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肿瘤综合征是由肿瘤产物(包括异位激素)异常的免疫反应或其他不明原因, 引起内分泌、神经、消化、造血、骨关节肾脏及皮肤等系统发生病变。
这些表现不是由原发肿瘤或转移灶所在部位直接引起的而是通过上述途径间接引起,故称为副肿瘤综合征。癌症病例中发生率 <1%,肺癌(特别是小细胞肺癌)、乳腺癌或卵巢癌患者多见。主要累及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
发病原因
神经系统副肿瘤综合征
神经系统副肿瘤综合征为一组异质性神经系统异常表现,与肿瘤转移、代谢紊乱、营养缺乏、感染、凝血障碍或肿瘤治疗毒副作用无关,可影响从大脑皮层到神经肌肉连接以及肌肉系统的任何部分,可能损伤其中一部分(例如普肯耶细胞, 突触前类胆碱能连接)或多部分(例如脑脊髓炎)。
发病机制
发病和免疫机制有关,多数神经系统副肿瘤综合征是由肿瘤抗原和神经系统表达的蛋白发生自身交叉免疫反应所致,免疫系统将神经抗原认作外来物而对其进行攻击。
血浆或脑脊液中可以检测到某些特定的自身抗体,如 Hu 抗体、Yo 抗体、Ri 抗体、Tr 抗体、Ta 抗体、CAR 抗体、VGC 抗体、CV2 抗体、 Amphiphysin 抗体等,被认为是副肿瘤综合征的标记。对于那些临床疑诊为副肿瘤综合征的患者强烈建议进行上述抗体检测。
常见病变
副肿瘤性小脑变性、斜视眼阵挛-肌阵挛、脑脊髓炎/急性感觉神经病、边缘叶脑炎、僵人综合征、 Lambert-Eaon 肌无力综合征、视网膜变性、周围神经病。发生率报道不一,为 0.3%~66%。
较常见的是 Lambert- Eaton 综合征(肌无力综合征),在小细胞肺癌中发病率达 3%;重症肌无力,在胸腺癌中发病率达 15%。其他绝大多数实体瘤发生副肿瘤综合征的几率远远小于 1%。外周神经副肿瘤综合征在恶性单克隆浆细胞病中发病率达 5%~15%。
临床表现
1/2 的患者在肿瘤早期即出现副肿瘤综合征。诊断副肿瘤综合征时,27% 肿瘤已出现转移。从出现神经症状至发现肿瘤平均时间(18±6)个月,患者多为慢性隐袭或亚急性起病, 症状进行性加重,对治疗无明缓解。

文章 HPV疫苗六大问题

李磊
副主任医师
吉林市人民医院
文章 关于肺结节的三个问题

李磊
副主任医师
吉林市人民医院
文章 口服靶向药该什么时候吃

李磊
副主任医师
吉林市人民医院
文章 手足综合征如何应对

李磊
副主任医师
吉林市人民医院
文章 蒽环类药物不良反应如何处理

李磊
副主任医师
吉林市人民医院
文章 常用抗心律失常药物用法总结

李磊
副主任医师
吉林市人民医院
文章 一旦出现输液反应怎么办?

李磊
副主任医师
吉林市人民医院
文章 免疫药物常见的11类不良反应

李磊
副主任医师
吉林市人民医院
文章 肿瘤患者常厌食

李磊
副主任医师
吉林市人民医院
文章 止吐药物不良反应处理

李磊
副主任医师
吉林市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