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问·灵兰秘典论》曰:“肾者,作强之官,伎巧出焉”。后世医家如王冰、唐荣川、张志聪曾有注解,张志聪云:“‘肾藏志,志立则强于作用,能作用于内,则技巧使于外表。”综合各家的理解,此句典文主要指肾气充盛的人,动作轻劲而精巧灵敏,肾气盛则精神健旺,筋骨强劲,动作敏捷。其实本身的意思不难理解,肾藏精、主骨、生髓,联系到“脑为髓之海”,所以正常人体的活动离不开肾的功能正常。
传统讲义的解释:作强,指精力充沛,强于所用,偏指体力,如唐容川说:“盖髓者,肾精所生,精足则髓足,髓在骨内,髓足则骨强,所以能作强,而才力过人也。”伎巧,指人的智巧能力,肾藏精,充脑养骨,使人运动强劲,动作精巧,神强聪慧,即《素问·宣明五气论》所云:“肾藏志”。
由上述观点可以明显的看出,肾精的充盛关系到体力、脑力两方面,相对于现代人来讲,脑力的耗损更加突出,我们常说的烧掉脑细胞,日久则伤肾,并不是没有道理。
一、 目前伤肾方式
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多喜欢熬夜,过子时而不眠,或娱乐、或学习、或主动、或被动,这是常态。我们都有过这样的体验,熬夜后第二天疲乏不能缓解,夜班后也会出现类似的症状。偶尔的熬夜可能不明显,但是日久必然出现精神萎靡不振、疲乏异常、精神不集中、效率低下等一系列症状。就中医方面来讲,还是日久伤及到了肾,尤其是肾精脑髓,子时是阳入于阴的时刻,各种行为活动导致阳气浮于外,不断的进行躁扰而不能安宁,耗散人的精气,消耗精髓,日积月累则表现出上述症状。
还有一个因素,就是职业性质,如果多使用脑力,过度用脑后也会耗伤肾精,每逢考试时的突击背书,长期高强度的思考问题等等,也会不同程度的消耗精神,所以要劳逸结合,体力、脑力并用,这样才体现出“肾者,作强之官,伎巧出焉”的含义。
有的时候我们经常开玩笑说,现在年龄大了,经不起值夜班,原来上学的时候,值完夜班还跑出去玩,现在值完夜班后只想休息,并且休息后也很难缓解疲劳。这种脑力劳动加上经常熬夜的习惯,必然后耗伤精神,损及精髓。并且,这种耗损肾精的程度,比体力劳动要严重。我们知道,肾藏精,生髓,精髓互生,都是人体浓缩后最为精华的物质,一旦耗损则难以补充,并且人体由水谷精微化生成为精髓的过程又比较漫长,所以这种类型的疲乏与肾精的耗损关系密切,需要引起重视。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总会觉得疲乏不能缓解的原因。
二、 人为激发肾气
由于上述因素的影响,大家会觉得有时候不得不熬夜,或被动的熬夜,甚至早睡反而睡不着,有人就会借助一些方式提神,比如茶、咖啡、各种饮料等等,我们暂且称之为人为激发肾气,后果其实是一样的。人体活动在白天已经完成,本来就需要休养生息,让阳归于阴,进行储备能量,已备再次进行活动。但是,此时不断的进行躁扰,耗散精神,激发肾气,损耗肾精,日久也必然出现失眠、精神衰弱等表现。
那么,有人就会提出疑问,自己经常熬夜啊,为什么没有上述的症状呢?这是因为对于年轻人来讲,运化正常,生机旺盛,譬如成长中的树木,不断的进行生长化收藏,源泉不竭,虽有损伤,也较易恢复,这就是为什么青年人虽伤而易愈。但是,这种耗损日积月累,势必耗伤精神,损及肾精,并且逐渐出现生机消退,源泉不充的状态,恢复起来较为困难。所以,临床我们也可以看到,许多耗散肾精的行为与职业、生活习惯等有密切关系,而这类的病人症状也击败类似,不是注意力不集中、效率低下,就是神经衰弱、疲乏无力。
所以说,养肾于平常,护神于时刻,自然神清气爽,思维敏捷,才是我们需要遵循的生活方式。