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需要补充维生素D吗?
宝宝喂养过程中,家长很关心一些营养素的补充,而维生素 D 是妇儿医生一直推荐的营养素,但几年前央视曝光维生素 AD 中毒问题,很多父母现如今谈 D 色变,纠结到底要不要给宝宝补维生素 D 呢?长期补充维生素 D 会不会中毒呢?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维生素 D。
1.维生素的来源
维生素 D 是一种脂溶性维生素,它与阳光有密切关系,所以又叫“阳光维生素”。最重要的维生素 D3(胆钙化醇),它是由皮肤经紫外线照射转变而成。所以,如果孩子能充分接受阳光直射皮肤 4-6 小时以上的话,自身合成的维生素 D3,就基本上能满足身体需要。但是在空气污染、各地天气变化等问题的影响下,紫外线照不均匀、皮肤癌问题也随之上升。很多国家明确规定要限制接受日照的时间,因此全世界范围内维生素 D 均呈现广泛缺乏的现象.
天然食物中维生素 D 含量较低,动物性食品是天然维生素 D 的主要来源,如含脂肪高的海鱼和鱼卵、动物肝脏、蛋黄、奶油和奶酪中相对较多,瘦肉、奶、坚果中含微量的维生素 D,而蔬菜、谷物及其制品和水果含有非常少量的维生素 D。在一般情况下,单靠从食物中获得足够的维生素 D3 是不容易的,所以通过日光浴在体合成维生素 D3 是一个特别重要途径。
2.维生素 D 缺乏会导致什么疾病?
维生素 D 缺乏表现
维生素 D 有广泛的生理作用,不仅影响骨骼健康,也影响神经、肌肉、造血、免疫甚至糖脂代谢。但在婴幼儿时期,维生素 D 缺乏时,主要影响钙磷代谢异常,钙盐不能正常沉积在骨骼的生长部分,引起维生素 D 缺乏性佝偻病,影响儿童的正常生长发育。
佝偻病表现
维生素 D 缺乏早期多为神经兴奋性增高的表现,主要见于 6 个月以内,特别是 3 个月以内小婴儿。如易激惹、烦闹、因多汗刺激头皮而摇头,枕部头发脱落。
当维生素 D 缺乏持续较久,严重不足,才会出现典型的骨骼改变。特别是早产儿,出现前囟边缘软,颅骨薄,轻按脑后的枕骨有“乒乓球”样感觉。而其它骨骼畸形的改变如 “方颅”,肋骨串珠样突起,以及父母特别担心的“O”形或“X”形)样下肢畸形已经很少见到。
3.为何会缺乏维生素 D 呢?
明明怀孕营养很好,也不能解决缺乏维生素 D 的问题。这是因为我们日常的食物中含维生素 D 少,只有一些海鱼所含有的维生素 D 量丰富。我们很难仅通过食物来获得足够的维生素 D;
生活在城市的人们,因高大建筑阻挡;加上大气污染,紫外线较弱;即使在阳光明媚的日子,室外活动时,仍有怕晒的母亲不是用伞遮挡就是涂抹厚厚的防嗮霜,皮肤暴露减少,维生素 D 合成也就下降;
新生宝宝如低体重、早产、双胎、疾病等因素,在母体内储存不足,生后生长发育相对更快,需要维生素 D 多,如不及时补充,是最容易发生维生素 D 缺乏的群体了。
4.如何补充维生素 D?
虽然可以通过晒太阳获得维生素 D,但是 由于各种原因比如小婴儿无法长时间户外活动,阴雨天气,空气污染、高层建筑过多等因素限制了我们通过阳光获得足够的维生素 D,应此需要我们通过口服维生素 D 来满足宝宝生长的需要。
母乳喂养的宝宝,由于母乳中维生素 D 含量很少,出生后数天就需要补充维生素 D,预防剂量是每天 400IU,可以持续口服补充到至少 3 岁。
配方奶喂养的宝宝,奶粉中会强化部分维生素 D,但强化量不够,加上宝宝在妈妈体内储存的不足,出生后数天就需要补充维生素 D 至少到 3 岁。
早产儿、双胎儿等特殊宝宝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补充。
5.长期补充维生素 D 会中毒吗?
由于担心补充维生素 D 会中毒,很多妈妈给宝宝补充总是断断续续,甚至吃了 2 个月就不再补充,有的干脆什么都不补,这样的担心是不必要的,由于食物中维生素 D 含量很少,通常我们都是预防剂量 400IU 的补充,不会出现中毒。但要注意长期大剂量的补充会有过量的危险,而补充维生素 D 是否过量可以通过检验血液里的维生素 D 来判断,当血液里的维生素 D>250mmol/L,才诊断为维生素 D 过量,而我们通常给宝宝口服的鱼肝油的剂量是远远达不到中毒剂量的,因此妈妈们不需要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