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些人经常耳鸣?

相信很多人都有过耳鸣的经历,有时耳朵里会持续响起嗡嗡嗡的声音,在安静的场所或者当人过度疲劳、精神紧张时,耳鸣更为清晰。耳鸣原因复杂,是常见耳部和全身疾病的早期信号。
 
耳鸣可以是任何声音,单一响声或者多种声响并存,比如铃声、嗡嗡声、嘶嘶声等。鸣声大小可持续不变,也可变化。耳鸣声既可持续,也可间歇;可在单耳、双耳或颅内闻及。
 

 

 
神经衰弱、情绪不稳以及工作中压力大会导致耳鸣,患有肾脏、肝脏疾病、糖尿病结核病慢性支气管炎等,当这些疾病导致全身功能紊乱时,也会出现耳鸣症状。但这种耳鸣一般会随着这些疾病的痊愈而消失。
 
此外,药物中毒,会引起剧烈耳鸣,停药后即好转,不影响听力。
 
耳鸣通常与听力损失、噪声暴露、老龄化和压力有关,大多数研究报告保守估计成人耳鸣患病率为10%~19%,约1/3的老年人存在对耳鸣的长期感知。《欧洲多学科耳鸣指南》认为,耳鸣多与一定程度的耳蜗损伤有关。
 

 

 
所以当身体出现耳鸣的症状,且持续一段时间的话,一定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及早去医院,配合耳鸣专科医生进行检查和治疗,切忌相信街头广告、民间偏方。
向本文作者提问
林汛格·住院医师
林汛格住院医师三甲不可处方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感染内科
好评99%|接诊量773|响应时长5分钟
擅长:包括各种病原体引起的感染性医疾病,比如呼吸道疾病、泌尿系感染、腹腔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感染性心内膜炎、神经系统感染等发热待查疾病。
¥30
问医生
#耳鸣#耳鸣病#耳鸣
阅读数 57
本文由作者上传,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相关事宜可联系jdh-hezuo@jd.com
反馈
微信好友
朋友圈
疾病科普
查看更多
耳鸣是有外界声源时所感知到的声音耳鸣的原因至今尚明确,主要影响日常生活治疗目标是通过治疗重回日常生活简介常见病,耳鸣是有外界声源时所感知到的声音。耳鸣源于拉丁词tinnere,原意为耳部响铃样声音,现指主观上感觉而内或头部有声音,但外界并相应声源存在[2]。其发病机制目前尚明确,预后欠佳。症状表现[2]:主要临床表现即在外在声源的情况下听见声音。诊断依据[2]:耳鸣的诊断极为困难,因为耳鸣是许多疾病的一种症状,促发及影响因素又极多,且与患者的心理状态有密切的关系。诊断时应力求:定性,为主观耳鸣还是客观耳鸣;定位,病变部位诊断;定因,病因诊断;定量,分级诊断。疾病类型[2]:耳鸣的分类方法较多。1.根据耳鸣的部位:(1)耳源性耳鸣,指耳鸣的病变部位位于听觉系统内,分为外耳病变、中耳病变、耳蜗病变、蜗后病变及中枢听觉径路病变;(2)非耳源性耳鸣,指病变位于听觉系统以外部位的耳鸣,多指体声。包括血管源性耳鸣、肌源性耳鸣、咽鼓管病变、颞颌关节病。2.根据耳鸣产生的病因:(1)疾病性耳鸣,如糖尿病、高血压病、贫血;(2)精神心理性耳鸣,如幻听、听像。3.根据Jastreboff耳鸣神经生理学模式分类:较为复杂,此处做过多阐述。是否具有传染性[2]?是否常见[2]?耳鸣发病率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加,一般人群中17%有同程度耳鸣,老年人耳鸣发生率可达33%[2]。是否可以治愈[2]?可治愈。由于耳鸣的发生机制明,目前尚完全消除耳鸣的治疗方法。但有很多方法可以帮助患者有效的适应耳鸣,从而回归生活。这些方法并单一,需结合患者的个体情况,如将耳鸣再训练与认知-行为疗法相结合,实现对耳鸣患者的个体化综合治疗。是否遗传[2]?否。是否在医保范围内?是
林汛格·住院医师徐夏副主任医师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广告图片 关闭icon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