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心房颤动(一)
发表人:
疾病解码者
阅读量:
170人
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它会导致心脏失去规律性的跳动,从而影响心脏的正常功能。
房颤的病理生理特点主要包括:心室律(率)紊乱、心功能受损和心房附壁血栓形成。这些病理生理变化会导致患者出现心悸、气短、乏力等症状。
房颤的流行病学特点显示,随着年龄的增长,房颤的患病率逐渐升高。在我国,房颤的患病率约为0.77%,而在80岁以上人群中,患病率可高达7.5%。在全球范围内,房颤的患病率约为3%。
治疗房颤的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和生活方式干预等。药物治疗可以通过控制心率、改善心功能和预防血栓等作用来缓解房颤的症状。手术治疗包括导管消融术和心脏起搏器植入等,可以有效根治房颤。生活方式干预包括戒烟、限酒、控制体重、规律运动等,有助于降低房颤的发生风险。
心房颤动是一种严重的心律失常,需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通过了解房颤的相关知识,我们可以更好地预防和治疗这种疾病。

京东健康出品,未经授权,不得二次转载。授权及合作事宜请联系jdh-hezuo@jd.com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有疑问?在线咨询专业医生
获得专业医疗建议,无需等待预约
1.5亿+
累计服务患者
99%
患者满意度
30秒
平均响应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