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线和CT对我们的辐射有多大?
临床工作中遇到过不少患者对这些X线和CT检查心存戒备,觉得它们有辐射,对身体有伤害。其实合理适度的上述检查对人体是安全的,怎么说呢?
其实,辐射,无处不在。
知否?我们每时每刻都在受到各种辐射。辐射按照来源可分为天然辐射和人工辐射。
天然辐射包括宇宙射线、地壳陆地辐射、室内外环境中的氡等,它遍布于我们的整个生活环境中,空气、食物和饮料中都存在着天然放射性。
而人工辐射主要来源于医疗照射(也就是我们平时做的X线、CT)、矿物开采、核动力生产、射线装置、核爆炸及核试验等,其中医疗照射是最大的人工辐射源。
在人类接受的各种辐射中,天然辐射所占比例最高,其所致公众的人均年有效剂量约2.4mSv,而医疗照射仅约0.4mSv。
辐射——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辐射作用于人体,可能造成器官或组织的损伤,我们可以把它分为随机性效应和确定性效应两类。
导致确定性效应通常受到的辐射是有最低值的,在这个值以下就不会出现有害效应,而高于这个值则损害肯定发生且严重程度与剂量相关。
这个最低值在不同器官组织以及个人存在差异,下表列出了一些确定性效应的剂量阈值。
随机性效应是指效应的发生概率与受照剂量成正比,但严重程度与剂量无关的辐射效应,它没有最低值,不管受照剂量的大小,都有可能会发生。
比如辐射有致癌效应,接受辐射越多癌症发生概率越高,但最终是否得癌症是随机的,有的人接受的辐射量很低却得了癌症,而有的人挨了不少辐射却可以健康终老。
个人剂量限值
根据GB11871-2002标准,国家对公众照射的剂量限值规定如下:
· 年有效剂量:1mSv
· 特殊情况下,如果连续5年内平均剂量不超过1mSv,则某一单一年的剂量可为5mSv
· 眼晶状体的年当量剂量:15mSv
· 皮肤的年当量剂量:50mSv
但是需要注意,上述剂量限值不包括职业照射、天然照射和医疗照射。不能将上述标准套用到医疗照射的评判中哦!
医疗照射的剂量与安全
下面咱们回归正题,看看X线和CT检查的射线剂量究竟有多大。
由于射线剂量受个体因素、医疗设备、检查方法/部位、投照条件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很难预知具体某一次检查的剂量。不过咱们可以参考国家给出的一些剂量指导水平(下表),对X线和CT检查的射线剂量有个初步了解。
从上表可以看出,X线和CT检查的照射剂量远低于产生确定性效应的最低值,其对人体的影响一般属于随机性效应的范畴。
同样会产生随机性效应,很多人并不惧怕乘飞机高空飞行时受到的辐射,却对X线和CT检查谈虎色变,这种过度的担心真的是没必要的。
上文曾经提到,随机性效应的发生概率与受照剂量成正比,因此医疗活动也在努力地避免不必要的医疗照射、在不影响诊疗效果的前提下尽量减少照射剂量,以降低有害效应的发生率。
比如,大夫会根据患者病情权衡利弊,决定是否进行放射检查和具体的检查方法;检查时会对受检者的非检查部位进行屏蔽防护(比如保护性腺);医生会按照规范的流程和方法操作检查设备等,而检查设备也在不断更新发展,参数在不断优化,比如低剂量CT的发展就明显降低了CT的辐射剂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