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糜烂如何治疗

宫颈糜烂是一个困扰了很多女性的一个疾病,去做体检,几乎是十有八九会被诊断为宫颈糜烂。目前国内外已达成共识,以往所谓的宫颈糜烂,实际上大部分是由宫颈柱状上皮异位引起。

在宫颈的部位上,有两种不同类型的细胞,靠近阴道内的是鳞状上皮细胞,而靠近子宫那个方向的是柱状上皮细胞。两种上皮在外观上表现是不同的,柱状上皮非常菲薄,其下面的组织透出红色,有点看起来象是“糜烂”的宫颈的部分,就是柱状上皮覆盖了以后的外观,而外侧相对比较光滑的宫颈,则是鳞状上皮细胞覆盖的宫颈的部位。柱状上皮细胞和鳞状上皮细胞是处在一个动态的平衡,这个区域在医学上被命名为“鳞柱交界区”,这个区域也是宫颈癌的好发区域。鳞柱交界区容易受雌激素的影响。女性在青春期之前,卵巢功能没有完善,雌激素低下,柱状上皮就靠内侧些,到了来月经以后,柱状上皮就受雌激素的影响下,更多地朝外侧发展,因此就有更多的类似“糜烂”一样的柱状上皮在宫颈口在检查的时候发现,在绝经了以后,女性雌激素水平下降,柱状上皮又开始退回内方,因此到时候检查“糜烂”也就看不见了。所以,本质上上来说,所谓的宫颈糜烂,实际上是柱状上皮外移。说到底,是过去对宫颈的一种正常表现的错误认识。

关于宫颈糜烂的分度,称之为轻度、中度和重度,面积小于1/3是轻度,1/3-2/3是中度,超过2/3是重度,其实这个就是受雌激素影响后柱状上皮外翻的程度不同,都是正常的生理现象。这些都是 正常的生理现象,没有什么特殊的临床表现,对生活及生育都没有影响。

如果理解了前面所说的,就不难理解所谓的“宫颈糜烂”,其实是正常的生理现象,不需要进行任何的治疗,现在如果一上网查到很多治疗宫颈糜烂的方法,都是错误的。

但是对于有性生活的女性, 宫颈的定期检查是必要的,这个不是为了预防宫颈糜烂,是为了预防宫颈癌。

目前推荐21岁以后的女性应该每年进行一次宫颈刮片的检查,在30岁以后,可以联合HPV进行检查,如果连续3HPV和宫颈刮片检查都阴性,可以间隔时间延长到3年一次检查,到65岁以后可以停止筛查。

通过宫颈筛查,可以及时发现宫颈病变。宫颈上皮内病变分为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高级别上皮内病变。细胞学+HPV检测、阴道镜及组织病理学检查,是宫颈检查的三部曲。通过这三部曲,我们可以诊断宫颈病变处于哪一级别。处于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CIN1 级)的患者,60%会自行消退,可随访观察,对于病变持续不变者或进展应该治疗。处于高级别上皮内病变(CIN2 级或CIN3 级)的患者,可行宫颈锥切术或 LEEP 治疗,也可选用冷冻、激光、微波等物理治疗。术后 3-6 个月随访一次。

     因此,现在所说的宫颈糜烂已不再是一种疾病,而是作为临床体征。需要区别是生理性还是病理性,若为生理性多数无需处理;若为炎症则需针对炎症处理;若为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甚至宫颈癌则需进一步处理。现在社会上令人气愤的是,不少不良医院,用宫颈糜烂这个来作为吸引病人来妇科门诊的招牌,让健康人去一查一个宫颈糜烂,紧接着就是上药、输液,甚至LEEP、激光都上,动不动治疗费上千上万,成为典型的过度治疗的手段。

 

向本文作者提问
何毛毛·主治医师
何毛毛主治医师三甲可处方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妇科
好评97%|接诊量617|响应时长417分钟
擅长:阴道炎,宫颈炎,宫颈糜烂,盆腔炎,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息肉,宫颈癌筛查,宫颈癌,内膜癌,卵巢癌等,不孕不育
¥38
问医生
#妇科#宫颈糜烂#静脉性皮肤溃疡#宫颈糜烂
阅读数 15
本文由作者上传,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相关事宜可联系jdh-hezuo@jd.com
反馈
微信好友
朋友圈
疾病科普
查看更多
皮肤溃疡是各种皮肤病的常见症状表现为皮肤出现破溃、流脓、疼痛、易愈合针对病因及局部对症治疗,多数患者可愈合简介皮肤溃疡是各种皮肤损伤的继发性皮肤损害,可由搔抓后感染、损伤、肿瘤、血管炎等引起,容易发生于免疫力低下或治疗及时的各种皮肤病患者,或皮肤外伤后患者。皮肤溃疡表现为局限性皮肤或黏膜缺损形成的创面,皮肤出现破溃、流脓、疼痛、易愈合,需要针对病因进行局部或全身的抗感染治疗,因损害基底层细胞,故愈合较慢且愈后可留有瘢痕。多数患者皮肤溃疡可愈合。如存在免疫功能低下,如糖尿病患者发生继发感染,可能导致局部坏疽,甚至截肢。症状表现:皮肤溃疡主要表现为皮肤出现破溃、流脓、疼痛、易愈合,更严重者会出现皮肤组织坏死。诊断依据:皮肤溃疡根据患者任何部位皮肤出现破溃、疼痛、渗液、流脓即可诊断。是否具有传染性?否是否常见?本病较为常见,多见于各种皮肤病患者。是否遗传?否是否医保范围?是
何毛毛·主治医师劳力民主任医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广告图片 关闭icon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