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中暑?
中暑是指在高温和热辐射的长时间作用下,机体体温调节障碍,水、电解质代谢紊乱及神经系统功能损害的症状的总称。颅脑疾患的病人,老弱及产妇耐热能力差者,尤易发生中暑。
怎么判断中暑呢,先从症状看起: 轻症中暑症状,表现为头晕、头疼、面色潮红、口渴、大量出汗、全身乏力、心悸、脉搏快速、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等
重症中暑症状,是中暑中情况最严重的一种,如不及时救治将会危急生命。这类中暑又可分为三种类型:热痉挛、热衰竭、和热射病。
热痉挛
通常发生在人进行剧烈运动且大量出汗时,使人身体中的盐分和水分随汗液一同流失。肌肉中的含盐量低可能是造成热痉挛的原因。发生时表现为肌肉疼痛或抽搐。
热衰竭
通常在高温暴露,体液补给不足,或身体水、盐、矿物质不平衡,经由几天的连续积累发展而来。这是身体对因大量出汗而过度流失水分和盐分做出的响应。
热射病
当身体无法调节自身的体温时,会发生热射病。高温导致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使身体温度温迅速升高。在10~15 min内,体温可>40℃。如果不接受紧急救护,热射病可导致死亡或残疾。
其症状表现为:头晕;搏动性头疼;恶心;极高的体温(口腔体温>39.5℃);皮肤红、热,且干燥无汗;怕冷;快速、沉重的脉搏;意识模糊;口齿不清;不省人事。
向本文作者提问

王维海主治医师
寿光市马店医院全科
好评100%|接诊量355414|响应时长2分钟
擅长:神经内科常见病的诊断和治疗,尤其是对脑卒中,后遗症的康复训练,头痛,头晕,失眠症状等的诊断和治疗有一定的临床经验!2021年完成省全科医学培训,在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内分泌系统疾病治疗有一定见解!
¥20起
问医生
#预防#日常护理#常见症状#中暑痉挛#热性发热#中暑病#中暑
阅读数 5
本文由作者上传,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相关事宜可联系jdh-hezuo@jd.com
反馈
微信好友
朋友圈


疾病科普
查看更多
典型症状为高热、神志异常、头晕严重者可并发低血容量休克、多器官功能衰竭等一般需要药物治疗,暂手术治疗简介热射病是指因高温引起的人体体温调节功能失调,体内热量过度积蓄,从而引发神经系统和循环功能障碍,是一种致命性急症,中暑最严重的类型。典型表现为高热(直肠温度可达到40℃以上)、神志清、多汗或汗等。常见并发症有休克、心力衰竭等。热射病主要治疗方式包括物理治疗和药物治疗,暂手术治疗。病死率与发病后体温升高程度和持续时间相关,如果体温在半小时内降至40℃以下,则一般预后较好;如果经过治疗后体温下降慢或仍然较高者,则预后较差,死亡率较高。症状表现典型症状高热、神志异常、多汗或汗。诊断依据查体常表现为高热、面色苍白、多汗、血压下降等,结合血常规、血液生化、凝血功能、头颅CT、头颅MRI等检查,可见体温高于40℃、肝转氨酶明显升高(大于120IU/L)、血小板明显下降(小于100*109个/L)、肌酸激酶升高即可确诊。热射病有哪些类型?劳力性热射病:常见于年轻人在高温、湿热环境下,高强度的运动导致机体温度迅速升高,高于40℃,其特点为发病急、病情发展快。非劳力性热射病:常见于年老、体弱、有慢性疾病的患者,在高温和通风良环境中久留,病人出汗,导致散热减少。是否具有传染性?否是否常见?比较罕见,人群发病率约为(17.6~26.5)/10万,但病死率高,通常介于20%~70%,50岁以上患者可高达80%[1]。是否可以治愈?可以治愈,及时进行降温治疗,并发症少,一般可以治愈;体温越高,并发症越多,病情越严重者,预后越差。是否遗传?否是否医保范围?是

大家还在看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