕吐,及时请教儿科医生。
(3)如何辨认宝宝的肠绞痛呢?
- 不断哭泣:宝宝通常在一天的某个固定时间哭泣,大多在晚上或午夜,有时几个小时,哭得很响,声音比平时低;
- 腹部隆起,如果宝宝躺着,腹部高于胸膛,而触摸很硬,按下会使宝宝感到疼痛,这可能是由于肠绞痛造成肠胃胀气;
- 脸部短暂性苍白:严重的肠绞痛会导致婴儿变得苍白,并且手和脚会卷曲到腹部,就好像宝宝很痛苦一样。不时,手和脚会被拉直,然后再次缩回身体。
- 握拳踢腿,除了通过哭闹来表达疼痛之外,宝宝还表现出身体不适,例如握紧拳头和踢腿等动作。父母应仔细注意宝宝的肢体语言,以确定宝宝对肠绞痛的反应。
- 连续排气:小肠胀气可以引起痉挛,如果发现婴儿午夜哭闹已久,可能是肠绞痛。其实啊,肠绞痛是由于婴儿肠道平滑肌强烈收缩或胀气引起的疼痛,常发生于夜间,多发生于宝宝 3 个月内,多见于烦躁不安,兴奋的烦躁不安的婴儿。
(4)婴儿肠绞痛的原因有哪些?
- 婴儿在抽乳时,吞入大量空气,或者哭闹吸入更多空气,在肠道内形成气泡引起腹痛。
- 喂食太饱,导致婴儿肚子不适引起的过度膨胀 3、牛奶过敏引起的绞痛,也是非常常见的 4、兴奋导致对宝宝产生刺激,也会引起肠绞痛。
(5)当婴儿发生肠绞痛时,妈妈可以做什么?
- 给宝宝安抚奶嘴,有时对婴儿的肠绞痛很有好处,可能是因为吮吸对婴儿本身是一种安慰。
- 让宝宝趴着:让宝宝躺在你的腿上或用毛巾包裹的热毛巾上。也可以稍微冷却一下热水瓶,揉搓或轻拍宝宝的背部,这有助于减少宝宝肠胃胀气,缓解宝宝腹痛。
- 轻轻揉搓宝宝的腹部:将润肤霜或婴儿油涂抹在宝宝手上,轻轻地在肚脐周围顺时针方向摩擦宝宝的肚子,帮助消除肠道内的气体,并缓解肠胃胀气。
- 让宝宝侧身躺下:您可以使用枕头的一侧将孩子保持在侧位。这种姿势对孩子的腹部有一定的压迫作用,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腹部的疼痛。
- 带宝宝四处走走:一些肠绞痛的宝宝喜欢活动。如果您的宝宝是这样的,您可能购买婴儿吊带或前置婴儿背带,让宝宝一起做家务。
- 声音的模仿:用嘴在宝宝耳边有节奏地发出“嘘嘘”的声音。当宝宝在母亲的肚子里时,伴随着母亲的血液流动的声音,声音是有节奏的,断断续续的。熟悉的声音会让宝宝感到安全,这些都可以缓解宝宝的肠绞痛.
(6)还可以注意些细节来预防宝宝的肠绞痛
- 使用正确的喂食姿势,不躺下喂宝宝,宝宝倾斜约 30 度为宜,尽可能垂直喝宝宝。
- 婴儿奶粉喂养,奶嘴充满牛奶,奶嘴和宝宝的嘴巴不留空隙。
- “吃手”会增加进入的空气,试图转移宝宝的注意力,减少“吃东西”的情况。
- 喂奶后,保持直立打嗝。轻拍或擦他的背部,直到停止打嗝。
- 腹部按摩和保暖:用手掌搓热,用宝宝的腹部顺时针按摩手掌,帮助腹部排出气体。
- 踏板运动:交替向宝宝推腿,踏板运动。
- 安抚:对于宝宝吸吮有舒缓作用,喂奶或使用奶嘴都可以缓解。

有疑问?在线咨询专业医生
获得专业医疗建议,无需等待预约
文章 宝宝身上的红色印记,是胎记还是血管瘤?

赵继华
主治医师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中心医院
文章 充足的睡眠有哪些好处?

赵继华
主治医师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中心医院
文章 补钙注意事项及超量的危害有哪些?

赵继华
主治医师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中心医院
文章 新冠肺炎预防和早期识别的家庭转化

赵继华
主治医师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中心医院
文章 宝妈,你会给宝宝添加辅食吗?

赵继华
主治医师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中心医院
文章 宝妈,给宝宝吃的保健品,成分你关注过吗?

赵继华
主治医师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中心医院
文章 流感宝宝家庭估计小常识

赵继华
主治医师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中心医院
文章 宝妈,宝宝的营养和喂养你知道多少?

赵继华
主治医师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中心医院
文章 宝宝发烧居家处理常识

赵继华
主治医师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中心医院
文章 你家宝宝真的缺钙吗?

赵继华
主治医师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中心医院
宝宝发烧39℃,用了退烧贴和布洛芬混悬液,晚上九点不到去门诊还贴了膏药。请问医生该怎么办?患者男性1岁3个月
就诊科室:小儿内科
总交流次数:48

赵继华
主治医师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中心医院
新生儿甲状腺功能异常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疾病,可能会影响宝宝的生长和发育。通过足跟血检查可以早期发现并干预,避免潜在的健康问题。
就诊科室:小儿内科
总交流次数:38

赵继华
主治医师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中心医院
宝宝的运动发育落后,家长担心是否需要做神经系统检查和核磁共振,想了解检查的过程和费用。患者男性8个月13天
就诊科室:小儿内科
总交流次数:30

赵继华
主治医师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中心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